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六度與四攝(一)
菩提行之實踐
學佛次第講座
上日下 常法師主講
上一講我們談到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以後呢?應該學四攝六度,發了心以後去行,去修,修這個行,就證這個果。第三下面應該修些什麼呢?那麼實際上應該修的就是六度四攝。這六度呢?(1)佈施;(2)持戒;(3)忍辱;(4)精進;(5)靜慮(禪定);(6)般若;
佈施跟佈施波羅密多,以及持戒跟持戒波羅密多有差別,佈施就是普通的,那怕我們普通的都叫佈施,可是六度當中的佈施那就不一樣,所以叫六波羅密多。那麼這個“波羅密多”是梵語,翻成為我們中國話的話,就是“到達彼岸”。我們凡夫在生死輪迴的這裡,透過了發這樣的心,然後呢修這樣的行,能夠達到超越生死輪迴的彼岸,所以我們說度就是渡過這個,還有渡過這個生死的大海,生死的大海是由什麼原因呢?比如說由於我們平常的時候,貪慳、破戒、嗔恚這些,所以說針對著這些我們內心的煩惱超越了以後,煩惱既然克服了,自然那個下面的問題解決,那麼所以這是六度,
六度有時我們把它分開來講十度,除了前面的施、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以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是《華嚴經》上面我們把最後那個般若波羅密多又分開為,說“方便波羅密多”,這第七;然後“願波羅密多”,願是我們發願的願;然後呢“智波羅密多”這第九;第十是“力波羅密多”。這個對應於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從它修的內涵以及成就的結果來說,而分十地。那通常來說呢,前面這個六樣東西,主要的是佈施,持戒,忍辱,那這樣的集他的福德資糧,然後呢?禪定智慧是集他的智慧資糧。精進是通于一切,然後呢?所以他的前面那個方便,主要的目標還是要證得最究竟徹底的智慧,但是這個也不太一樣。那麼這個智慧當中呢?又有兩種,有一種叫“無分別根本智”,有一種呢就無分別得到了根本智以後的“後得智”。
所以前面六度是成就無分別根本智,後面從方便波羅密多開始一直到十地的力波羅密多,那是成就後得,除了這樣以外呢?如果我們還有一個,六度以外還有一個四攝。四攝只是純粹成就利他,佈施,愛語,利行,同事,那麼現在呢?這個把它說一下,所以我們呢?一個一個來。先講佈施。那麼這一次的時間不多,所以我這個六度當中簡單扼要的講兩個,最後這個結論,那這個佈施是我們真正行菩薩道的開始,就是我們普通一般,不管是在家出家,隨分隨力了解,都能夠在我們生活當中去用的。那這個佈施呢?我們也分幾點來說明分。
第一,佈施自性;二、生佈施方便;三、佈施差別;四、結攝。
這個佈施的自性,根據《瑜伽師地論》上面這樣說,這是以菩薩能夠不顧自身,平常我們只管自己,現在我們了解這個是一個錯誤的根本,所以不管自己,而專門幫助別人,而自己通常內心當中,有一種性貪,難捨,慳跟貪是兩樣哦,貪是外面的東西不斷地去求取,慳是裏面東西捨不得,所以對自己的一切東西它毫無顧慮,那麼這種情況之下跟無貪,貪是惡,無貪是善根,跟這個無貪相應的這種思心所,以及由於這樣而策發的身業,語業,平常我們身語啊!由於無始以來的慳貪,所以想盡辦法去把外面的執取弄得來,現在呢反過來,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舍給別人,這個就是它佈施波羅密的自性,那麼到什麼情況之下,這個圓滿呢?由於我們佈施並不是說,由於送了外面的窮人就沒有,不是,而是說在我們內心當中啊,有一樣最糟糕的,破除我們的慳貪,特別是我們自己有的東西對自己執著的那個心徹底的破除,不但是外面的財物,我們的自己周圍的人,親友,乃至於自身都願意舍得,不僅僅是如此,而且還要更進一步自己內心當中,自然而然任運的所有的自己的一切東西統統舍給別人,如果內心當中到了這種程度,那就是佈施波羅密圓滿的時候,當然裏邊還有其他。當我們一度一度學下去,我們對這個會有完整的基本的認識,那麼這個第一點就是佈施,波羅密多的自性。
下面呢?我們怎麼去策發這樣的心,平常我們只想辦法執取,現在反過來,這個有一個方便善巧,我們深深的從理論從各方面實際上去了解,說自己啊,攝持的害處,種種過失,然後呢?如果我們能夠想辦法佈施,那有多麼殊勝的利益,從兩個方面,了解了以後,自然而然會策發我們願意這樣去做,透過佛法的學習,我們就想,外面是我們所有的財物,跟我們周圍的親友,乃至於我們裏邊的身心,都是無常而且不可常保,所以他任運的,不管你怎麼做,它是一剎那,始終不停的在向前推演,而且永遠在變化,這個不但是無常,而且是由於雜染所感得的所有的一切,了解了這個特點,把我們無常的所有的一切,雜染所有的一切,如果繼續的攝持,以前的煩惱惡業將繼續增長,增長的結果是傷害我們自己,現在了解了把它轉過來,把所有的這些東西,去幫助別人,因此當我們能夠這樣去做,以這個無常的雜染的,由於佈施能夠換得清凈的究竟的圓滿,這是多麼大的殊勝的利益,錯的過患,透過這個整個的凈除,我們希望的圓滿的功德,透過這個可以增長,如果我們這樣了解,好好的去努力思惟觀察,自然而然,我們就會增長,當然這個修習,也是漸次漸次一步一步的來,反過來,凡是能夠使我們執著的這種,我們就針對著這個想辦法去破除,針對著我們的執著心的破除,針對著這個佈施心,好處的思惟觀察增長,慢慢慢慢的這個心就生起來,乃至於到最後,經過了練習,任運就能生起來,這樣,那麼這個原則上面呢?也就是啊,這個是最重要的,
其次,我們想,當我們真正在發心受菩薩戒的時候,我願意效學十方一切諸佛菩薩,要成就無上菩提,要救度一切眾生,所以要廣行六度,所以廣行六度,說把自己的所有的東西已經舍給別人,已經在佛菩薩前面,立下這個非常的莊嚴的誓言,在這種情況之二,就是我不管是現在有的,未來的是不是統統給了別人。所以我現在所有東西等於是什麼啊!等於已經不是我的了,已經是別人的,所以當我們內心當中不斷的這樣去想,自然而然,對我們以前的這種執著,這種錯誤就會免除,這個最主要呢?是理論的認識是比較多容易,認識了以後呢,我們怎麼透過思惟修習,使得我們習慣改過來,再加上身語的行為,自然而然慢慢慢慢就能夠做得到,另外有一類,就是我們前面說佈施主要的是在內心的圓滿,這個是事實,而不在東西上面,所以就像我們普通世間常常說,這個好事嘛,心好就好了,你何必呢?既然是心好就好,佈施也是講,我只要佈施心有了,這個東西不要送,所以他積聚了很多東西,說我這個心佈施就可以了,那等於是瞎子騙有眼人一樣,這種情況不可以。這種道理完全是策勵自己,反過來,我如果看見別人是這樣的話,我們不要去責備人家,因為的確,當我們了解這個佈施是心好,他究竟為什麼我們不管他,也就是說前面這些道理,無非是策勵我們自己,凈化我們自己,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了解這個,所以這一種是怎麼樣,透過佛法的認識來策勵我們,引發佈施的一個方法。
現在我們再繼續下去,第三點呢?談談佈施有幾種差別,有幾種不同,我們分三部份來談它。一個是整個的總說佈施,佈施應該怎麼做,第二點分別來說,比如說,在家人出家人,不同的身份應該怎麼佈施,第三點呢?由於佈施本身,比如說財施,法施,無畏施,分三個層次來說明這一件事情,整個的整體的來談佈施,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現在佈施波羅密,跟普通的不太一樣,所以這個裏邊啊,有六點最最特別的,也是最最殊勝的,我們應該把握住。第一個呢?我們作任何事情,我們前面談啊,煩惱生起來所依所緣對吧?現在我們修行整個的轉過來,那麼請問佈施的這個所依的是什麼,第一個所依的是大菩提心,這是非常重要的根本,這一點是非常殊勝的,平常我們佈施,我們也無所謂,就是自己的習氣,有很多人,人家來了以後很小氣,不願意,有很多人不是的呢,人家來了以後送給他,你問他所以我也不知道,人家來要嘛就給他一點嘛。現在不是,內心當中是由於要祈求無上菩提,而行佈施波羅密,這是第一點,這跟以前完全不一樣。
第二個呢?就是我們對所施的物,因為由於我們發了大菩提心而佈施,所以發心的時候已經說我所有一切都送給別人,因此不管你做什麼東西,他的心當中以這種心去做的,東西可以很小,可是在他心目當中,是還是始終不離一切的內心,所以平常啊,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這一點是非常重要,佛法當中特別這是,我聽見我的老師曾經當年告訴我一句話,獅子的精神,它這個精神是什麼精神呢?獅子搏兔,獅子搏虎是一樣的,獅子究竟怎麼樣,我們不去管它,現在我們學佛法的精神就是,做任何事情他的內心都是全力以赴的。因為這是從他內心上來看,所以他施的物,他內心當中永遠是一個整體,沒有一樣東西不送,這是第二點。
他佈施的目的呢?這是第三個特別的地方,佈施的目的是為了一切有情,現在將來的利益。眼前他窮苦幫忙他,結這個緣而不僅僅是眼前給了他算了,我還要幫忙他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究竟成就無上菩提,這是佈施的目的,這也不一樣,這是第三個。
然後呢?佈施的方便善巧,他了解所謂三輪修空,通達這個無我的特徵,在初修業的,我們不一定能夠真正做到,實際上面雖然沒證得,理論上了解很清楚,因為了解才發心才受戒,才行那個施,這個是第四點,善巧方便殊勝。
第五個回向,回向無上大菩提,這一點是第五點,最後一個清凈,做這個一件事情,也是說佈施波羅密,只要消滅煩惱障,所知障這是第一個六種殊勝,這一個六種殊勝是後面所有的佈施,持或,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每一個統統具足。這個也就是說菩薩戒真正不同其他的地方,所以稱它為總的,這個差別,除這個以外呢?還有這個六度當中,原則上面是互通的,每一度具足其他的六度的內涵在裏頭,這個簡單的說一下,佈施本身就是個佈施波羅密。然後佈施的時候一定是如法佈施,法施固然是這樣,還有呢?就算是這個財無畏施,他做這種事情內心當中,都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所以他唸唸要防止聲聞獨覺,乃至於自利這種作意,這個內心上面防止這種作意,這個是跟戒相應的,所以也真正暗暗著佈施的時候具足戒波羅密,第三個說,他所以這樣去行為,是由於佛道一切種智,有這樣的殊勝的認識,信解,內心當中所以勝解,深的認可,於是在行佈施的時候,能夠忍受外面的種種的苦難,即便是人家來打罵,他也不退,所以佈施的時候,一定具足忍辱波羅密的精神,這是第三點。
下面呢?他為了使得他要不斷的增長,平常我們的習性啊!它就會把你,慢慢慢慢的這個可性,這個無始以來的習性,不是懈怠就是放逸,所以真正要去做這件事情,他一定策勵他自己,所以使得這個力量啊,不斷的增長加倍的增長,可是這個精進一度一定在推動著它,那這個精進,並不是說怎麼去想,就在你處處行為上面,所以當他佈施的時候,也同樣的由於這種精進波羅密的策勵,所以就具足這一個精進波羅密,或者我們自己去想一想看,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上面有一種內心的意樂,我們現在什麼意樂,我也說不上來,無始以來的業習氣,我們稱這個叫軟曖習氣,那世俗的事情做的時候,總有推動的力量,那現在佛法也有個推動的力量,這個時候精進是非常重要的,不觀察不知道,觀察了很清楚明白了解這一點,然後呢再下面的話,說我做這一件事情的時候,專心一致的,所以不雜普通的凡夫的,乃至於小乘的至心去回向求得無上菩提,這個就是跟定相應的定波羅密,還有呢?當我們去佈施的時候,了解這個是三輪體空,這個是跟般若相應的,般若波羅密,所以它一個是具足這樣六般羅密,是兩個六種的殊勝,這個是差別當中總論。
那麼其次呢,分別來說,我們同樣講佈施,在家人跟出家人不一樣,所以經論上面就告訴我們,因為由佈施的身,就佈施的這個人而不同,就是談他差別,在家居士以財施為主,那麼出家僧眾的是法施為主。而這個法施的功德非常的殊勝,不過我們也不必因為哪一個殊勝就找哪一個,只是各人有各人的因緣,所以經論上面說,如果我們能夠如法地行法施的話,那這個功德無量無邊,你把四天下的七寶用佈施不如依如法的去跟人家說一四句偈,這如法的說不那麼容易哦,像我今天這樣說一說,也許你們覺得如法,我自己曉得不如法,真正的如法談何容易,但是我們努力提出升的確這樣,前面要有很多在家居士財施等等,都是作這個準備。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同學也好,各位所有信佛的弟子也好,將來都會走上去,這樣,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不過這個裏邊的特點要說明哦,它真正說這個也就是,讓我們出家的弟子們不要為了這樣。出家本來,佛出世的時候出家是什麼啊,比丘是乞士,向一般普通人去乞食,要吃飽了以後滋身,有了這個身體好修行,修行的時候向佛乞法滋心。使得我們內心凈化,然後呢把這個成就再想辦法提升幫助別人,所以這個出家人的本質,是在這個上頭的。當然如果說你福報很大,你雖然出家人有很多錢財,那我說出家人不要修這個,把錢財放起來,這個根本是個錯誤,
這一點呢,我們要了解,如果說你非理去求錢財佈施的話,這個造種種的罪惡乃至於破戒,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它的原因在這個地方,那麼是我們要了解的,那這個是第二點,就是它的各別。所以這個各別的所依佈施之身而分開來談。那第三個呢?就是說對於那個佈施本身來說佈施有財施,那就是說我們所有的東西,法施我們是了解的,無畏施是當人家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人家。那這個這裡啊!現在就是簡單地只講一下,這個財施。法、無畏也可以根據這個原則來會通它,那麼這個財施也分三部份來講。第一個呢這樣說,當我們佈施這些東西的時候,應該怎麼佈施法。另外一種呢能夠佈施很好,可是我們剛剛初修的,這個初行人哪,對於有很多東西呀心裏會捨不得,這樣那碰到內心當中捨不得的時候該怎麼辦?還有第三個,那既然捨不得對我們佈施有障礙,那我們應該怎麼解決這個障礙,我們佈施的這個問題,所以這裡分三點來說明它,那現在呢,這地方談第一個,說佈施財物,佈施財物這一個分四點,這個四點就是所施的田,對象以什麼樣的心去佈施,怎麼施法,還有應該施些什麼東西,什麼東西是應該舍,什麼東西不應該舍,它還是要分得很清楚,這個四點我們一一的說明,那所施的田,這個就不去細說它了,有恩有怨然後呢,這個比如說尊敬的如何,這不去細說它。那我們內心當中應該對於行這個財施,具有什麼樣的認識,什麼樣的條件呢?
這個我們首先要內心當中認識,要處處地方作這樣的意念,說我是為了圓滿我的佈施波羅密,我是為了求無上菩提,集聚的方便資糧,這樣所以才去行,這是第一個我們必須要的,然後呢,對於因為這樣的關係,我們就把我們的東西佈施出去,實際上佈施出去的時候,心裏已經很清楚,我在發願受菩薩戒的時候東西已經給了別人了,所以這個我只是啊,暫時寄存在我這裡,我應該這樣去,所有的一切一切的東西,沒有我的東西,都舍給別人,內心當中應該這樣的認識,然後呢?對於來求的人呢?平常我們來求的人會覺得啊,這個傢夥真討厭,把我的東西要走,就是你沒有這個心的話,也會覺得打你閒岔,現在不是,他來幹什麼?成就我無上菩提的資糧,沒有這個乞丐,我這個佈施怎麼佈施法,所以曾經說諸佛與眾生同能生佛法。對,佛告訴我道理,但是沒辦法使我成就這個善凈業,今天這個乞丐跑得來才能夠成就我,所以當那個乞丐來時,內心當中應該有這種認識,這個《大丈夫論》上面就有這段話,所以真正這個大丈夫,都是行菩薩道的菩薩啊。所以當他修習這個佈施波羅密,到了某一種程度以後啊,人家看見這個乞丐覺得討厭,他一看見這個乞丐內心當中,就歡喜的情況啊,
他就舉一個比喻說,歡喜得比比丘入三禪還要快樂,所謂這個三禪,究竟怎麼樣我們不知道,就是據我們理論上的了解,這個所有三界之內最快樂的,再沒有比三禪更快樂。一個行菩薩道的人看見那個乞丐有這麼歡喜法,因為成就他成佛啊,所以我們應該內心當中,以這樣的心去處理這個。反過來說呢?凡是有非理的這種作意,這個非理作意很多,就不細談,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把它斷除,這個就是佈施的時候我們內心的安立。那麼下面怎麼佈施法呢?這佈施的時候有各式各樣的,有的時候隨便來了以後拿一點給他算了,這種不可以。有的時候覺得麻煩,這個傢夥過二天才給他,免得他老來討厭,諸如此類,就是說凡是來了,我們要很快的盡我們所有的拿出來給他,就他所需要的給他,而且親自給他,而且很歡喜的給他,這個就是我們佈施的時候該做的,這個一點我們要注意,在前面假定我們經常思惟,觀察這個功德,那臨時的時候我們做得到,所以我們前面應該經常思惟觀察,使我們內心當中樂意做這件事情,正做的時候,因此照著這個如法去做清凈,做完了以後我們不會後悔,還會隨喜自己的功德,所以不管從內心,不管我們佈施的方法,都應該了解這個特點,所以對佈施來乞丐的人,我們也不會說這個傢夥是個乞丐,心裏面完全不是這樣的想法。最下面最後一個呢?那什麼東西應該舍,什麼東西不要舍,我們前面說不是一開頭的時候發心,什麼東西都舍給別人嗎?對,那為什麼這地方又講不捨呢?這個有非常重要的原則在,這個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的,這個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三點來說明它,
第一個是機緣,時機來說,說我們雖然已經發了心,所有東西都送給別人,心是發了,但是習性還是凡夫的習性,對吧,修習到多少就有多少成就,特別是剛開始,真正發菩提心修菩薩因,都是資糧位的行者,資糧位的行者也就是說,跟我們一樣是凡夫,在這種情況之下,有很多事情對我們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因此經論上面特別的說明,它舉一個比喻,就是說你力量很小,叫它擔重擔,這是個錯誤。你的心還沒有廣大之前,先做了難行的事情,使你產生退卻,這種行為是要遮止的,所以經論上面特別說;“非時俗行,是為魔業”,還不到時機,而就做超過你能力的這種做法,那個是有魔業,當然不讓你做也不可以,讓你做也要適量的跟你相應的,一方面慢慢的佈施,一方面增長的能力,一方面來增長你的忍辱精進,這種力量,都是同時慢慢的具足的,所以我們前面說,任何一度當中,具足其他的六度,怎麼去判斷,這個就是一個智慧的抉擇了。雖然到後來,譬如我們都有大悲具足的時候,我們就是抉擇那個舍,經論上面說,當那個舍,舍身體的時候,其實像舍一塊破布一樣,那個才是舍啊,那我們現在把身體寶貝的要命,刺痛一點點就受不了,怎麼可以舍舍給別人呢?這種情況叫做非時,這我們要了解,然後呢還有一個,我們對今天佈施,我們現在有一個目的,目的而去做的,當對著目的我們要分辯清楚,我們現在做這件事,要求無上菩提,而現在假定為了一點小事。那我們要分辯,譬如說有錢那沒關係,假定說要捨身體的時候,我這個身體可以保留著求無上菩提,為一點小事不應該舍。這是第二,還有呢?這個求來乞的人,就舍掉東西來說前面是,
最後一個呢?來求的人,求的人有各式各樣的人,他窮我來給他,可是有很多人不是窮,他來是有壞心眼,比如天魔,或者來求很多東西而去殺人,我曉得了不要舍,這個還是應該分辯得清楚,這個是第一個。有東西能舍,我還要抉擇,那現在呢有東西而不能舍,捨不得怎麼辦呢?那個時候內心當中應該了解,就是這個思惟前面說的,慳貪的過患,攝持的過患。然後了解這個以後,儘量地想辦法,策勵自己行佈施,萬一經過這樣,還做不到怎麼辦呢?那對人家來要求的人,你就很軟言告訴他,啊,我應該這樣去做,可是我是剛初修的人,所以我做不到,啊,請你原諒我,將來我會做到的,這樣一來的話,就是你的慳貪心沒對治是有罪的,可是至少這個外緣,啟發你這個外緣,你沒把它擋住,這個我們應該了解,將來還有緣碰到這種緣,因為這樣的關係,我的內心當中會等到這個事情過去了,會很慚愧努力的去改善它,那麼所以第三個最後,這種佈施的障礙,我們怎麼去解決它?
佈施所有的這種障礙,它原則上面是有幾個問題呢,那麼經論上面分出來有四點,這是我們修習這個佈施一度的時候障礙。第一個呢,我們前面沒有練習,沒有串習,沒有習慣。因為沒有習慣,所以今天碰到這種事情,自己內心當中也不好歡喜。在這種情況之下,應該認真地思惟,這一點對我們很多情況都有是這樣。我們平常一般人都是安於自己的習性,所以一定要努力的思惟,思惟牽涉到很廣的,譬如精進啊,知道了其他東西啊,那透過這樣努力,就想辦法突破。我們現在不要突破的話,永遠沒機會而且每況愈下,你想了解了道理都不到,將來呢?連了解道理的機會都沒有,那愈來愈難。第二個呢太窮,人家來要我沒東西,那個為什麼原因會窮呢?還是因為我以前沒佈施,想到這地方,我會想種種辦法。如果我再不努力的試,將來雖然了解了道理也想施可是沒東西。一個從內心上面,一個從外物上面的,這是我也會想辦法克服。
第三個,由於對所要佈施的東西,對這個東西很執著,有很多送點錢可以,送點那個可以,可是這個我很歡喜,所以就捨不得,那內心當中就這樣想,說實際上這個本身有幾種顛倒,對這樣東西本身的執著是一個顛倒,那其他的我們先不去管他,當我們如果眼前執著的時候,第一個內心當中是增長什麼,貪,然後呢眼前增長貪,將來尢其是我們受了菩薩戒,要舍居然執著,所以將來這個眼前的貪,將來果是什麼?苦果,所以當我們了解,這個對眼前也不好,對將來也不好,當然還有其他的我們種種的顛倒見,這裡就不細說,就想辦法破除,對這個東西的執著,最後一點我們並不了解這個佈施波羅密,有非常巨大的,非常了不起的,非常殊勝的大利益在,這個就我們想辦法多去聽聞思惟學習,如果我們這個四點能夠一一解決,那這個障礙自然會除掉,那麼前面這些就是對我們佈施東西,有的時候東西沒有,東西沒有那怎麼辦呢?那時候單單還可以用意樂,從內心上面,這個有兩種。有一種呢就是我真的窮的實在一點都沒有了,我內心當中還是想,嗯,現在我雖然沒有,我怎麼也找不到,可是我內心當中一旦一有機會,我想辦法要去送,這是我們剛開始,還有一個呢?當我們正式修行,慢慢的次第到高了以後,也許你在修加行,關在山裏面,也許你幹什麼?那時候更高明的去佈施。我們去觀想,去觀想了以後,觀想所有最好的好東西,上面供十方佛,下面齊濟眾生,
如果我們能夠這樣的意樂施,那是功德更大更大,所以這個我們也應該了解的,這個關於佈施差別,那我們現在曉得佈施的特徵是這樣,那麼怎麼策發我們,透過這個差別,我們如法去一一佈施,最後有一個關於佈施有一個簡單的說明,就是結論來說,當我們受戒的時候,是我們還在資量位,還是個凡夫。通常啊,我們這個要順便講一下,不曉得已經講過沒有,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分五個位次,資糧位,加行位,然後呢?見道,修道,無學道。無學道就是沒有再什麼好學的;這是成了佛,小乘就是羅漢果,什麼叫資糧位呢?我們要想真正修行,要積很多資糧,就像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先要很多準備工作,這個資糧叫福德、智慧等等。智慧就是認識,福德就是我們要辦那個事情,譬如說我們要到哪去?然後我們要積很多錢,這個就是福德,資量,怎麼去法,比如說到國外去要護照,要飛機票等等,認識這個是個智慧,前面我們所有講的這些東西,一路上面過來,都是集聚那個資糧,那麼到什麼情況之下,這個資糧位也分下品、中品、上品。
當我們透過了前面所說的,一路上來,如果是二乘,當出離心圓滿的時候,二乘出離心圓滿的時候,在資糧位,然後大乘發菩提心,我們會透過一個儀仇叫受願心,自願效學十方諸佛菩薩一樣的,學菩薩,這個叫願心,那是下品的資糧位,有了這樣一個願心,不是馬上就受戒,要好好地,把要學的戒了解,了解了以後覺得這個東西這麼好,內心當中生起很強烈的,決心要去學,然後去做的時候,能做得到,那個時候才去正受菩薩戒,正受菩薩戒,叫中品資糧位,這個我們大體上面要了解,這種情況之下,還都是凡夫位上面,到了受了菩薩戒以外,照著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到真正修。禪定智慧的是上品資糧位,了解了這個真實的內涵,加行,加行是一心一意,觀那個空性,就是般若,這個是加行,加行上四位,等到了正見道的時候,就是進入初地叫見道,見道以後呢?一地一地上去叫修道,現在我們剛剛受完了戒,我們還是個凡夫,雖然是凡夫,我內心當中有個目標,成佛,為了成佛,所以我要去行六度四攝。雖然我是凡夫,可是我的做法要像大地菩薩一樣。因為安立這個目標,所以自然而然願意很認真地,去了解怎麼做法呢?
所以才會親近善知識,去聽聞對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怎麼做法。前面講的這個道理以後,然後努力去做,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然後呢反過來,找如法地想辦法去破除它。如果我們這樣努力的話,不斷地慢慢慢慢地內心當中,能力、認識、福德、智慧等等都在增長。對這個應該感到慶倖,萬一我們做不到的時候,那個時候應該為這件事情而憂慮而慚愧,不是世間這些無謂的事情,這個我們應該了解,如果我們真正能夠這樣去做的話,現在雖然有點困難,可是將來到後來,愈來愈好,愈來愈好,到後來任運的自然就產生,這樣一來,這個菩提資糧很快的就圓滿,佛道就不遠。我們也看得見世間,各式各樣的人習性就是不一樣,特別是小孩子,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宿生的習性所使。因此對我們現在修行的人,了解了這一點以後,我們最最重要的眼前,就是想辦法去啟發,這個是最後關於佈施當中特別說明,那麼實際上這六度當中。剛才說的六種,六種殊勝就是說我們怎麼做呢?這六種殊勝跟每一度具有這個六度的精神。
下面我想再簡單的介紹一下持戒,持戒也是分成幾個條件,我就不細說了。持戒波羅密:一、戒的自性;二、趣入修習持戒方便;三、持戒差別;四、修持戒時應如何行;五、結攝個戒的自性,也就是說平常我們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氣,所有的身口意業,為自己傷害別人,現在要在這個上面要擋住它。所有關於傷害別人的行為以及它的根本,從內心當中想辦法,去了解這個錯誤去厭棄它,內心當中對這一件事情能夠如法的生起的那個,就是戒的自性。當這個心到最後究竟圓滿的時候,這是講內心來說,這個是戒波羅密,關於這一點戒部份就不細說了,現在我們講的主要的戒,中國流行的有兩個大乘的戒本,一個是梵網戒,梵網戒本,一個是瑜珈戒本,《瑜珈師地論》上頭的。這個《瑜珈師地論》的戒本,在我們漢地不流行,可是它有一個非常好的好處,是遵照著六度四攝的特徵。所以行菩薩道的人,很清楚明白的了解這個次第。太虛大師特別的推崇這本書。宗喀巴大師有個叫《菩提正道菩薩戒論》,我建義諸位將來有機會好好地看一下。
至少我們了解這個是什麼樣的內容,理論上了解了,將來對我們有很多方便,即使現在我們也可以慢慢的,就這一方面認識,凈除我們的罪障,集聚我們的資糧。下面我們就談忍辱波羅蜜,也分五點來說明它,一忍之自性;二趣入修忍之方便;三忍之差別;四修忍時如何行;五結攝。關於第四第五是佈施已經講過了,所以只要把前面三樣東西簡單說明一下。第一它的自性是什麼?平常我們說忍有幾種: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忍辱大概很多人都聽說過。生忍呢?就是有一些人來害我們,我們要忍得住。然後法忍呢?以種種受苦的這種方法,我們能夠安忍而不為所動,這個無生法忍我們了解,這個真正法的特徵,所以實際上面對外面來傷害我們,我們會嗔恨,然後呢?對佛法的特點不但嗔恨,而且自己內心當中,覺得我條件不夠,所以就嗔恨。還有內心的怯弱,對於這個無生法的法理呢?我們也不了解,所以內心當中更談不到這個好樂,這個就是三樣東西,它互相危害的,那現在忍辱波羅密是正對治這個幾點,透過了修這個忍辱,能夠把內心當中,這個三種狀態徹底的解除,這就是忍辱波羅密的自性,也就是說把我們內心當中嗔恨,嗔恚心,以及修行過程當中怯弱心,以及修行佛法,對法義的不了解,以及由於不了解而生不起跟法相應的樂,透過了修忍辱波羅密,能夠徹底的凈除,那就是忍辱波羅密的自性。那麼這個到什麼情況之下圓滿呢?
這個一樣的從內心上面來講,而不是從外面來講,假定外面來講,比如說忍辱,因為忍辱以後人家說下一次你就不會遇見什麼,不是外面沒有人來傷害你了,不是這樣。經論上面有一個很有趣的比喻,特別是《入行論》上面講,“惡有情如空”,這個世界上面壞的人很多像虛空一樣,“非能盡降伏”,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好的,壞的,要想完全把他們降服不可能的,那應該怎麼辦呢!“唯摧此忿心,如破一切敵。”主要的摧壞我們自己內心對這個眾生的嗔恚之心,當這心拿掉了,就等於把外面的敵人統統的解決,舉個比喻,就像我們現在大地上的,地上面都是沙石,刺這樣,我們希望造個皮,把大地包起來是不可能的,那怎麼辦呢?我造個皮把我的腳包起來,腳步包起來了我踩遍大地,就不會有任何影響,修忍辱也是一樣,把我們內心當中,關於前面這幾天徹底地能夠遮止,那問題就解決了,所以這個是忍辱的自性跟圓滿相。第二點用什麼方式,能夠策勵我們去修那個忍辱還是一樣。當我們了解修忍辱的殊勝利益,以及不修的他非常嚴重的種種過患,這個我就不細說了,不過我們現在不妨把過患分成兩點來看,一點眼前看不見的,另外一種眼前看見的。為什麼把眼前看不見的先說?因為這個過患非常大,通常情況之下,我們並不了解。特別是說這個嗔恚,不但是眼前生種種苦惱,內心當中不安,還有將來會墮落,嗔恚還有個最可怕的,會破壞善根。
所以經論上引用說《入行論》云:“千劫所集施,供養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催壞。”說我一千劫,那個時間非常長,非常長,然後積聚在佈施等這那些善根,供養佛菩薩,供養佛菩薩有無量功德,那一切的所有的善根,若要一發脾氣都摧壞破掉了,當然這個經論上面有不同的說法,說這個嗔恚的對像是菩薩,你才會這麼大的破壞力,普通人不曉得人家是菩薩不是菩薩,他菩薩不會寫在面孔上面,我們現在了解太多佛菩薩,都在這個世間,的確我們看不見,所以在這個上面我們要了解,這個非常嚴重的一個過患。所以對那個所嗔的對象,不管你知道不知道,然後呢?比如說我發了脾氣,他是不是曉得我發沒什麼關係,只要我內心當中發了脾氣了,這個就有這樣的力量,所以我特別講其他的過患就不去細說,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而眼前的這個過患,我們比較清楚,當心裏面一發脾氣的話,對不起,心這個心裏面就砰砰砰砰地跳,第一個是不寂靜相,晚上也睡不著,晚上睡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下,這樣,很多事情就來了,所以我們想做很多事情都做不好,也不必,以經論上面說的很多道理,我們就普通這樣,就可發看得見,所以當嗔心很大的時候,所有的眼前的事情,我想這個我們或者是自己,或者我們周圍看得見的,家裏邊發大脾氣,什麼樣的壞事情做得出來,乃至於嗔心很大的時候,會殺人,這是眼前的看得見跟看不見的,兩種非常大的過患,所以這個我們應該了解。
再說一遍,嗔恚有兩種非常可怕的力量。一個由於嗔恚使我們感惡報,感惡果,感惡果只有一世,還把我們以前積累的善根整個破壞。我們一定要了解嗔恚最大的過患,其他的不細說。再下面,我們談一談忍的差別,忍的差別一共有三種: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關於這個我想把最後一講,這個還有最後一講,在講結論的時候把這個講完,最後把結論再跟大家說一下,所以今天這一次就到這地方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