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企業裡的小確幸
2012/05/12 07:43:02瀏覽71|回應0|推薦0
企業裡的小確幸 EMBA雜誌總編輯方素惠/文 多年來,採訪過許多國際知名的學者、顧問,以及數位被媒體推崇的大師。但這一位很不一樣。那是四年前的聖地牙哥,陽光燦爛,第一次見到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他開著一部紅色的小車(很不像「大師」的車子)。簡單寒暄之後,他說:「談談你自己吧!」我介紹了EMBA雜誌,以及台灣。他又說,「那麼你自己呢?」這個問題一時讓人覺得困惑。 多年來,採訪過許多國際知名的學者、顧問,以及數位被媒體推崇的大師。但這一位很不一樣。 那是四年前的聖地牙哥,陽光燦爛,第一次見到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他開著一部紅色的小車(很不像「大師」的車子)。 簡單寒暄之後,他說:「談談你自己吧!」我介紹了EMBA雜誌,以及台灣。他又說,「那麼你自己呢?」 這個問題一時讓人覺得困惑。過去的經驗中,比較少大師會先希望了解採訪者,他們多半很快開始說,比較少人會花時間聽。還有,你又要如何三言兩語跟一個大師介紹自己呢? 採訪中,他談到幾個點,之後立刻丟出問題來,例如:「告訴我,告訴我你希望改善什麼?」「你對你的小孩最大的期望是什麼?」每每讓人一時語塞。透過引導,他讓你知道他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就這樣,在這一個半小時內,我有幸和福特汽車CEO、戴爾電腦創辦人等知名領導人,接受了同一位大師的教練。這篇訪問也引起很多讀者的迴響(二六三期)。 第二次採訪他時,在華盛頓特區。當時正是金融海嘯的谷底,他指指手錶:「就在今天,就在剛才,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他談到今天的工作者面臨的挑戰,對照舊時代的可控制性,「那美好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他談到全球化競爭的殘酷,也許是我看錯了,但我真的感覺到他的哽咽。最後,他強調,作為領導人,就算連自己都無法看到長期的未來,仍然必須為部屬提供短期的方向感。他提供了幾個可以引導部屬的教練問題(二七九期)。 多年來,葛史密斯獲得的國際榮譽和媒體肯定無數。EMBA雜誌前後採訪過他三次,並長期刊登他的專欄。在讀者的要求下,今年七月,我們邀請他到台灣來。這一次,歡迎你來親自和他面對面。 面對今天環境各種複雜的挑戰和變動,很多人可能有時會感到挫折。也因此,現在流行所謂的「生活中的小確幸」(也就是確定的、小小的幸福)。在企業裡,有沒有「管理的小確幸」呢? 有。不妨從建立一個基石習慣(keystone habit)開始;也就是說,找出一個範圍較小的重要課題,建立習慣,貫徹執行。這個習慣會帶來漣漪效應,甚至扭轉整個局面。例如美國鋁業公司,新領導人上任後沒有揮舞宏偉的大旗,而要求從重視安全出發,卻讓公司因此脫胎換骨(見第309期七O頁)。 小確幸帶來的影響,可能一點都不小。 Adi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rlin678&aid=644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