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25 02:22:12瀏覽4353|回應3|推薦76 | |
臘八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麵發, 二十九,貼倒酉,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歡樂、吉祥、團圓,所有美好的詞語都可以形容它。 與現在的“年三十”才放假的情況不同, 對於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過年”其實從臘八就開始了…… “臘八由來” 臘八節歷史悠久,古為“臘日節”, 即臘祭之日,是歲末(臘月) 祭祀神靈和祖先的一個重要節日,唐代以前十分興盛。
由於“臘日節”沒有固定的日期, 且自東漢以來佛教文化日益興盛, 因此在宋代時“臘日節”逐漸衰落並與“佛祖成道日” 合二為一,統稱為“臘八節”。 由此而形成的臘八節既是民眾傳統節日又是佛教的節日, 至今仍有很多大型寺廟會在這一天“施粥”以結善緣。 “臘八食俗” 臘八節日食俗豐富多彩, 最主要的是喝臘八粥、吃臘八蒜、煮臘八面。 此外,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還有臘八豆腐、臘八肉等。 食臘八粥 食臘八粥習俗是臘八節流傳至今的主要節俗, 臘八粥又有“細臘八”和“粗臘八”之分, 各地使用的食材種類雖有差異,但主要包括米豆和果品兩類。 在過去,很多人家在臘八粥熬好之後, 第一件事情是先敬奉祖先和神靈, 然後才能全家人享用,以求平安康泰; 另外,還要再中午前,將自家粥贈予親友,以圖和睦。 於佛家來講,臘八粥還是一種宗教節日美食。 相傳,在釋迦摩尼在得道成佛之前, 踏足各地過著苦行生活, 有一天,不堪解餓疲憊的他昏倒在地, 恰好遇到一位牧羊女送來了乳糜(即粥)餵食, 性命這才得以救還,之後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 於臘月初八得道成佛。 人們為了紀念釋迦摩尼,就把他得道的日子定為“臘八節”, 而仿效牧女熬製的粥稱為“臘八粥”。 吃臘八蒜 我國許多地區有泡製“臘八蒜”的習俗。 在臘八這天,將剝皮後的小粒紫皮蒜用水洗過、晾乾, 放在可密封的容器中,倒入米醋,封口保存。 待除夕時開封,就著臘八蒜和臘八醋吃上一頓餃子, 是很多北方人對“過年”的記憶。 泡製臘八蒜的習俗與古代的收賬有關。 因為臘八節臨近年關,過去商家在臘八這天要攏賬, 清算收支,俗稱“臘八算”, 而這一天也正是債主要債的日子, 民謠雲:“臘八粥、臘八蒜, 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 因“蒜”與“算”同音, 於是欠債的人家便用“蒜”代替“算”,以示忌諱。 債主也在臘八這天一大早派伙計給欠債的人家送去賬單, 有的還一併送些“臘八蒜”, 含蓄地告訴欠債人到年底了,該清賬了。 其他習俗 此外,安徽黔縣民間有臘八節製作臘八豆腐的習俗; 鳳凰古城苗族會以 打糍粑、醃臘肉、唱苗歌等儀式活動來慶祝臘八; 我國北方一些以麵食為主的地區,人們喜歡吃臘八面; 青海西寧則會在臘八節吃麥仁飯。 “臘八粥怎麼熬 最養人” 臘八粥食材有講究 穀類是基礎原料,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 豆類是必備配料,常用的有黃豆、赤小豆; 果仁果仁具有食療作用,尤其是花生和核桃。 老中醫教你添料 若要皮膚好,粥裡放紅棗。 腰酸腎氣虛,煮粥放板栗。 頭昏多汗症,粥裡加薏仁。 烏髮又補腎,粥加核桃仁。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 消化不良多米少豆,糖尿病者少米多豆。 “臘八美食 做法大全” http://www.sohu.com/a/218563318_488913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