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泉中尊寺月見坂的半山腰,極目四望,日本東北第一大河北上川,迤邐流向東北方,旁邊東北本線的軌道,與國道4號交叉,劃出一道優美弧線,雖天氣不是頂好,天空時見陰霾濃雲,偶而還飄些雨絲,但眼前風景依然如畫。
人間四月天,乍暖還寒時節,我們來到岩手縣的平泉町,中旬前後也是日本東北各地的櫻花祭,各處櫻花名所都擠滿遊客,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來平泉的主要目的,卻是參訪世界遺產的「中尊寺」,一座建於12世紀,以佛教西方淨土概念,所建造的寺院,更有著馬可波羅「東方見聞錄」中所謂的「吉班黃金之國」,傳說金碧輝煌的日本黃金屋;平泉現在人口不到一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但12世紀時,曾盛極一時,人口達10~15萬,是當時日本僅次於國都平安京(京都)的第二大城。
岩手縣一帶的日本東北地區,古稱奧州,奧在日文中有裡面、深處之意,江戶時代著名俳句詩人松尾芭蕉(1644-1694),所著的「奧之細道紀行」,是日本文學及文化上的重要資產,其中的奧卽為奧州,奧之細道即奧州的小徑之意;相對於政治中樞的京都、鎌倉,日本東北在那個時代仍屬於邊陲地帶;「落武者」是日文中,指雙方對陣中被打敗的武士,他們知道一旦落入勝利者之手,很可能被處以極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選擇拋棄家人,遠走他鄉,亡命到勝利者勢力到不了的偏遠地方,苟且偷安,這些逃亡武士聚集之地,被稱為「落武者村」,當時遙遠偏僻,蠻荒未開的平泉,無疑是「落武者」的最佳選擇。
在日本的平安時代(西元794-1192,唐德宗貞元十年-南宋光宗紹熙三年),藤原家族稱霸奧州,藤原氏一般人會想到當時朝廷權傾一時的攝政藤原道長(966-1028)家族,奧州藤原氏是該家族的一個分支,在權力鬥爭中失敗,被流放到邊疆的貴族;奈良時代(710-794,唐中宗景龍四年-唐德宗貞元十年),日本東北發現黃金,後來也跟北宋進行黃金交易,倉廩日實,初代領主藤原清衡(1056-1128),11世紀末遷居平泉,厲精圖治,平泉在其祖父孫三代,歷經百年經營下,12世紀時,各地人口湧入,成為當時的第二大城;為了紀念長年爭戰中逝去的亡靈,以當時流傳的佛教淨土宗教義,將平泉打造成一座佛都,1108年建造象徵西方淨土的「中尊寺」,自京都延攬手藝高超的工匠,以金箔、夜光貝等珠寶鑲嵌寺中的「金色堂」,展現精湛工藝,見證繁華的一頁歷史,平泉也因此被稱為「金色之都」。
後來奧州藤源氏第三代的藤源秀衡,庇護了日本歷史上最有名的落武者,也是最有名的悲劇英雄,現在仍備受日本人愛戴的源義經(1159-1189),其同父異母的長兄,是創立鎌倉幕府(1192-1333,南宋光宗紹熙三年-元文宗至順四年)的源賴朝;源義經曾力助其長兄,在平氏及源氏兩家的長期征戰中,立下汗馬功勞,但或許功高震主,兄弟日有嫌隙,終至反目成仇,源義經遭其長兄及幕府追殺,最後逃到其16歲起,曾待過多年的平泉,再度投靠藤源秀衡。
但好景不長,鎌倉幕府持續追殺,文攻武嚇,奧州藤源氏對源義經的庇護,內部也分裂成正反兩派,傳到第四代的藤源泰衡時,抵擋不住鎌倉幕府壓力,決定討伐,最後源義經在其住處自盡;源義經出奔奧州,最後魂斷平泉,其家臣為保護主人,也發生不少忠義感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例如黑澤明電影「踩虎尾的男人」,著名的「弁慶立往生」等;源義經死後不到半年,藤源泰衡亦為部下所殺,奧州藤源氏百年基業,到此灰飛煙滅,嘎然而止,平泉亦迅速沒落,令人唏噓。
五百年後的江戶時代,日本俳句大師芭蕉翁,1689年五月來到平泉,看到中尊寺的宏偉華麗,及藤原氏百年治理下,平泉所留下的輝煌事蹟,不禁詠嘆「長夏草木深,武士留夢痕」,對金色堂的金碧璀燦,也留下「綿綿梅雨摧殘萬物,唯有光堂依然璀燦」俳句;平泉也是芭蕉翁「奧之細道紀行」最北端,轉向西行之點;像現在是先進國家的澳洲,早期也曾是英國流放重刑犯的地方,部分澳洲人的祖先,其實是更生人,平泉的歷史,其實是失敗者所寫下的傳奇,令人讚嘆。
▲人間四月天,櫻花怒放,從中尊寺半山腰的月見坂往東北方眺望,視野良好,日本東北最大河北上川,蜿蜒迤邐而去,儘管天空雲層很厚,風景依然秀麗。
▲照片上所見鐵路是窄軌,跟我們台鐵相同的東北本線, 由東京到盛岡,高鐵則稱青森新幹線,是另外路線,另外所見公路,則是類似我們省道的國道4號,由東京至青森,日人對「四」一般並無忌諱,日本高速公路則稱自動車道。
▲中尊寺在岩手縣平泉町,搭青森新幹線由東京到平泉約需140分鐘。
▲金色堂秋色,照片上所看到的其實是「覆堂」,即在原金色堂外,為免黃金等寶物被破壞,所加建覆蓋保護的建築,但是在金色堂完成後150年才興建。
▲▼金色堂是在樑柱及佛像表面貼金箔,顯得金碧輝煌而得名,2011年,中尊寺以「平泉文化遺產」,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金色堂內禁止拍照,這兩張照片是中尊寺網站所下載,金色堂事實上是奧州藤原家四代的陵墓,金碧輝煌,工藝精巧,令人讚嘆。
▲▼▼中尊寺本堂(上),已顯得有些老態,庭園內樹齡不小的松及櫻花(下及下下)
▲▼中尊寺本堂大門(上)及中尊寺全圖。
▲▼中尊寺的讚衡藏(上,即寶物館),阿彌陀堂,和堂前盛開的古梅(下)。
▲白山神社(上),這裡是日本傳統能劇的重要劇場,每年春秋兩季,寺中僧侶會演出所謂「能劇」;能劇是日本一種介於商業表演與祭典之間的表演藝術,在低沈的吟唱歌聲中,演員帶著面具演出,動作緩慢,氣氛神秘優雅。
▲中尊寺另一側山腳下的大池跡,像其他淨土庭園,考古學證實這裡最初有個120公尺長70公尺寬的水池,遣跡中也找到蓮花種子,並復育成功,令人不禁讚嘆種子的生命力。
▲▼從山下走上金色堂、本堂途中的修竹及參天古樹;兩旁古樹夾道的是月見坂,坡度不小,古樹樹齡可能都有2~3百年。
▲寺內的弁慶堂,弁(音同變)慶原是僧兵,後成為源義經的家臣,一路伴隨其出奔奧州,最後為保護其主公,身中多箭喪命,仍站立不倒,阻卻敵軍,忠義感人,而有「弁慶立往生」傳說,弁慶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代表人物。
▲平泉中尊寺金色堂一旁,日本俳句大師松尾芭蕉塑像,竹杖芒鞋,風塵僕僕模樣;1689年陰曆五月,芭蕉翁在其奧之細道壯遊中,來到中尊寺。
▲中尊寺金色堂一旁的芭蕉翁句碑,「五月雨の降り残してや光堂 (連綿梅雨摧殘萬物,唯有光堂獨傲立)」,芭蕉翁當時用的日文,也像中文的古文或古詩詞,頗為艱深。
▲中尊寺的山腳,有碑文說明,平泉是芭蕉翁,在「奧之細道記行」中最北端折返點;碑上也刻有芭蕉翁名句:月日は百代の過客にして、行かふ年も又旅人也(日月乃亙古之過客,而流轉歲月亦只是旅人);很有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的意境。
▲▼離中尊寺不遠,平泉另一個藤原氏所建的佛寺毛越寺(上),同樣以淨土理念建立,也有象徵「廣闊無垠,一切都美好的地方」的淨土庭園,園中有一個名叫大泉池的水池(下),毛越寺最初的規模,比中尊寺還要大,後毀於祝融。
▲水池是淨土庭園的重要元素,在京都宇治,由平安時代權傾一時的攝政藤原道長別院,改建成的平等院,1053年創建,也有一個水池,平等院的淨土庭園,是日本的典範,平泉毛越寺的淨土庭園,明顯有平等院的影子。
日本的景色一貫素淨典雅,您鏡頭中鮮少遊人,不知是否等人潮散去才拍照所致?
我覺得您好用功好誠懇在寫部落格; 把旅遊景點的時空背景(像上次紐約和北港的天空步道對照篇) 介紹得清清楚楚的....我下次去您介紹過的地方心裡都會有個底知道要看什麼? 寫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