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九天堂上福音留—耶穌
2015/07/24 08:23:24瀏覽1501|回應0|推薦80

林秋梧(1903-1934),證峰法師

 (2015 歲時與風土/民間信仰類)

九天堂上福音留

*

耶穌——林秋梧

基督寒村一細民,甘將熱血在成仁。

可憐不見自由死,惟有流傳真理新。

 

林秋梧另一首「耶穌」詩:

疾呼平等造潮流,身供犧牲覓自由。

十字架中魂魄杳,九天堂上福音留。

 

【作者】                               

林秋梧(1903-1934),臺南人。就讀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傳播林獻堂等刊行《臺灣青年雜誌》。1921年赴日結識蔣渭水,加入「臺灣文化協會」。1925年返臺,研究佛學與西洋文化,社會瀰漫民族主義思潮,參與文化協會巡迴演講。1927年離開,與開元寺住持得圓法師論佛法而感悟師,遁入佛門,法號證峰。同年四月,深造東京駒澤大學。他反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倡宗教改革,反對普渡迷信風氣。1934年肺結核辭世。著作見「中道」、「南瀛佛教」、「臺灣新民報」及「赤道報」等刊物。「真心直說白話註解」、「佛說堅固女經講話」短篇為代表作。

【詩說】

本詩為七言絕句,選自《臺南新報》第 7980期(1924510日)。

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方正教、新教,教義上大略前二者重聖經及歷代聖徒著作言行,後者專奉聖經為權威,儀禮組織各派不同,共同基礎是聖經舊約及新約。基督教信仰一神,依據聖經,上帝、耶穌、聖靈三位一體,耶穌是第二位格,謂之聖子。耶穌三十歲傳道,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拯救人類於罪惡,宣揚上帝愛世人福音,信者得平安喜樂及永生。耶穌傳福音三年餘,因言行多不符當時猶太傳統教義,被控判處釘十字架死刑,完成上帝差派降世救贖的目的。《新約聖經》記載,耶穌死後三天復活,向門徒顯現、升天,未來將榮耀再來,審判世人。

凡此諸說,信者恆信,不信者視為神話。

林秋梧此二首詩二十一歲寫就,正值日據中期,尚未深究佛學。之前僅有長老教會在臺宣教,爾後有真耶穌教會傳自中國大陸。初期日本對基督教尚有好感,發展甚快。後來日本政府干擾教會,雙方時生衝突。日本在臺後半期極力推動臺民皇民化,教會抗拒,迫使臺南神學院關閉,臺灣教會公報停刊,許多牧師、信徒入獄。日據時代,封閉山地,不准宗教人士上山傳教。

以「耶穌」為題二詩,語言明白如話,並不出奇。每首強調「自由」前首敍述有關基督的聽聞,耶穌為打破階級差異,提倡人生而平等,得罪猶太教定罪釘死於十字架。

耶穌以一介寒村小民卑微身分,寧願灑熱血、受折磨而犧牲,只為解救世人於罪,精神不凡。人身不得自由而死,真是可憐!此「可憐」字,有憐惜感嘆之意。然而真理畢竟流傳人間。另一首大致相同,提出耶穌為人類爭平等,十字架上魂歸九天,留得福音長存。

作者推崇耶穌殉道精神,對基督教並無其他評論,既不似丘逢甲疑慮臺灣人因盲目信洋教而喪失傳統文化,也未明白贊成或反對基督宗教。既然敬佩耶穌的高尚情操,何以自己竟選擇佛教?由他二十二歲開始研究佛學與西洋文化,拜開元寺住持得圓法師為師,皈依佛門成為證峰法師的歷程看來,必然十分心儀又神會領悟佛理要旨,覺得自己較適合信奉佛教而獻身傳揚佛法。後來他倡導改革,反對民間普渡奢靡風氣,足見注重純樸自然的内在修持涵養,不推崇外在絢麗的華美鋪張。

林秋梧為僧或許亦不得不然因當時日本僧侶控制臺人的民俗信仰留日可提高僧人地位。受教於日本禪學泰斗忽滑谷快天博士,「苦志勵學,日限二飯」,送報、送牛奶工讀,生活清苦。其兩首七言絕句反映心境。〈客感〉「獨坐憂時激欲垂,僧衣作客有誰知。孤燈冷雨黃昏後,遠笛聲聲繫我思。」及〈偶作〉「行腳扶桑路八千,覺來無佛亦無仙。人生五十吾將半,悔不當初學定禪。」在異鄉困頓之時,覺仙佛亦不存,甚至曾有「悔不當初學定禪」之想。

林秋梧三十歲出頭即病歿。他是熱血青年,其〈贈青年僧伽〉七言絕句「菩提一念證三千,省識時潮最上禪;體解如來無畏法,願同弱少鬥強權。」正義感強烈,富於入世精神。說:「菩薩行就是以活於正信的自己為基砥,而圖謀社會人群的幸福根本目標在於建設地上的天堂」以為佛所謂極樂世界,即現世快活的社會。鼓勵僧侶重視現實,致力有益社會實務:「省識時潮,順應天人,…怎能偏重來世的淨土,而忽略現實的臺灣?」

林秋梧認為僧侶應負社會教化之責,指出:「今日僧伽,岐於禪講之論,混於頓漸之辯…而大乘佛法,則為之不振矣!」又以不能警世救民的僧侶等同『高等乞丐』與『寄生害蟲』。七十五年前之語,仍如暮鼓晨鐘,鏗鏘入耳。

短短一生中,他具神職人員、文化人及社會運動者多重角色,有近百篇宗教、政治、社會、文化等評論及創作。他參加舊詩社,作舊詩以明志,也白話文。宗教觀前衛積極,不與社會脫節。

信仰途中,或許機緣遭逢,加上悟覺根慧,每人不同,所循路徑未必如一,很難勉強。

以儒家思想為文化主幹、在中國土地上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宗教形態,多少受儒家思想關於道德理想與道德踐行關係思考的影響,而引發宗教與世俗關係的嚴肅探討,將眼光投向現實社會和人生,關注現世苦難、喜樂,致力追求當下離苦得樂的平衡心境,發揮個人才具潛能,創造生存價值,期望能度過有意義的一生。

儒家思想開啟流傳中國宗教一種特別的入世情懷,對已傳入又經「中國化」的佛教,影響和作用似乎較大。這也可能是儒家文化傳統成長之下的知識分子較易接近佛學的原因。

一般人信教多半並不探究太多,唯「信」而已,不必有疑。尤其基督教篤信一神,聲稱只言接受,便能「得到」平安喜樂永生。教徒凡事以聖經為準,所有解答俱存一經。

信仰洋教,某些人很容易進入而毫不遲疑、五體投地、全然接納。有些人思前想後,總是難以踏入。

孝悌忠信是中國道德核心要素,祭祖為紀念懷恩追遠的表達方式,民德歸厚之所繫。中國士大夫祀孔,表示尊敬。傳教士以反對拜偶像為由,禁止祭祖祀孔,且民國以前儒生若不敬孔,不能接受功名或官階,更令信徒自絕於家庭和社會。因此,當年利瑪竇傳洋教時,祭祖祀孔「似乎是無法克服的障礙」。於是他確立適應中國文化思想的傳教路線,其附儒、補儒、超儒理論,成為其他傳教士在中國活動的主導路線,推行本色化,最特別的是配合當地禮儀風俗,寬容以對。

民國以來,雖無科舉時代功名仕進的顧慮,但長久祭祖祀孔風俗觀念仍然存在。利瑪竇考究祭祖祀孔沿革,認為祭祖是中國人維持孝道的習俗,為教育後輩而非為祈求祝願。祀孔亦同,純粹出於尊敬,感謝傳下崇高學說以立身行道,並使讀書人得功名。所以權宜解釋,兩者「並非崇拜偶像,純粹禮節而已,應該包容。」他的彈性説法,爭取較多洋教信徒。

哲學家看宗教,另有宏觀視野,卻也相當理想化。唐君毅以為,真正至高無上之宗教意識,應包含視聖賢豪傑祖先等如神者。牟宗三肯定超越理想的天神」(絕對精神)與崇拜聖賢豪傑祖先的人格神」(絕對精神之化身,通體是一純精神之人格)。崇拜耶穌因他通體是德愛,純粹是精神,一如我們崇拜聖賢豪傑祖先。「假若我們真了解『人而神』及『神而人』之所以,則聖子可以是一,亦可以是多。而我們崇拜超越的天神,並不妨礙崇拜聖賢豪傑及祖先。反之亦然。惟隔離而偏執的宗教,才以為兩相妨礙。」隔離的宗教,本質上獨立自成,其宗教可得特定意義。但執著一邊而妨礙其他,宗教精神未至於充其量,乃宗教上之罪過。

現代宗教要與現實人生徹底連結,成為健康的心性修養與社交活動,才有存在價值及廣大地盤。以往佛教予人的印象,是僧侶個人潛修,和世間距離稍遠,今日講求與社會融為一體,推行「人間佛教」,有制度有方法,有助於鼓勵貢獻才智、發揮心力,實踐推己及人的大愛,建設理想和諧的社會。基督教能席捲世界,造成強大的影響,宣教方式與教會組織、入世的許多福利民衆作為,都是可資借鏡的優點。

參考 

基督宗教在臺傳教史    ——簡鴻模

生命的學問     —— 牟宗三

利瑪竇本色化策略初探  ——伍偉亨   刊於iQuest

臺灣革命僧-林秋梧    ——李筱峰,1991  望春風文化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26477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