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上【成人學習與教學】第二次作業 - 吳小玟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吳小玟 的部落格
作家:吳小玟
文章分類
    Top
    108上【成人學習與教學】第二次作業
    2021/01/04 16:32:18
    瀏覽:286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空中大學108 學年度上學期 科目:成人學習與教學 作業次別:第二次作業

    面授老師:楊滿玉 班別:ZZZ001 學生成績:94  作業作答僅供參考

    一、解釋名詞 (每小題 5 分)

    (一)布魯克菲爾德(S. D. Brookfield)所歸納三種「教師角色」

     一、藝術家:

    這比喻指教學的角色中之創造性、革新性、即興性(improvisation),以及敏感性。他們顯現一種不管標準模式的範例行為,而偏好使用的理論(theories-in-use)的傾向。使用的理論是依脈絡而產生的想法,其所採用的行為、技術與食物是反思某些群體在特殊的情境下的決定。

    二、促進者:

    在成人教育學術領域中,教師作為促進者獲得相當大的認同,尤其在自我導向學習和成人教育學(andragogy)概念中廣為接受。學習的促進者認為他們本身是學習的使能者(enablers)、資源,而非說教的導演(didactic directors)

    三、批判分析者:

    批判分析者(critical analyst)概念懷疑促進者的非指導性及其協助學習者達到自我實現的觀點。主張教師的任務是對於目前的思考、覺察和行為提出另類想法,並去促發批判地檢視價值和不加批判的類化的假設。

     (二)認知學徒制

     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學習者在工作場所(真實的社會情境與生活在這個行業的文化脈絡中),透過觀察、模仿、實際參與和教學者不斷地指導、回饋等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方式,建構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此法類似『實習』,但更強調教學者扮演的協助者角色,教學方法有:示範(modeling)、教導(coaching)、鷹架支持與淡出(fading)、闡明(articulation)、省思(reflction)和探索(exploration)

     (三)問題導向學習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這種具有行動研究性質的教學方法,透過網路做資訊的傳遞與討論,更能建構教學的精神。

     (四)形成性評量

     形成性評量關注教學歷程,是一種持續進展的,並用來取得可以改善課程和方案的回饋。

    形成性評量也可以在課程進行的不同時間點,提供給學習者了解自己的學習情形。

    因為這樣的工具可以幫助學習者對於自己擅長或者需要改變的地方『有感』。

     (五)教學倫理

     根據《韋氏大辭典》,『倫理』定義為『符合社會上之道德標準,或是面對某一種專業的行為標準。』『倫』指的是人倫關係,偏向於人與人的正常恰當關係行為,至於『理』則是遵守的規範或律則,倫理就是人與人相處互動時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與行為規範。

     二、布魯姆將學習目標分成哪些領域?它們與教學方案規劃有甚麼關聯?

     依布魯姆的分類,學習可略分為三種領域:

    認知領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領域(affective domain),及動作技巧領域(psychomotor)的學習

    認知領域包含的幾乎是一般傳統認為的學習內涵,例如對某一名詞的記憶、對概念的了解、運用原則以解決問題,或對別人所陳述之想法的分析。這些屬於智性層次得過程,都屬於認知領域的學習。

    情感領域的學習則包含價值、態度、信念、情緒、動機,及興趣等的學習或培養。

    動作技巧領域的學習則與身體的表現、展演有關,例如體育中各種運動技巧的學習、舞蹈中各種肢體動作之發展,乃至第二外語之學習、歌唱、發聲、語調、表達情感之技巧等,均與動作技能的學習有關。

     在教育領域裡,方案目標隱含著『改變』的期待,包括個人、組織,及社區、社會的改變。

    個人的改變包括知識的獲得、技能的建立,及個人價值信仰的檢視。

    組織的改變可能是建立新的政策、程序及工作方式;社區、社會的改變可能是讓社區、社會不同部分的成員能以不同的方式回應他所處的世界。

    卡傅雷拉批評說,雖然改變是教育方案預設的目標,但多半課程的規劃、設計並未將改變的落實─學習遷移這件事規劃進來。

     三、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的關聯為何?成人的學習動機會有哪些特質?

     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的關聯:

    學習動機一般被認為與學習成效息息相關,亦即當動機愈清楚明確時,學習成效往往較具體可見。但動機雖是心理學領域裡重要的概念與現象,它也是抽象、不可見的。除非透過語言的表述、交談、行為的觀察始能掌握。

    學習與人的生命相始終,學習亦涵蓋人生的所有面向,學習動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學習動機是學習行為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驅力』,沒有學習動機可能再好的課程或教法也是枉然。

    動機之所以重要部但是因為它增進學習,也因為它是學習的中介(mediate)及一種學習的成果。亦即,愈有動機學習則學習成果愈好,也愈會激發進一步的學習動機。這印證了先前腦神經機制的說明:學期待或學習成果的獎勵愈大,則循環動力愈大。

     成人學習動機特質:

    成人與小孩的學習動機有許多不同,洛克斯基(2008)就其個人之教學經驗認為,責任與累積的經驗與學習是最顯著的差異,也是這兩者最顯著地影響成人的學習動機。他認為責任是成人學習動機的基石。任何文化要求成人為其行動負的責任都大於對小孩的要求,重視責任的社會價值也讓能力、效能持續成為成人參與學習的原動力。

    洛克斯基(2008)觀察成人的學習動機,認為相對於兒童,成人在學習動機上有以下特質:

    1. 以與自身的關聯性作為興趣的最終標準。
    2. 教具批判性及對自己學習價值的判斷較有自信。
    3. 對於不能確保其價值、實用性,及協助其達成目標的學習較不願從事。
    4. 學習中需要老師的尊重,而且對這一點較敏感。
    5. 欲積極地在工作及生活情境中測試哲學。
    6. 學習中有意識地欲盡可能運用以前的經驗與學習。
    7. 欲將新的學習與他們的生活角色(如父母、工作者)作結合。

     成人也期待學習能帶給他們『成功』。這樣的目標不斷地影響他們,因為『成功』直接或間接代表他們的能力。如果他們無法經驗成功或甚至期待成功學習,學習動機通常就下降。雖然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成人卻會在學習過程中找尋成功的指標。

     四、教師如何透過(一)批判性分析(二)概括性分析(三)規範性分析,以建立或釐清教師個人的工作哲學?

     為建立個人工作哲學,必然要分析個人的教育/教學信念。亞伯斯提出三種途徑。

    一、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

    指成人教育者嚴謹地檢視其工作上的作為可包括以下各項:

    1. 確認假設:

    確認各種活動報告、政策宣言、方案計畫,及文書中外顯的和隱含的假設。之後,並可發現個假設之間彼此的矛盾。確認假設之後提問,有助於教育者對實務和各種書面材料有更深刻的理解。

    1. 澄清定義:

    定義有很多種,如科學性、約定性(stipulative)、描述性及計畫性(programmatic)定義。

    科學性定義指來自科學研究的結果。

    描述定義一進一步描述一個現象的各種層面,以協助讀者了解該現象。

    計畫性定義指某些事情應該怎麼做,陳述了活動的方向。

    1. 尋找隱喻:

    隱喻(metaphor)是透過陳述另一件可用以比較的事情來描述某件事情,讓我們從已知進到未知的認知方式,已很快地確認某件事情的特性。

    1. 檢視口號:

    口號重視的是一個概念的情緒意義,亦即強調其情緒感染說服的意義,難免有幾分誇張;檢視口號要了解口號所要表達的正面或負面的觀念與態度。

    1. 提出問題:

    問題可包括:有關澄清概念的問題,可使用典型的個案和爭議性個人以澄清概念。

    包括形上學(metaphysics)、認識論(epistemology)或價值論(axiology)的問題。

    形上學關心的是實在(reality)的問題。

    認識論關心的是關於『我們如何知道』的問題,包含探究各種知識的來源和獲得知識的過程。

    價值論關心的是價值的問題,包含倫理學(ethics)與美學(esthetics);前者關心對錯、好壞,即可欲(desirable)與不可欲(undesirable),後者關心創作和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美醜。

    1. 檢視推理:

    推理在哲學上通常稱為邏輯;邏輯關心的是思考的操作本身。在邏輯的討論中有兩個常用的語彙:論證(argument)和謬論(fallacy)。論證只產生結論的一連串推理;謬論指錯誤的論證,亦即推理過程某些地方是錯誤的。

    在檢視推論時可採用『非正式的邏輯』程序如次:

    (1)是否有個論證?在此,論證被定義為一組產生結論的前提。某些聲明(statement)並非論證,因為它們包含事實和數據、情緒上的訴求,以及趣聞,而沒有獲致什麼結論,或者呈現結論但沒有提供如何獲得結論的辯證。

    (2)論證的前提為何?支持該結論的主要的想法為何?

    (3)結論為何?

    (4)論證適用哪種形式呈現?演繹法或歸納法?

    (5)支持的資料是否足夠?

    (6)如果是採演繹法的論點,是否提到相反的立場?如果是用歸納法,是否有遺漏的個案可能與結論有所矛盾?

    (7)是否有共同的謬論?包含透過個人的攻擊、訴諸傳統、使用情緒的語言,及因果的不一致等。

    (8)前提是否是真的?是否有事實的資訊和其他證據用以支持前提的正確性?

    (9)你認為關於這論證的過程和內容的正確性為何?

     二、概括性分析(synoptic analysis)

    指藉由省思不同學門的觀點,找朱另類的信念與價值觀點。

    在檢視文獻尋找訊息和啟示時,應注意以下的原則:

    1. 看到超出自己專門的領域。
    2. 關心所得到的訊息和成人教育的關係。
    3. 坦然面對非理性以及理性的訊息。
    4. 理解到知識是片段的,雖然彼此間有其關聯性。
    5. 理解到沒有人能夠全然客觀,實務工作者會更認識自己本身。
    6. 覺察到其他學門借用概念可能產生的問題,因此要比較借用的那些概念和成人教育背景脈絡的異同。
    7. 設法隨時保持整體性的意識,儘管有時候可能僅關注在某些部份而已。

    概括性分析還可藉由現象學的取向(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進行,意指始於某個成人教育情境,而非從文獻中找訊息。現象學已盡量有意識地經驗到的直接之方式探究,並描述現象,而不用理論解釋其因果關係,並且盡可能從未被檢視的成見(preconceptions)和假設中跳出。

    六個步驟如次:

    1. 描述現象,含事實、感覺及印象。
    2. 尋找多重觀點,不僅注意『什麼』,而且注意『如何』。
    3. 尋找所經歷的事件、活動或現象的本質,以及其和結構的關係。
    4. 建構意義,聚焦於某個現象的結構如何形成在我們的意識當中。
    5. 暫時不作價值判斷。
    6. 解釋該現象。

    透過前面步驟反思獲得的豐富的訊息,之後設法從我們的反思當中得到意義,從可觀察的、表層呈現的意義進入深一層的意義。

     三、規範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指重新評估我們從先前的批判分析及概括分析檢視的信念與價值。

    所分析檢視的是關於未來的方向與行動,嘗試回答『應該是怎麼樣?應該如何做?』可根據以下的原則進行:

    1. 不要猶豫提出聲明,表示應該如何做。
    2. 規範性聲明比需基於仔細分析情境、對相關情境的了解,以及對相關文獻的知識。
    3. 避免陷入接受別人的哲學信念成為自己的。

    上述三種分析途徑並非為線性的關係。因應個人的持續成長與發展,教師必須要重新檢視他們的基本原則。

    回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