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乾坤吞吐歸劫數—地震歌
2014/06/15 12:57:59瀏覽14851|回應5|推薦105

http://blog.sina.com.tw/wwuu/article.php?entryid=620513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切過校園及運動場的車籠埔斷層、毀壞教室等921地震遺址

http://blog.xuite.net/zuluchen/formosa/28343564   台中霧峰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位處斷層帶的霧峰鄉光復國中操場, 有三分之二面積被擠壓凸出, 約有一人高

我家霧峰光復新村對面數十公尺處, 光復國中運動場及校園

***

地震歌並序 ---林占梅


(道光戊申(1848)仲冬,臺地大震,吾淡幸全,而彰嘉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未刻也。)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頃刻釜甑欲破裂,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扶老攜幼唯奔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驚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
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
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恍魂飛越。
開眼偷視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
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少選大地始漸平,相顧人人成土色。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老者無策少者難,從此夜眠心不安。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藏其間。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
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
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
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作者】

林占梅(1821-1868),字雪村,號鶴山,淡水廳竹塹(今新竹市)人。祖籍福建同安。墾田經商,辦理全臺鹽務,富甲一方。 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艦數犯基隆,倡捐津米防費以禦侮,得旨嘉獎,以貢生加道銜。二十四年彰化與嘉義漳泉分類械鬥,募勇扼守大甲溪,絕其蔓延並行勸阻。咸豐三年(1853)林恭之變,臺灣、鳳山俱亂,奉旨組團練保衛地方。四年,小刀會黃位據雞籠,助官軍平之,以克復功,加鹽運使銜。同治元年 1862)戴潮春起事,召勇禦敵,出家貲數十萬兩為餉糈,與官軍戡定大亂,加布政使銜。毀家紓難,保障北臺,功勞不少;而忌者搆陷,後為佃戶林南山等所累,被控,竟以憤死(相傳吞金箔而死),論者惜之。占梅多才藝,工詩書,善繪畫,精音律,家有潛園以延接文士。著有《潛園琴餘草》八卷及《潛園唱和集》等。

---以上取材自臺灣歷史人物小傳

全詩語譯:

天氣晴朗的中午,悠閒食罷漫步前堂的廊屋。隱約聽到雷鳴,又好像狂風來、波濤起。
濤聲過耳,心中猶疑,突然驚詫棟樑居然能移動。頃刻間,炊具震動將要破裂,霎時身體如籠篩搖晃不定。
廄馬嘶叫跌倒,犬吠不休,即使腦筋清楚的人,此刻也遲鈍了。悲風慘慘,天昏地暗,晴空驟然變色。大家扶老攜幼急忙奔走逃命,真似喪家狗無依無靠。
更有人住在動搖最厲害的高樓,欲下不得,焦慮茫然。情勢危殆,勇氣全失,驚慌失足魂魄也難回。
心神不寧如同熱鍋蟻,兩腳好比受繩索羈絆,不聽使喚。
窘迫逼急之下憂愁門戶太狹宰,攀爬之時不覺窗櫺斷落。
彷彿遇到虎狼,又如碰觸毒蝎,精神恍惚魂飛天外。
開眼偷視但見一片模糊,只聽得細微連續的雜音。千家萬家屏息靜默,設法逃避隱藏。
不久,大地漸漸平定,人人相顧,面色如土,餘悸猶存。等到地表不再晃動,踏穩腳步,眾人欣然開口,一時喧噪聲四面傳來。
老者苦無對策,年輕的也不明所以。從此夜眠心不安,不知災難何時又來。
東南地形雖有缺口,但是地無縫隙,豈有妖物藏身其間作怪?應是緣於天地吞吐之氣,然而世人怎知原因呢?
幸好淡水還安全,可憐嘉義彰化遇地震而成廢墟,如同墓地。
地震天災既然已經發生,消息不明,只能歸於生命中注定的災厄。
寫完這首長歌,心中轉愁,驚魂猶未定,筆端亦柔弱悲憫。
此情此景不忍回想,自身微小隨沉浮,也是無奈。真希望能有傳說東漢費長房的神仙「縮地」法術,便可居樂土而免除煩憂了。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柒冊。
林占梅〈地震歌〉詩序記載道光二十八年(1848)仲冬,彰化與嘉義大地震,有千人左右慘遭壓斃。兩年後道光三十年(1850)暮春,又有兩次嘉義大震。他 以七古書寫地震慘狀,觀察仔細,感受深刻,描述詳實,令人怵目驚心,不忍卒讀。一般敘事詩容易流於平鋪直敘、板滯無味,林占梅駕馭文字功力高,用字準確而 不累贅,狀物寫象,生動鮮活,悲憫之心亦自然溢於行間。

此詩逐步描摹地震災難始末,環境與心境的變化反應,種種情狀。首先表明地震發生十分 突然,民眾一時驚駭,匆忙慌亂的逃匿,惶恐莫名。序中提及「城屋傾圮…人畜喪斃」之慘。詩裡寫盡災變時的人心行為樣貌,對天災地震的茫然,甚至有「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藏其間」的疑惑。「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卻是作者的自問自答。最後不得不承認人的渺小及無能為力,只能夢想「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雖然明知不可能實現。

詩中一句「世人那得知其故」,顯示眾人並不確知地震緣故。清代統治下的臺灣,科學常識依舊缺乏,民間 有些臆想傳說解釋,或認為關乎統治:相信地震起於治臺失當;或出於自然地理天文:如大風雨後、打雷及彗星出現等。植物出現異象時譬如「刺桐不開花」;或以為有週期性:如歲逢「庚子」、「辛丑」地震容易出現;或認為傳說有理:如巨鱉翻身、地底火山等。或附會兵災:如荷蘭為鄭成功所敗、鄭克塽降清、朱一貴民變起兵時,曾發生大地震。還有人相信地震代表上天對人的賞罰。直至1897年才開始用科學儀器來觀察地震動態。
地震災難使人生命財產家園盡失,無論何時,都是慘絕人寰的悲劇。臺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活躍區,自古地震頻繁,平均每年大小地震超過四千個,其中有感地震可達二百餘個。

從小至今,經歷多次地震,幸好都是小震,還沒回神,一會兒就過了。
沒想到數十年來芮氏規模7.3、最恐怖的、造成傷亡及財物損失為近百年來臺灣最大的九二一大地震,竟然發生在父母所居住的臺中霧峰光復新村。當時我不在場。聽到父母提起,房屋劇烈震動,院子圍牆倒塌,屋內牆壁龜裂。對面只隔一條道路的數十公尺外,便是光復國中的運動場和游泳池,路表處處可見巨大的隆起與凹陷,震盪呈多層浪形的曲線。整個校舍東倒西歪,完全被毀。
九二一大地震前一個月,我與小女在光復國中體育室打乒乓球,不料次年我由海外返回,透過二樓玻璃窗,只見操場的滿目瘡痍。在光復國中旁邊觀看,處處地裂、路凹凸,破瓦碎礫,斷垣殘壁,一片廢墟,悽慘蒼涼。據說因震後斷層錯動、校舍倒塌、河床隆起等地貌保存完整,正在策畫於原地建立地震園區。我們經常散歩走動的光復國中運動場,因為地殼變動大擠壓拱起大約有一個人高的巨形波浪,竟是九二一地震的經典照片。
慶幸的是父母住的老舊宿舍只是圍牆塌下,房屋並未震垮,牆壁有許多裂痕,屋頂會漏水,但是比起在如此生命攸關的大地震,對街五十公尺處陷於大斷層裂縫裡而有重大劫難, 這邊住戶還能僥倖存活, 毫髮無傷,就是老天特別保佑了。在停水斷電期間,政府和民間救援團體都來關心,迅速協助,倍覺溫暖

老建築不再整修,其實已經根基鬆動,並不安全。夏天午後多雷陣雨,漏水情況麻煩,我在光復新村時,趕緊幫忙拿水桶臉盆,盛接破漏天花板流下來的雨水,有時連下幾天,雨大時更加忙碌。倆老居然又在那兒待了好多年,民國九十八年二月光復新村收回,才徹底遷出。
2001年2月13日,地震博物館完工,正式定名為「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保存地震原址、記錄地震史實,並提供社會民眾及學生探求地震知識、號稱全球難得一見的自然科學活教材,深具紀念及教育意義。
於是霧峰光復新村我家門口地震博物館成了觀光景點。週末假日,一輛輛遊覽車載客前來參觀,停在前面的路上,小販兜售紀念品和土產。車聲、音樂擴聲器和談話聲夾雜,一向清淨的山邊,頓時熱鬧起來。不過幾年,熱潮退去,博物館似乎清寂些了。
九二一大地震後,台灣面臨地震的態度逐漸成熟積極,瞭解地震的發生及因應。不僅只關注於人、物受創及撫卹重建,也注意古蹟維護及災難記憶的傳承。
地震的驚悚恐懼記憶烙印的創傷,會逐漸輕微淡化,但並不全然遺忘,尤其經歷家破人亡重大打擊而死裡逃生的人,更懂得腳踏實地珍惜生命,活出最大的價值。

地震除了山崩、地裂、陷落、斷層、落石堆等,也可能引起海嘯。

下面是拙作七古一首 :      災吟

地球板塊推壓擠
浪蕩世界無人顧
天搖土裂海潮掀
橫流亂湧乾坤怒
油爆煙漫茫茫路
火延遍野勢破竹
千呼萬喚杳相應
飛禍臨身誰能渡
嗚呼黎民徒哀告
瞽聵上蒼知何處

專題:震不倒的希望 921地震教育園區  (言語解說清楚, 利於輔助瞭解)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14153774

 回應文章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浩劫
2014/06/17 18:04
在台中市就讀國中
有三位同學來自光復新村
曾與他們一起坐在光復國中操場上聊天
這片美麗的大地經歷了浩劫
殘破的地表
難以想像的威力
謎謎-網戀(mmty1223) 於 2014-06-22 22:27 回覆:
面對大自然的恐怖威力, 人只像螻蟻一般, 無處可逃。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17 06:16

真是怵目驚心

看了這些相片,對自然力只有敬畏

謎謎-網戀(mmty1223) 於 2014-06-19 23:49 回覆:
當人類的災難(天災)來臨時,對於上天大概只有恐懼而毫無敬意了。

心之 (休息)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16 10:08
看了這幾張被地震摧毀的相片
讓人回想起九二一的那一幕真的無法忘懷
每天看到新聞報導到處斷垣殘壁扶老攜幼
哀呼聲此起彼落到處一團亂
雖然我們幸運的躲過這次災難
不過對那些罹難者感到不捨與心酸
謎謎-網戀(mmty1223) 於 2014-06-22 22:30 回覆:
幸運存活,更要珍惜生命 !

安安小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16 09:33

看來 驚心動魄

有空 會去看看的  當更珍惜現有的

我們這  有一名被老外收養的孤兒  他爸媽就是在921中走的

他還記得台灣的牛肉麵 餃子很好吃  但已不會講中文了...


謎謎-網戀(mmty1223) 於 2014-06-22 13:32 回覆: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不幸的孤兒得到新生,也是大幸了。


WW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乾坤吞吐歸劫數—地震歌
2014/06/16 00:08

撕裂了土地與同胞的心

令人驚悚不捨

每當天災才使人類反省 到底做錯了什麼

該如何與地球和平想處

不過, 這一手好字讓人忘卻悲傷  撫慰了枯寂心靈

謝謝

謎謎-網戀(mmty1223) 於 2014-06-22 22:35 回覆:
謝謝你總是好言潤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