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09飲食知量者~ 05007墮諸惡趣 - 福智福至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福智福至的部落格
作家:婦好
文章分類
    Top
    04909飲食知量者~ 05007墮諸惡趣
    2021/11/03 05:15:56
    瀏覽:122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論之本文——p. 04909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法。p. 04909

     

    紀錄——

    飲食知量者:(四種資糧之三)飲食知量的部分。【《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姓地第一〉】:「云何於食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謂具四法:總共有四個原則。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繼續闡釋四種應修資糧當中的第三種,也就是飲食知量,如何注意飲食可以從四個原則觀察:一、非太減少;二、非太多食;三、相宜而食、消化而食;四、非染汙心中量食。

     

    論之本文——p. 04909

    非太減少,若太減少飢虛羸劣,無勢修善,故所食量,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

    p. 04910

     

    紀錄——

    非太減少:所吃的量不能太過於減少。

    若太減少飢虛羸劣:如果吃得太少,會導致飢餓、虛弱、疲憊、營養不良等過患。羸,音ㄌㄟˊ,疲憊。

    無勢修善:沒有力氣修持善法。

    故所食量:所以所吃的量。

    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應該要能夠維持到第二天進食的時間以前,不會因為飢餓而引起損惱(為準)。損惱:「言損惱者。即於諸受不可樂故。」又【《瑜伽師地論》卷五〈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二〉】:「復有八種損惱一飢損惱。二渴損惱。三麁食損惱。四疲倦損惱。五寒損惱。六熱損惱。七無覆障損惱。八有覆障損惱」故飢損惱乃〈本地分〉中所云八種損惱之一。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飲食知量的四法之一:非太減少,大師開示食量太少的過患,並且開示食量參考標準

     

    論之本文——p. 04910

    非太多食,若食太多,令身沈重,如負重擔,息難出入,增長昏睡,無所堪任,故於斷惑全無勢力。p. 04911

     

    紀錄——

    非太多食:不可吃太多。

    若食太多:如果吃太多的話。

    令身沈重:會感到身體沉重。

    如負重擔:就好像挑著重擔一樣。

    息難出入:呼吸的氣息出入不易平順。

    增長昏睡:(並且會)助長昏昏欲睡。

    無所堪任:(以致於)無法成辦事業。

    故於斷惑全無勢力:所以對於斷除煩惱方面,完全沒有助力。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飲食知量的四法之二:非太多食。大師開示吃得太多的過患

     

    論之本文——p. 04911

    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依飲食起,諸舊苦受,悉當斷除,諸新苦受皆不生長。p. 04912

     

    紀錄——

    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飲食知量四法之三)相合宜的才吃,易消化的才吃。

    按,【《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三〈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出離地第三之二〉】云:「若復說言為當得樂。由此顯示消已而食及食所宜。」據此,理解其義為「消化完了再吃,而且要吃相宜的。」

    依飲食起:由於飲食所引起的(諸舊苦受與諸新苦受)。

    諸舊苦受悉當斷除:過去的種種苦受全部將可斷除。

    苦受「謂於六塵違情之境而有逼迫之苦,是名苦受。」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受合稱為三受,不苦不樂受又稱捨受。

    諸新苦受皆不生長:種種新的苦受都不會產生。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飲食知量的四法之三:相宜而食,消化而食。不同於前二法說的是過患,這段本文所開示的是勝利

     

    論之本文——p. 04912

    非染汙心中量食者,謂不起眾罪安樂而住。p. 04912

     

    紀錄——

    非染汙心,中量食者,謂不起眾罪安樂而住。

    非染汙心,中量食者:(飲食知量四法之四)以未受染汙的心,吃適中的量。

    謂不起眾罪安樂而住:也就是食已不會生起種種罪業,而且能夠安樂而住。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飲食知量的四法之四:非染汙心,中量而食。大師開示若能以清淨心受用適當的食量,就不會造作種種罪業,而能安樂而住

    ………………………….

    論之本文——p. 04912

    又於飲食愛著對治者,謂依修習飲食過患。過患有三,由受用因所生過患者,謂應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為齒所嚼,為涎所濕,猶如嘔吐。p. 05001

     

    紀錄——

    又於飲食愛著對治者:另外,還要對治對於飲食的貪愛執著。

    謂依修習飲食過患:也就是要從思惟飲食的過患著手。

    過患有三: .受用因所生;二、由食消化所生;三、由求飲食所起。

    由受用因所生過患者:(第一種是)由受用而引起的過患。受用,在這段本文中指享用(飲食)。

    謂應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對治這一過患)應該思惟任何再精緻美妙、色香味俱全的食物。

    為齒所嚼:經過齒咀嚼。

    為涎所濕:經過唾液潤濕(之後)。

    猶如嘔吐:(其實)跟嘔吐出來的食物沒有兩樣。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如何以非染汙心而食,就是要對治對於飲食的愛著,也就是教誡行者要思惟飲食過患。飲食過患有三種,這段本文開示第一種過患,即由受用因所生過患,大師教誡行者對治這種過患,應該思惟任何山珍海味,經過咀嚼和唾液潤濕之後,其實跟嘔吐出來的穢物沒有兩樣。

    文者按,透過這樣的思惟,斷除愛著美食的欲念。

     

    論之本文——p. 05001

    由食消化所生過患者,謂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後夜分,消化之後,生血肉等,諸餘一類變成大小便穢不淨,住身下分。此復日日應須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p. 05002

     

    紀錄——

    由食消化所生過患者:(第二種飲食過患是)食物消化後所引起的過患。

     

    謂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後夜分,消化之後,生血肉等:也就是說,應該思惟所吃的食物,過了中夜或後夜,經過消化作用以後,(有一部分)會產生血肉等。文者按,產生血肉也就是食物經過消化變成營養的意思。

    諸餘一類變成大小便穢不淨,住身下分:其他沒有消化的部分則變成大小便這類的穢物,貯存在下半身。

    此復日日應須除遣:(不但)這些穢物必須每天淨除。

    及由依食生多疾病:(而且)還因為所飲所食而引生種種疾病。即所謂「病從口入」。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第二種飲食過患是因為消化而引起的。開示行者必須思惟食後未能消化變成穢物,以致於每天必須除遣,而且還會導致疾病。

     

    論之本文——p. 05002

    求飲食所起過患,此有五種,由為成辦所生過患者,謂為成辦食及食因,遭寒熱苦,多施劬勞。若不成辦憂憾而苦,設若成辦,亦恐劫奪及損失故,發起猛利精勤守護,而受諸苦。p. 05004

     

    紀錄——

    由求飲食所起過患:(第三種飲食過患是)由於追求飲食而引起的過患。

    此有五種:這過患又可分成五種

    由為成辦所生過患者:(第一種是)由於為了獲得飲食而引生的過患。

    謂為成辦食及食因:也就是說,為了獲得飲食,以及為了具足能獲得飲食的因素。

    遭寒熱苦:以致於必須忍受嚴寒或酷熱的苦。

    多施(ㄑㄩˊ)勞:並且必須付出許多辛勞。劬 「音ㄑㄩˊ,勤勞、勞苦。」

    若不成辦憂憾而苦:如果得不到的話,就會生起憂慮遺憾之苦。

    設若成辦:如果得到的話。

    亦恐劫奪及損失故:又由於擔心遭到搶劫和其他損失。

    發起猛利精勤守護:所以積極地精勤守護。

    而受諸苦:因此遭受種種的苦。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第三種飲食過患是由於為了獲得飲食所引起的過患,這類過患又可分成五種,即一、為成辦所生;二、親友失壞;三、不知滿足;四、無自在過失;五、從惡行生。這段本文開示由為成辦飲食所生過患。

     

    論之本文——p. 05004

    親友失壞者,謂由此故,雖父子等互相鬥諍。不知滿足者,由於飲食愛增長故,諸國王等互相陣戰,領受非一眾多大苦。p. 05006

     

    紀錄——

    親友失壞者:(第二種是)親友失和的過患。

    謂由此故:也就是由求飲食故。

    雖父子等互相鬥諍:即便是像父子這種至親關係,也會為了飲食而起衝突與爭執。

    不知滿足者:(第三種是)求飲食不知滿足的過患。

    由於飲食愛增長故:因為對飲食的貪愛執著無止境。

    諸國王等互相陣戰:以致於國與國之間互相打仗。

    領受非一眾多大苦:遭受種種眾多大苦難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這段本文闡釋求飲食而起之第二種和第三種過患。

     

    論之本文——p. 05006

    無自在過失者,諸食他食者,為其主故,與他鬥競,受眾多苦。從惡行生者,謂為飲食,飲食因故,三業造罪,臨命終時,憶念其罪,追悔而死,沒後復當墮諸惡趣。p. 05007

     

    紀錄——

    無自在過失者:(第四種求飲食所起之過患是)無自在過患。

    諸食他食者:所有吃別人的飯的人。文者按,食他食者,亦即受雇者或被人使役者。

    為其主故:為了他的主人的緣故。

    與他鬥競:與別人衝突競爭。

    受眾多苦:因而遭受許多苦楚。

    從惡行生者:(第五種求飲食所起之過患是)由惡行所引起的過患。謂為飲食、飲食因故:也就是說,為了飲食與飲食因的緣故。

    三業造罪:以致於造作了(無數的)身業、口業及意業等罪業。本文若作三門造罪時,則理解作身口意等造作(了無數)的罪業。

    臨命終時:在面臨死亡的時刻。

    憶念其罪:想起了這些罪業。

    追悔而死:死的時候感到後悔。

    沒後復當墮諸惡趣:死了以後又一定墮入三惡道當中。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求飲食而起之第四種與第五種過患。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