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姤卦
2016/09/01 19:20:53瀏覽330|回應0|推薦1

姤卦44

卦畫:巽下乾上

卦象:乾天巽風,天下有風,風行天下,無物不觸,有接觸象;

卦德:乾健巽遜入,遜入而健,和巽而健;和巽而精進無私;

卦體:一陰生于五陽之下,柔順巽伏迷惑眾陽,眾陽無不喜遇;

卦名:姤卦

注釋:姤—遘也,不期而遇;媾也,重婚之意。

序卦傳:夬,決也,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

雜卦傳:姤,遇也,柔遇剛也。

參考:

老子:其未兆易謀;又曰: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論語:小人近之不遜,遠之則怨;

孫嘉淦:耳喜諛惡直,目喜柔惡剛,心喜從惡違,致喜小人而厭君子;

詩: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按: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沈約宋書恩倖傳:耳目所寄,事歸近習…出納王命,由其職掌,於是…曾不知鼠憑社貴,狐假虎威,外無逼主之賢,內有專用之功,勢傾天下,未之或悟,挾朋樹黨,政以賄成;

卦辭:姤,女壯,勿用取女。

注釋:女壯—陰始生于下,漸次而盛,眾陽感之、喜之、寬之,而以一陰惑五陽,以一陰為主。取—娶也;引申為任用。

解譯:相遇,女子過于強盛,不可娶。

解述:姤遇之時,一陰始生于卑下之地,柔巽順伏,得眾陽之寵愛,以一陰承、惑. 先、制五陽,居不正之地,故曰女壯;陰柔不正,肆寵而驕,其上進必矣,而其進也難馴,故戒曰勿用取女,引申不可任用此寵倖之小人也。

參考:

舊唐書:開元任姚崇、宋璟而治,幸林甫、國忠而亂,與桓公任管仲隰朋,幸豎刁、易牙,亦何異哉!

劉百閔:桓公七年始霸,而陳敬仲即于十四年奔齊,亡齊者已至;又漢宣中興,匈奴來朝,而王政君(王莽姑母)已在太子宮; 又唐貞觀之治平,而武氏已選入掖庭(才人嬪妃住地);又丁謂進而宋危;

劉君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曾昭旭:絕色美女,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又曰遇到一位辣妹;

按:注意相遇之正心,有否被人欲物欲所宰制;

按:門當戶對(尤其是心胸思想)交婚;

彖傳:姤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時義大矣哉!

注釋:與—助也。品物—萬物也。咸—皆也。章—彰也:明也。

解譯:姤是相遇之意,陰柔主動遇合陽剛之意;勿用取女是不可縱容助長;天地陰陽二氣相交合,萬物才能生機盎然;陽剛君子若合中正大道君王,天下教化乃能開創大行,所以說,逅遇之時機、意義很重要。

參考:

程伊川:王臣不相遇,則政治不興,聖賢不相遇,則道德不亨;

司馬光:世之治亂,人之窮通,事之成敗,遇不遇而已;

邵雍:姤次夬,明亂生于治乎. 陰始遇陽,履霜之謹,其在此乎;

朱熹: 幾微之際,聖人所謹;

王船山:即食色而禮在,即兵刑而仁行,苗格于舞干(文德感化);

李光地:牝之司晨;

按:伊尹遇商湯(治之始);呂尚遇文王;褒姒遇幽王(亂之萌);武氏遇太宗;

按:生命之相遇,每次都可以是轉捩點;

大象: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注釋:后—後繼之君王。施命—頒布政令。誥—上對下之通告。

解譯:乾天下有巽風,姤遇象;王效此以施教令通告天下。

解述:乾天巽風,天下有風,風行天下,無物不觸,故曰天下有風,姤; 又巽風能散發陰邪之氣,巽又為政教命令,能端正天下風氣,姤有陰邪積弊始萌象,後代王者因時觀天下之風氣,隨其時發布政令以匡正之,故曰后以施命誥四方。

參考:

尚書:四方風動;

湯誓:格(告)爾眾庶,悉聽朕言,非台(我)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康誥:王若(如此)曰:往哉封(康叔),勿替(廢)敬典,聽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饗祀);

老子: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論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樂緯:風氣者,禮樂之始,萬物之首也,物非風不能熟也,風順則歲美,風暴則歲惡;

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躅(象):繫于金柅,柔道牽也。

注釋:繫—綁也。金柅—金,堅剛物;柅,止車輪動之物。繫于金柅—喻繫止之固也。貞—卜也,當也。羸—弱小也。豕—豬。孚—浮躁也。蹢躅—俳佪不安也。牽—係也;引而進也。

爻譯:繫綁在堅固車閘,當吉;若前行有凶險;像發情之小母豬,徘徊不安。

象譯:繫于金柅即是防止柔類牽引。

解述:初六陰柔不正,又當巽入之體,上比九二、正應九四;姤遇之時,當遇之以禮,初六卑下陰柔更宜靜止潛養觀志,而且止之堅確係於九二君子,故戒曰繫于金柅貞吉也;然初六陰柔不正,巽入于九二、九四間,有躁媚外求滿足私欲而不知進退合禮,故曰有攸往見凶也;浮躁不安,有如正發情之小母豬,巽為進退不果,為豕,故曰羸豕孚蹢躅;

參考:

論語:小人遠之則怨,近之不遜;

趙汝楳:言繫言牽,惡陰邪之長也;

胡炳文:羸,不可忽也

馬其昶:一陰始生,安靜承陽,乃得其道;

劉百閔: 武氏之害,其來有漸,太宗之過也;

坤初六:履霜堅冰至;

按:盲目追求潮流,不知安止.

九二:包有魚,无咎;不利賓。(象):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注釋:包—包裹;或庖廚;引申有包容、制約意。魚—陰物之美,指初六。賓—指九三以上諸陽也。義—宜也。

爻譯:包裹著魚,沒有毛病;但不利賓客。

象譯:包有魚即是不宜顯于賓客之前。

解述:九二陽剛不正,陽剛則能制斷,不正而比初六,則有私累之姤遇;又巽為伏淵,初六淵下陰物,故曰魚;九二能制小人,但有私情之疑本有咎,然具剛中巽讓之德,不僅能制陰,又能兼容,不視小人為異類,亦不激化矛盾,故曰包有魚无咎;柔邪小人當容之於內而制之,不可使逸于外賓而播惡也,故曰不利賓也。

參考: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又曰:魚不可脫于淵;

論語:小人近之不遜,遠之則怨;

詩: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是式,威儀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賦(布四方).

詩崧髙: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楺此萬邦,聞于四國;

何楷:古之小人所以亂天下者,往往君子激之也;

王船山:孔子謂昭公知禮(當然昭公是不合禮);

劉百閔:冠準與丁謂善,屢薦于李沆,不用,準問之,沆曰:顧其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準曰:如謂者,相公終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曰:他日後悔,當思吾言也;

按:管仲在,豎刁、易牙之流,不能作亂;

九三:臀无膚,其行次且,厲无大咎。(象):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注釋:臀无膚—喻坐不安也。行次且—喻行難也。牽—牽制也。

爻譯:坐不安,行且難,惕懼,可無大毛病。

象譯:其行次且即是不為陰柔所牽制妄行也。

解述:九三陽剛能制陰者也;居巽卦之極,過中躁進,進退不定;九三欲與初六接近,然隔九二剛中君子,無法爭取,而坐立不安,進退兩難,故曰臀无膚,其行次且也;然初六陰柔不正,九三居巽體又躁進,恐又陷入迷亂中,故戒曰當嚴厲持守,可無大咎也;子曰行未牽,言能惕厲不受陰柔牽絆也。

參考:

詩漢廣: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桴)思;

悟元子:剛而自恃,不能防之于早,此防陰于已發也;

徐芹庭:魯昭公治魯以剛強,而被三氏所逐;

九四:包无魚,起凶。(象):无魚之凶,遠民也。

注釋:起—將也;興也。

爻譯:包囊中無魚,將凶。

象譯:無魚之凶即是離棄百姓,不得民心。

解述:九四陽剛不正,而居健體,是以剛強制陰之大臣也;雖與初六正應,然剛壯疾惡,無謙虛、包容之量,不獲民心必矣,故曰包无魚;失民心,亂將作矣,故曰起凶;子曰遠民也.下卦巽為伏,有包象,陰在巽淵中,有魚象.

參考:

書云:爾無忿疾于頑;

書曰:寬而有制,有容德乃大;

詩無羊:牧人乃夢,眾維魚矣,旐(龜蛇旗)維旟(鳥旗)矣,大人占之,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眾);

老子: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晏子:齊其為陳(田)氏矣,公棄其民,而歸于陳氏;

劉百閔:王安石新法迭行,而鄭俠流民之圖作;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象):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

注釋:杞—柳樹也,或為枸杞,可為瓜藤依附,指九二。瓜—陰物,蔓生,甘美易潰,此指初六,象陰之來緜緜不已。章—美也,指九五中正之德。隕—落也;巽卦,遜入、風象,有殞意。天—天理天德也;五居天位。舍—違也;止也。命,天理也。

爻譯:以杞柳包住甜瓜;內含美德,德惠隨其時而下落。

象譯:九五含章即是中正不偏邪之德;有殞自天就是心志不違天理默運教化。

解述:巽象木,性柔軟,故曰杞;初為陰物,眾陽所喜,故曰瓜;九五剛健中正之德,故曰含章;巽有落象,又上之德當惠下,故曰殞;九五天位,配天地之德,四時合序,故曰自天也;杞者九二也,九五能任賢而得民,容之植之扶之,故曰以杞包瓜;又九二大臣,髙大堅實。不畏瓜藤之附蔓,不畏甘美之滲入;九五之德,能依天而行,任用賢良,曲成萬物,包容含畜裁成之功,因此不憂陰慝之興,甜瓜之潰,故曰含章有殞自天也;子曰,中正也;志不舍命也。

參考:

詩崧髙:崧髙維嶽,駿(大)極于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幹),四國于蕃(屏障),四方于宣(暢);

論語:子在川上,子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

尚書臯陶謨: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

孟子: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

孟子告子: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曲之杯盤)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矣;

蘇軾:陰陽消長,天之命也,有以勝之,人之志也,故君子不以命廢志;

劉百閔:髙宗得傅說于夢中;

上九:姤其角,吝,無咎。(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注釋:角—剛而在上。

爻譯:姤遇頂角,鄙吝,無毛病。

象譯:姤其角即是上處髙亢,致生悔吝。

解述:上九陽剛不正,居姤之終,乾健之極,與初六陰柔最遠,髙亢驕盈不知反省,不知和巽相接, 降己相從,致天下百姓違離而不相遇,故曰姤其角;不能相遇,不能容陰,猶髙亢驕人,故曰吝;居處事外,不與物爭,故曰無咎;子曰上窮吝也。

參考:

韓愈進學解;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車迹)環天下,卒老於行.荀卿守正,大論是宏,逃讒于楚,廢死蘭陵;

李光地:君子終以不能濟時為可羞;

徐芹庭:民國成立,康有為、張勳仍謀復辟帝制;

按:不察時事,不知變通,悲守窮廬;

按:孔子懷抱理想,周遊列國,然不苟合于當世;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s96&aid=727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