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成語發揮】「打秋風(抽豐)」&「打牙祭」
2025/03/20 14:36:26瀏覽316|回應0|推薦13

  「打秋風」?秋風怎麼打?風是無形的,拿著鞭子打下去,無疑打了個寂寞。

  其實「打秋風」的「秋風」,又作「抽豐」,換句話說,就是狀況不太好的人,去其他比較有餘裕的人身上弄點好處,索取財物。

  說這種人強取豪奪也不算,因為打秋風的人還有個名目,比如說,我要過生日了,到路上抓一個坐豪車、穿名牌的人,要他給我一點錢去吃生日大餐。對方給了,我就在「打秋風」了。

  從「秋風」看到「抽豐」,就可以明白從物質比較豐富的人身上,「抽」點好處。

  跟「打秋風」、「打抽豐」比起來,「打牙祭」就是拿自己的錢對自己好一點了。

  「打牙祭」先說到「祭」,「祭」是「祭祀」,也就是祭拜祖先,那要祭拜祖先,總得讓祖先吃好一點、吃飽一點。可是說真的,祭拜完之後,那些食物呢?還是進到自己嘴巴啊!

  再說了,以前的物質匱乏,人們平時飲食簡單,吃個粗飽而已,但等到逢年過節,或是有什麼重要場合,就開始殺雞宰羊,好好犒賞一下自己,又稱為「打牙祭」。

  我們把「牙」拉開來看,有一說是牙齒有牙神,所以要犒賞牙神(「小牙仙」?),《宋史.禮志》:「師出必祭,謂之『禡牙』。」也就是古代要打仗時,出兵之前,要祭軍旗,因為軍營的旗子上面一般以象牙為飾,所以祭旗的時候,也會祭拜到象牙。只要出兵,就要祭牙。

  這個習俗從軍中傳到民間,本來是古代出兵的祭旗,漸漸演變成民間在逢年過節、重要慶典,祭祀之後,吃點豐盛的。像商場上在傳統農曆初二、十六拜拜後的「牙祭」,最後也是進到人們的肚子。既然每月都有「牙祭」,那年終「尾牙」,就是一年之末的「打牙祭」了。

  現在要「打牙祭」不用等到初二、十六,或是尾牙才在祭拜牙齒,現在只要工作一陣子,覺得辛苦,就可以去犒賞自己,打打「牙祭」了。

  所以,與其「打秋風」、「打抽豐」,還不如「打牙祭」,也打得更心安理得吧?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ttt8280&aid=18204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