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5 07:06:46瀏覽559|回應4|推薦77 | |
1 他善於在童話裡夾帶科學知識。 最早的童話本來就具有目的性:或寄託教訓、或傳播知識。而科學童話是後者的典型文體。只是無可諱言,科學童話在台灣極其弱勢,從來都不是主流。山鷹的科學童話量多質精,既是傳承,亦有創新。 2 科學童話與科幻童話略有不同。科幻童話雖有科學根據,但更歡迎在科學基礎上天馬行空地想像,愈誇張往往愈有趣。但科學童話必須傳播正確科學知識,因此對情節安排不得不有所節制─它絕對避免傳達因幻想而失真的科學知識。不過科學童話也不能太彰顯其目的性,否則情節為主題而設,很難寫得好看。我的閱讀經驗裡,好的科學童話比起好的科幻童話更少見。 話說回來,科學童話與科幻童話的界線也非涇渭分明。舉例而言,山鷹童話裡有幾篇寫地球。〈地球彎彎腰〉假設地球轉動時不傾斜,造成「全世界一季,不春不秋,不冬也不夏,四季不見了」的後果。這是帶有科幻成分的假設。 另一篇〈生病〉也寫地球,具有多重層次。我初次讀它時,以為「生病」的是貪玩的安安或過重的佳佳,但「地球生病了」這個答案卻在全文三分之二後出現!事實上「地球生病了」這個答案毫不新奇,是再普通不過的常識。山鷹沒將篇名取為〈地球生病〉是高明的一招。若直接取名〈地球生病〉,雖然更能突顯主題,卻難免落入俗套。 3 讀山鷹童話,會讓人思考一個問題:故事若僅為傳達知識而編寫,則一旦吸取了知識,還有必要再讀一遍故事嗎? 山鷹童話表現最好的時候,常令人忘記它的科學性。同樣寫地球的,還有一篇〈四季〉。這篇童話並未在科學上追根究柢,反因引用古典詩詞而充滿詩意,足可證明好看的科學童話必然也是好童話。 另一篇〈遠遠與近近〉,我猜想它的靈感源頭來自望遠鏡(遠視)與顯微鏡(近視)這樣的日常生活經驗。不過山鷹卻把這個常識「哲學化」了。我們讀該篇,讀到的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人生哲理。關於焦距的科學知識,僅見兩三筆的輕描淡寫而已。我相信也唯有這樣寫,才使得山鷹童話變得雋永耐讀。 4 除了古典詩詞,山鷹也常自神話取材─包括中、西方神話。這一類童話,未必符合科學童話的樣式,卻是山鷹童話的另一成就。譬如〈大霹靂以後的一次爭吵〉與〈星空動物園〉,山鷹所展現出的天文素養既是科學的、也是神話的。是不是科學童話已變得不重要。 這樣說起來,山鷹童話迷人之處,便不在於童話中的科學知識了。的確如此! 譬如〈橘子花〉,通篇運用到的科學知識不過是簡單一句話:「把發聲到聽到回音的時間除以二,再乘上聲音的速度,就是距離了。」但令讀者掛心的,絕不會是這一則知識,而是「橘子花」究竟是什麼? 翻山猴收到的橘子,是每個人各捐一瓣組成的「合成橘子」,但這畢竟不是「橘子花」。答案直到最後一刻才揭曉:「翻山猴抽抽噎噎哭了起來,手一鬆,橘子一瓣一瓣裂開,像一朵橘子花,在心裡越開越大,越開越大……」這樣的「橘子花」終究還是文學的,而非科學的。 5 與科學接枝,結出台灣童話的新果實─這是山鷹這幾年已然呈現的意義。這樣的童話能否引領一股風潮?值得持續關注。 至於山鷹本人日後的發展,就不僅令人關注,而是教人期待了!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