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六度與四攝
菩提行之實踐(二)
學佛次第講座
上日下 常法師主講
我們上面講到忍辱波羅密,忍辱波羅密的自性,以及怎樣修的方便講過。第三呢?忍辱的差別,也就是去修忍辱,所做所忍的對象來看,反正有人來傷害我們,耐他的怨害,還有呢?種種的痛苦,我們也能夠忍受得下,就是安受這個苦,末了呢?對法特徵的認識,諦察法,像我們看看,這個怎麼來思惟觀察。其實這三樣東西,是互相貪通的貫穿的,不過我們直接以一個特點來說。比如說今天有人來傷害我,從忍上面去看,叫做生忍。忍受這個人。說受那痛苦來說是法忍,安受那個法,然後從更深義來去看,那就是最後的一點諦察法。或者叫無生法忍等等。
現在我短短的舉一兩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有人來傷害我,我們怎麼觀察,透過觀察去忍受他,平常有人傷害罵我,我就罵還,他打我,打還。好像西方人有這個特點,我聽說在西方,如果一個小孩子打你一拳,你至少要還他一拳,再不然多打他兩拳,這樣他下次不敢打你。佛法跟它很不一樣,很遺憾佛法最高明的地方,大家卻既不了解,也沒有人真正把這個理論伸展開去。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是怎麼思惟,怎麼觀察的。我們首先去想,這個人來打我,他為什麼這樣,他自己能否做得了主,我們不妨從幾個方向去看,如果你真正去觀察,來打我們的人他可能也做不了主,為什麼做不了主,他在生煩惱當中。一個好端端的人,沒有什麼好理由,跑得來要跟你打,我想不會,也許說這個人神精病,神精病本身是一個病態,所以這個神精病者,到醫院裏去看,醫生不會跟他打架,我們既然了解了這個道理,他是失常,現在是被煩惱所使,他既然被煩惱所使,那在這種情況之下,那這種情況自然而然我們就會了解。
更進一步來說,他是被煩惱所使的,所以我沒有理由去嗔這個人,如果我勉強要嗔一個對象,應該嗔使這個人來打我的煩惱。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說拿石頭丟一隻狗,那個狗會追石頭。若聰明一點,不會去追石頭,應該追丟石頭那個人才對,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對於傷害我們這個人就不會起嗔心,應該忍耐。進一步來說,煩惱使這個人,我們是不是應該嗔那個煩惱,那我們去觀察這個煩惱,有兩個角度去看。第一個煩惱的本身,煩惱的本身,它就是一個惱人相。舉一個例子來說,火,火是會燒人的,你不可能叫火不燒人,煩惱本身是惱人相,它本身就是如此。反過來說,如果它不是主動的,是被動的。客觀的我們舉個例來說,火燒那個虛空,然後呢?這個虛空是站在那個客位,所以我不會去嗔。跟那個虛空兩個人打,過不去。所以不管你從那個方向去談,進一步來說,他為什麼無緣無故要來鬧我,是因為以前我跟他有業,既然有業,今天還他也是應該的。所以不管你從哪一個角度去看,如果真正的去思惟觀察,我們就能夠忍住。所以第一個,就能傷害我們的人來說,我不會跟他發脾氣。
第二個對這個傷害我們的法來說,我們也能忍得住。最後從整個的過程來說,當然我不說很深的,既然是業感緣起的話,那個特徵是什麼?性空。這個空是比較更深一層的,這裡我們詮釋到這地方為止。那麼它有很多告訴我們,怎麼去思惟的方法,再進一步來說我們也了解這個世間本身就是,所以一般來說世間嘛,本身就是苦因非常多,真正的快樂跟樂因非常少。那麼特別是對我們修行來說,除了人家的傷害我們,還有是因為業所感,還有一些事情呢?不修行不會有這個痛苦,修行才遇得見,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既然我們了解了這個特徵,只要你在輪迴生死當中永遠受苦,請問你必須修行的話,那這個對我們來說,就不是一個問題,我們不但不看他痛苦的那一面,而且看見他的好處的那一面,經論上面特別告訴我們,這個無苦無出離,是故應安穩。前面我們講出離心的時候,假定說沒有痛苦的話,覺得世間蠻快樂,何必要想辦法跳出乃至於發菩提心呢?所以說如果沒有苦,那出離心也沒有了,沒有出離心也就沒有菩提心,因此在經論上面,在很多地方就特別的強調,入行論上面就特別說苦有五樣功德。
那五樣的功德呢?簡單的說一下,五樣苦功德;一、除慢;二、啟厭離;除掉我們的驕慢心,苦這個不會驕慢的,自己覺得很痛苦的話,這個驕慢心就拿掉了。然後呢?啟發我們的厭離,啟發厭離心,苦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痛苦就不會。三、悲憫生死者;由於了解了苦,啟發了出離心,然後推己及人,策發大慈悲菩提心,所以這有苦第三個。四、羞惡;五、樂善;因為這樣的關係,了解了這個特徵苦,苦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求樂,樂的原因是什麼?所以使得真正的能夠對我們做壞事情,會感到慚愧羞恥,能夠免除掉。對於我們要修行增長功德,會推動我們努力的走上去,苦有這樣大的功德。因此前面很多就不細說了,我們自然就能夠安忍,何況我們無始生死以來,在生命的流轉當中,忙了很多很多事情,有沒有真正的意義,沒有什麼多大的價值。現在我們為了修行,要成就無上菩提,解決不但自己,而且一切眾生的痛苦。受一點點的小小的痛苦,豈不非常值得呢?所以經論上面特別說,本來這是一個死囚,要送命的死犯,現在給你少少加一點刑罰,你這個死囚通通免掉了,現在免掉的什麼死囚,無始生死輪迴解脫出來了,去受一點苦,有這麼樣的大的深遠的意義,豈不能夠策勵我們努力的從這一方面去走嗎?
忍辱,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它有一層一層非常清楚明白的說明。我建議各位同學好好的在這一方面去看一下,即便我們現在不能一口氣對境馬上用得上,當我們了解了道理以後,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遇見任何境界,將道理去一思惟一觀照,你馬上心情就非常平順下來,這一次即便沒辦法幫忙我們,對了境馬上產生很好的效果,下一次就不一樣,幾次以後,它會有很大很大的改變,關於忍辱就說到這地方為止。其他的修忍辱的時候,有六種殊勝跟六波羅密相應,乃至於到最後的一個結論,跟前面這個佈施一樣,六度都是一樣。
再下面我們談精進,精進是精進波羅密多,我這是簡單的說一下,精進的自性是什麼樣?是說對我們善所緣,現在精進就是它有兩個特點。第一個呢?我們做的是善凈的事情,非常強悍,不怕一切困難的去做,這是精進的特徵,有很多人做事情,很認真做壞事情,這不叫精進,精進是一個善法,我們所緣的是善法,那所緣的善法對一般人來說,都是蠻辛苦的,不習慣的,而在做這一個善法當中非常勇悍,不怕一切的這種特徵,這個是精進的定義,也就是它的自相,上面這些今天就不細說了,不過有兩句話特別的說一下。經論上面告訴我們,“資糧善中,精進第一”。
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要做兩件事,凈除罪障,積聚資糧,真實說凈除罪障,也是一種資糧,這是說好像我現在要想辦法去工作賺錢,可是欠了人家債,賺來的還掉了,不能不說我沒有賺,所以在我們做這件事情當中,這個資糧善方面,精進是第一重要,六度當中哪一度都需要它。雖然它每一度都涵攝六度的,可是各有各的特點。所以特別的說明,反過來說呢?這個煩惱的根本,煩惱實際上的根本有很多。不精進是煩惱的助長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所以煩惱獨本,所謂懈怠。假定我們懂得精進的話。那個煩惱一定能夠解決得掉。否則懂得很多道理,如果不努力的話,一定沒有用。所以這個地方策勵我們,不是懂得很多,不是能說善道,而是說了解了以後,策勵自己努力去對治,這個地方我們稱它為精進。那麼再下面呢?就是靜慮,靜慮波羅密多,或者我們叫禪定波羅密多,那麼它也只是簡單的講一下它的自性,就是對善所緣,心不散亂,心一境性,對所緣的一點都不流動,貫注在上面,一動都不動,這個是靜慮的自性,其他的就不細說,那麼最後呢?就是六度當中的般若波羅密多。這個般若密多也就是,我們這個十二講當中的,所謂空正見,那為什麼叫它空正見呢?正見就是正確的對事情的真相的認識。那個時候這種智慧所見到的一切是性空緣起,這個就是諸法的實相,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稱做實相。就它見解來說,叫做空正見,那麼關於這個,我們也用幾點來說明它。
般若波羅密多(慧);一、慧之自性;二、生慧之方便;三、慧之差別;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五、攝義;般若波羅密多這個定義:所觀事能揀擇法,此是說通達五種明處等慧。對我們所觀察的事情,能夠善巧的抉擇,抉擇是非等等,它真正的特徵,使我們能夠通達真正要觀的對象,總結起來通達五種明處,那麼五明,內明就是主要的講佛法,為什麼修佛法講內明呢?這個是向裏邊看,真正的探索問題的中心,這個解決了,外面的一切都了解。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這個五明實際上也可以涵攝現在世間的所有的萬事萬物,那麼這個智慧,我們也可以從這個地方,它的自性分為兩種。一個呢已經悟入的這個智慧,一個是沒有捂入的智慧。沒有悟入的是因,然後呢悟入的是果。沒有悟入的智慧,就是聞思之慧。在我們因地當中,從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說聞慧思慧,修相應的那就是已經悟入的,前面是資糧加行位上的行者,後面的就是地上菩薩,乃至於佛果。
二、生智慧之方便;1、思惟生慧功德;2、末生之過患;我們正確的了解了這個,把主要的精神,主力就放在策發自己學智慧去。總結起來,有了這個智慧以後,能夠斷除我們一切的煩惱,這個煩惱在這裡,我們分兩大類,一個叫做斷煩惱障,一個斷所知障,我們為什麼稱它為煩惱障呢?因為有了煩惱,有了煩惱以後,使得我們流轉生死,障礙我們不能得到涅槃,不能跳出生死輪迴,所以這個叫煩惱障,這個煩惱就是障礙,還有一個所知障,因為煩惱的關係,所以使得我們對事相,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障礙我們所了解的所知障。因為這個煩惱使得我們流轉在生死當中,現在透過修學般若波羅密多,使得我們斷除這煩惱障,因此我們能夠跳出生死輪迴。第二個透過修學般若波羅密多智慧一度,使我們斷除所知障。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發了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這個因就是前面一路上來,最後使得我們得到了這個智慧以後真正從生死軟弱回當中自己能夠解決。
然後呢?而且懂得所知障懂得所有的問題,怎麼幫助別人。所以發了菩提心以後,前面行的種種方便,然後得到最後的結果。這個都是真正的智慧的無上功德,除了這個以外呢?實際上我們細細的來說,這個太多太多,現在只能說總結的把大綱說出來。智慧是眼前的,是後來的,所有一切的功德的根本。平常我們說六度,它跟六度之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係,平常我們說,“五度如盲,六度如導”,彼此間各有各的功效。如果說前面這個五度沒有智慧作引導,它像個盲人一樣,所以六度是最好的引導者,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是單單六度就好了嗎?這個也不行,平常我們說一個比喻。一個人眼睛看不見,一個人是腳不會走動,那兩個人合作,就可以從火宅裏跳出來,所以五度跟這個六度,這個前面的五度跟第六般若之間的關係,其次呢?我們談,比如我們修道的時候,如果細分當然很多道諦。這個道諦細分,我們可以分成它成為說三十七道品。我們所有應該修的,都離不開這個,三十七道品從四念處開始,觀身不凈,觀受是苦,四念處。然後呢?所謂四正勤,四無畏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個等等,這個裏邊除了這個四正勤以外,四正勤純粹是談精進,純粹談精進以外,
其他的三十七道品當中,或者主要的根本都是慧,比如四念處,它主要的都是講慧,其他的五根,五力等等,那最主要的還是以智慧為根本,比如五根。五力,信,精進,念,定,慧。信是信得過你講的道理雖然我親自證得,還沒有達到。也就是說我沒有親自證得可是你這個道理對,我信得過你,這個本身是有智慧的。我所信的智慧,由於這樣叫做精進。念、定、慧、最後是慧。就是剛開始的叫根,到最後呢?產生了力量叫力。那麼七覺,八正,真正中心都在智慧,所以這個智慧本身是有這樣的一個特點。那麼除了這個以外呢?說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如果說智慧沒有的話,那五度都弄不起來,還有呢?平常一般人來說,我們要想修很多,平常好像是違背的,但是有了智慧,不但不相違背,可以互相增長,在這個地方舉個例子來說明它。這個例子也就是說,我們修行必須要的,就是說轉輪聖王,在轉輪聖王的位置上面,他能夠積聚很大的資糧,而不受種種的尖欲的染污,靠什麼?智慧,也就是說我們修四無量心,所謂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那個慈無量就觀察一切的有情,然後呢?當我們觀察一切有情的時候,產生很強大的慈悲之心。看見那個有情,都是非常的可喜,如果說我們看見一個親人很歡喜的話,自己內心當中,哦,這種平常的感情情緒相應,但是這個有了智慧,佛菩薩修的時候,他就不會被這個東西所雜染,反過來悲心所緣的是苦,當我們緣到種種痛苦的時候,哇,這個生起心厭離,乃至於叫我們真正去深入的時候會害怕,但心不為所動,
靠什麼?智慧,修喜無量的時候,因歡喜心會散亂他能夠安住,修舍無量,實際上的舍,就是一切都好像不捨,但他卻能夠在這舍無量當中行種種善法。不管是正面負面哪一面,要想同時雙修兩種功行因我們看起來都是矛盾的,有了智慧,他可以同時進行,更重要的實際上我們真正要想積聚的資糧要方便,所以福德是一種,然後呢智慧,深見兩個同時很平均的互相攝持的增長,這個就是要智慧,這個都是智慧的建立,都是智慧的功德,這一點我們了解,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慧,所有這些東西都得不到。五度前面的佈施,持戒等等也就不談。我們了解了智慧的功德跟過患以後,會推動我們,很認真的跑去修行。那麼現在呢?我們了解它,那個愚癡的因是什麼?普通一般人,所以不能得到智慧,我們現在了解了要去學,它的根本的原因,我們一定要把它找到,所以在這裡特別的告訴我們,愚癡的因,說由於我親近惡友非善之人,這個惡友不是說跟我們吵架,跟我們打架,然後呢?大家一起去亂來,吃迷幻藥,不是,除了這個善知識以外,在這地方都歸入這個惡友,這一點在修學修法上面,我們要把這個定義弄得很清楚,還有呢?
這個對外頭來說裏邊呢?懈怠,懶惰,貪睡眠,這是一種狀態,還有不歡喜思惟觀察,因為智慧本身就是很深細的的抉擇事情,思惟觀察,要憑藉的就是很多經論,所以他也不歡喜,也不了解大乘的經論,乃至於很多增上慢,說增上慢的未知謂,以為還不懂,以為自己懂得了,還沒得到以為得到了,所以這個是增上慢,還有呢?有幾個比較嚴重的,上品的邪見,錯誤的邪見,現在世間,這一點是非常的普遍,再不然呢?反過來內心當中自己,也還是一種慢,叫卑劣慢怯弱啊,這個我不行啦,他不願意去親近有智慧的人,這些都是愚癡之因,我們了解了這個,反過來應該從親近,恭敬善知識有智慧的人,然後呢?隨自己的力量,盡心盡力的想辦法求多聞,就這樣,有這個了解了以後,我們才可以善巧的思惟,把握住了中心,再去修行,才能夠產生我們所要的,這一點我們要真正的把握住整個佛法的中心。所以經論上面說,這整個聖道貌岸然的命根,什麼?能夠抉擇是法非法的智慧,而真正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因,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因,是能夠對經論,這個經論重要,這個經論要很正確的經論,通常說叫無垢經論。對這個經論要勤求多聞,我們為了得到這一個特點,所以必需要親近善師,親近善友。
親近善師我們才能夠以我們普通的凡夫認知很少,有限的時間能夠得到這個,無垢經論當中最重要的經義。我們因為親近善友,然後呢?在這種情況之下才能夠,經過互相切磋琢磨的思辯它裏邊的內涵,這兩個都是得到智慧無上正因的主要的原因,所以簡單的來說道次廣論上面特別的告訴我們。得智慧無上之因:1、對無垢經論勤求多聞;2、以種種教理善巧的成立。換句話說這個是聞思,可是想達到這個,必須親近師友,這一點我們應該了解。為什麼在這裡特別的強調呢?因為現在很多修行人,不修就不談,很多修行人說這個是不要的,這是非常可惜。修行而不要正確的認識,那修什麼呢?所以這個才是我們平常說的,盲修瞎練,對個人來說。對整個時代來說,說未法,其實這個因都是我們種在我們自己手上。所以我們現在了解了以後,儘量從根本上面要去下手,所以在這裡很強調的。就告訴我們說,我們有幾個特點要把握住。第一個呢?親近善知識,然後呢?要能夠好好的持凈戒,清凈的凈戒這個是基礎,然後呢?勤求多聞,聽聞以後呢?認真的思惟,而這一方面是這樣做,一方面呢?至誠懇切的去懺悔,祈求佛菩薩,能夠這樣去做。把以前自己做錯的錯誤懺悔,現在我們需要努力的積聚的話,那麼這樣積累下去,種的都是圓滿的因,沒多久也許我們很快就可以把我們以前欠缺的都能夠把它一一的把它補足。那個就是策發我們修智慧的方便。下面簡單的說一下慧的差別它有三種:
三、慧之差別:1、通達勝義慧;2、通達世俗慧;3、通達饒益有情慧;所以勝義通常我們另外有一個名字叫真諦。世俗慧叫能夠了解俗諦,真俗的圓融通常在我們漢地,天臺有稱他為中諦,這個我們就不談,那麼拿這個東西幹什麼呢?去幫助別人,去饒益一切有情。這個是慧當中的差別,那麼現在這個地方,所修的方式還是跟以前一樣,最後呢下面有一個結論,這個結論稍微要簡單的說一下。我們真正要成就無上佛果,它需要兩樣東西:一個是方便為上首的大悲,一個是智慧為上首的空正見。那麼這二樣東西呀要互相均等互相攝持,這兩個互相均等,互相報攝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經論上面說,菩薩如果修行這個要方便攝慧,慧攝方便,如果通達了這個也就走對,不能通達這個就走錯。因此裏邊有一個很有趣的一個故事。前面已經了解了說,五度如果沒有般若相攝持,這個像盲人一樣,我們根本不可能把前面的五度,你可以佈施,但是絕對不是佈施波羅密,把持戒也不是持戒波羅密,對這個般若的真正的特徵,是要用在跟它攝持的時候,如果單單這個那是不行,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所以關於這一點這二者當中,要怎麼樣的很均勻的攝持,這裡就不細說,如果我們不能把握住這點的話,或者你走上的空是斷滅空,根本走錯了,最好的即使你對空有一個正確的體驗,得到的結果是二走,最後還是後悔。而佛真正出世的根本意趣,是在究竟一佛成,這個前面已經簡單的說過,在這裡呢再短短的說一下,
要想得到這個非常重要的,要得到圓滿的資糧。為了要得到圓滿的資糧,我們必須要透過前面的聞思修這個次第,如果我們努力的這樣去做,眼前勤求多聞,依法持戒的增上,將來不大困難,自然的生生增上,就能夠使得我們不斷的向上,乃至於成就無上菩提,前面是總結簡單說明,從發菩提心一直到六度,這個是所有要想成就佛道的根本。我們現在又有密教,密教如果真正的了解,他上面的很多修的方面不談,可是密教的根本是什麼?發菩提心,然後積聚資糧,顯密是二個完全根本一樣的,如果這個沒有的談密教,那都是空話,我們前面曾經說過,如果說不了解這個佛法的中心,不在菩提心上面下努力,以為今天我學特別是這個密,說即身成佛灌個頂頭摸摸,就成了佛了,那這是對我們很大的一個誤解,在這裡順便一提。關於這個六度簡單的介紹完了以後呢?下面順便把那個四攝說一下:
四攝:(1)佈施;(2)愛語;(3)利行;(4)同事。這個佈施的內涵跟前面佈施波羅密大體一樣,不過前面的佈施波羅密,它重心是為了拿掉自己內心當中的慳貪,而成就一切舍心,這個重點。現在四攝當中的佈施,為攝受菩提眷屬,先把我的東西人家需要的給他,因為給了他以後攝受了眷屬,我們可以告訴他怎麼去修種種的善行,所以佈施是令他一方面歡喜,一方面無所缺乏,由此能夠修行善法,當他接受了,歡喜了,聽著你走了,那個時候就要告訴他修行,因為告訴他修行所以就愛語,這愛語本身有兩個方面,第一個呢講的話本身語氣,語詞,語氣柔和。語言的內涵本身很順理成章,重要的講的內容是正法,讓他了解正確修行的方法。所以佈施下面是愛語。愛語以後呢利行,利行是怎麼一回事呢?
當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以後,還要如法去修行,因為如法去修行,才能夠得到真正我們所需要的利益,最後一個同事,同事是說當我們談到修行的時候,我們也要跟他一起去做,一起去做,假定說你告訴他了道理叫他去修,特別是修行,修行要克服很多障礙,修行要忍受很多痛苦,修行要啟發很多大的精進的力量,等等。所以儘管他聽懂了,歡喜了,這個利行以後同事本身很重要,如果說我們真正照著去做,他也會感受曉得它怎麼做法,曉得的確有這個好處,他也願意跟著我們做。要不然,我們不做給他看,他覺得咦他怎麼自己不做呢?所以不但是佛法裏面強調這個,而且世間來說,儒家孔老夫子有二句名言,“身教則以,言教則訟。”說你嘴巴上在告訴他這樣,這論就是言字旁一個公,大家吵架你跟我講你自己呢?你只為講別人,諸如此類,可是如果你身體力行的話,他從,他就跟著你去,所以我們真正要去幫助別人的時候,必須要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那這個裏邊還有其他的,在這裡就不再細講。透過這樣慢慢去實踐,於是從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先成就自利行。乃至於成就利他行,當最究竟圓滿的時候,所有的問題通通解決,所以在這個地方呢?我簡單扼要的把道次第的整個的內涵最後講到這個地方為止,在這裡有幾點哪,我們應該稍微注意,這個聽起來,這個內函上面,的確是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要修這麼多難行的苦行,平常如果我們以眼前的狀態來看,一看這東西,通常會這樣感覺到這麼難呀?
通常情形碰到這種情況就擋在這裡了,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要懂得幾個基本的原則,這幾個原則前面都已經講過,因為他本身是沒有退路的。我們之所以不能上去的原因是怕苦,這個精進一度裏邊,說得非常清楚,我們精進沒講,現在實際上呢?因為你怕苦不向前,然後無量大苦等在這裡。生死轉回是不是無量大苦,結果你永遠苦。現在你了解了道理,你只要肯去做的話,雖然會有一點苦,可是漸漸習慣了以後,而且能夠得到非常大的利益,再說在六度當中最後一個,結論當中說如果我們眼前不修,那永生都始終停留在這裡,佛這個果他不會到那個時候,你睡覺睡到那個時候,自己掉下來,你天亮的時候就成了佛。不會,必須自己去修行。乃至於在自他換當中,特別告訴我們,困難不應退,皆以修力生。我們常常知道了這一點,然後?一步一步的漸漸的努力向上,自然而然會對這件事情,就有一個解決的時候,那麼這一次,所以簡單的來說明。因為對目前正是末法的時候,大家對這些事情,都完全不了解,雖然因為這個世間的苦惱,所以常常說這個苦啊,我們要想跳出生死輪迴,可是講完了以後,真的要去修行方便,一點都不知道,所以至少經過這樣簡單的說明以後,我們大概有一個簡單的了解,這也就是說,我這一次所以來講的,跟大家談的,最主要的這個原因,把這個原因簡單的說一下。第一點呢?我在這裡跟大家介紹的也就是說,非常簡單,但是比較扼要,因為佛法內涵深廣無瑕,絕對不是我們短短的十幾個小時能夠講得完的,再說就是有時間,以我自己的條件,我了解的素質也非常有限,絕對不敢在這裡各位面前班門弄斧。這是自己以前從小的時候,我印象很深,我十二歲,周歲,中國年齡算十三歲,我就聽先父告訴我要學佛要做和尚,所以內心裏面一直對它有很深的好感,摸二三十年摸不到路,最後終於找到了這樣一條明確的路,所以內心當中非常歡喜。這樣一方面呢?對自己的錯誤也可以說懺罪,一方面也許有很多跟我一樣遇見這種困難,我介紹給大眾,這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呢?
像今天這種情況,世間大家都很忙碌,在忙碌的時間當中,我們又了解佛法以後,的確非要照佛法這樣走上去,在這樣時間又這麼忙,對我們又這麼迫切,如果說東碰一點西碰一點,浪費很多時間,這對我們實在是無從談起,大家做世間的事情,尚且非常講究效率,那何況我們現在修學佛道,難道佛法沒有這樣的,有次第的內涵嗎?是有,只是我們不知道。基於這個原因,我願意把我所學過的,特別的講《道次第》介紹給大眾,那麼不過這裡我要說明一個事實,我儘管介紹給大眾的是道次第,可是我介紹給你們這是道次第的綱要,所以只能當常識看,就是說我介紹你們的《菩提道次第論》這本書,這個不能當常識看,所以我們學佛法有二種,有一種叫佛學綱要,然後呢另一種佛學概要,乃至於成佛之道這都是常識,你學了以後,了解佛法有些什麼,你要憑這個來修行不可能,可是《菩提道次第論》,不管是廣論,略論,乃至於三主要道,如果你得到善知識的指授去學的話,它是個教授,也就是說你憑著這個,你要去修行,他能夠給你所要的一步一步增上,乃至於最後究竟成佛,這兩個差別很不一樣,很不一樣,當我們把這些問題一一都解決了以後,到最後得到什麼結果呢?那麼這個結果就是佛果,最後剩下來的,是把佛果在這裡向大家簡單說一下,這個佛的果有種種非常殊勝的功德,通常我們就說講起佛的功德,說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悲、三念處、四德處,乃至於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無邊,我們在這地方,隨便介紹幾樣東西。
這地方只介紹兩樣,十力、四無所畏,它有十種力量,那麼哪十種力量是什麼呢?
(1)是處非處智力,處就是合理,非處就是不合理,那麼這個是處非處智力主要的是講什麼呢?就是講的因跟果,什麼的業因感什麼的果報,當你造了善業就會得到樂果,如果造的不是善業造的惡業,要想得到這個樂果,這是不可能的這叫非處,所以它是是處非處智力,世尊對這個所有的這個因緣果報的必然關係,能夠普遍知道,究竟圓滿,絲毫無缺,菩薩等等也知道,可是並不圓滿有缺陷,所以第一個是處非處智力。
(2)知過去現在末來業報智力,說我們一切眾生,在三世輪迴當中,過去,現在,未來。什麼樣的業感得什麼樣的果,世尊普通徹底知道,這是第二個。
(3)知諸禪三味解脫智力,我們現在要想得到解脫,一定要禪定得到三味,那麼修三味的時候,他有各式各樣的世,出世等等,而世尊對所有的一切禪定,自在無礙。他完全親自驗證過,深、淺、次第等等怎麼修法,證得什麼樣的狀態,只有佛對這個能夠究竟圓滿徹底知道。
(4)知諸根勝劣智力,我們眾生的根性種種不同,有的人好,有的人不好。然後呢?這樣的根性,將來得到的果報是大是小,世尊徹底知道,因為知道這個,所以世尊告訴你,一看你修什麼法,你照著去修就成功了。我們平常的人不知道,告訴你這個法修行不成功,因為不了解這個特點。
(5)知種種解智力,就是說,勝解欲樂善惡情況;
(6)知種種界智力,是種種的種性差別,然後比如說,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這個是貪心,修不凈觀,這個嗔心,眾生應該修什麼?這些世尊徹底究竟圓滿。
(7)知一切至處道智力。佛對不管是有漏、無漏,種種的內涵徹底知道,所以曉得那個人修什麼,可以到哪,是這樣,所以有漏道、無漏道,涅槃道等等,這個世尊徹底知道。
(8)知天眼無礙智力;這個天眼無礙,就是說生死輪迴當中,他未來到哪去,然後呢,去的時候長得好,長得醜,聰明笨這什麼原因,世尊徹底看見,看見未來的。
(9)知宿命無漏智力,宿命就是以前的,反過來,反推以前,知一切眾生的宿生,一生,兩生乃至於無量世以前的種種的宿命,徹底知道。
(10)知永斷習氣智力。通常我們這個羅漢叫漏盡通,習氣就是煩惱,由於這個使我們流落生死,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呢?那所有的一切習氣,二乘只斷煩惱,煩惱的習氣沒斷,唯有佛煩惱的所有習氣徹底解決,沒有一點點餘剩,所以說永遠不會再感得生死的輪迴,對這個道理能夠徹底的了解,這個佛的十力。
最後講的。四無所畏有四個。(1)一切智無畏;(2)漏盡無畏;(3)障道無所畏;(4)盡苦道無所畏;這就是佛的四無所畏,簡單的說一下。說一切智就是世間智,種種的各式各樣的妙智,佛在大眾當中說我是一切智人,不管有任何人來提出任何的難問,他自己因為徹底通達,他絕對不怕,而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第二個說漏盡智的話,漏就是煩惱,在生死輪迴當中,這個佛自己說我已經斷盡諸諸漏。談這個問題。第二個說漏盡智的話,漏就是煩惱,在生死輪迴當中,這個佛自己說我已經斷盡諸漏。談這個問題時也一樣,不管人家來提出種種的難問,因為他徹底真正的解決,所以對這個問題他無所畏。第三個呢,障道無所畏,唯有佛能夠看見哪一個是障聖道,哪一個是不,有人也提出難問外道等等,佛能夠解說通達無礙,內心當中絕對不會有一點持礙,最後一個說,盡苦道無所畏,就是滅盡一切苦的聖道,那麼佛,世尊亦復如此,能夠徹底的解決,那就是佛真正的功德,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好,那這一次呢到這地方,算究竟圓滿!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