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攝影者的第三隻眼
2008/10/02 11:02:41瀏覽516|回應1|推薦17

攝影和寫作一樣,使人清醒。

我很喜歡他的攝影作品。

他顯然有另一隻眼,另一種心情,各種想像的交會,在斷垣殘壁中看到滄桑,在塵埃中看到風華,使得這些攝影作品蘊含著萬般風情,像是在訴說著一段段幽微的故事。 

美國攝影大師羅伯特亞當斯二十年來不斷拍科羅拉多一個高原,亨利摩爾和喬治亞歐姬芙一樣喜歡看骨頭,他們在那結構中看到雕塑。

一般人對攝影的定義就是寫實、寫真,原貌重現;但是有使命感的攝影家企圖不只如此。透過主觀意識選擇安排而呈現的東西,客觀便失去了意義。

攝影鏡頭將事物收納在一個框裡,這個框就是他的心靈之眼,指引我們去觀看事物本質以外的東西。所以明明是真實的影像重現,卻已經帶有抽象的意味。

解構主義大師羅蘭巴特曾說:「一張相片若不能表現氣質,便如身體少了影子。」


我喜歡畫家這一系列照片中所表現出來的氣質---一種安靜、幽默、深沉及典雅的氣質,並且搖曳著長長的影子。


——觀看M 的攝影展有感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ly0613&aid=2265265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二十年來不斷拍科羅拉多一個高原
2008/10/03 11:24

想到一部舊片「煙」,片中雜貨店老闆在街邊架了一台攝影機,對著同一個街景,每天拍每天拍,拍了十幾年…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08-10-08 13:22 回覆:

我也想到有一位父親

每年替一對女兒在相同地點拍相同姿勢的照片

後來這組照片成為動人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