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者著有。 二者執無。此二種見。俱是外道所執。
2012/06/11 10:29:35瀏覽152|回應0|推薦0
轉貼《禪宗指掌》第三篇: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5/1289_001.htm
夫參禪貴其善巧用心。若用心不巧。則多招愆尤。
大則橫遭魔事。癡狂失心。小則以假為真。認虛為實。
以致虛棄一生。而更難免善因反招惡果。可不慎乎。
蓋愚拙用心。有其多種。總在二處所攝。一者著有。
二者執無。此二種見。俱是外道所執。佛法之所不收。
今人參禪。雖知色身虛假。而復執著。靈性是實。
謂之色身之內。有個靈明覺照。思想分別心性。認為真實之我。
或執屏息妄想。一念不生。身同枯木。心等死灰。
以為真實究竟之處。此二皆為愚拙用心。甚可憐憫。
譬如壓砂取油。[穀-禾+牛]角求乳。縱經塵劫。終無一得。
且認心性為我者。知我者誰。若心性是我。
知心性是我者又是那一個。若二俱是我。豈不一身有二我耶。諸細思之。
故知心性非我也。又認一念不生為真實者。
若一念不生。則與木石何異。若與木石無異是真實者。
則一切木石。應可成佛。豈有此理乎。
又者認著一念不生為真實者。即是執著。執著即是生念。豈是無念乎。
又汝若言一念不生。亦不執著為真實者。
則與無知愚人無異。又何名為知禪知道者乎。思之思之。
不可鹵莽。如何是善巧用心處耶。
謂纔舉一念如何是我本來面目。只看這舉念的是誰。須知此舉念的。
元即是我自己舉也。豈他人乎。雖是我自己。而要無我可得。
無我可見。方是真我也。何也。我不得我故。
我不見我故。如眼不自見。刀不自割。思之。我若得我。
有二我之過故。謂若認著這舉念的即是我者。
知舉念的是我又是那一個。若二俱是我。豈非有二我耶。
又若舉念的不是我者。則落斷空。是亦不可。
或離此舉念的之外尋個我者。盡未來際不可得。此理最難明白。
須是誠心懇切。方有入處。若能知舉念的是我。
而不落常見之過。若知舉念的不是我。而不招斷空之尤。
方是善巧用心處。慎之。

------------------------------------------------------------------
轉貼相關資料:

拿印度神教的「如來藏」誹謗高僧,是附佛外道的邪行!

佛法認為人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即為依六根對色、聲、香 、味、觸及心之感受,另有第七識名意mano (末那識) 、第八識名心citta (阿賴耶識)之說,佛教界則未有共識,以其虛無,不能以根器證之也。阿賴耶識的本義是「著」,有窟、宅、依、處之意涵,唐玄奘譯成「藏」,可以分為「攝藏」、「隱藏」、「執藏」。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本為不同的二種思想,將二者結合的是『楞伽經』說:「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俗稱第八識為「如來藏」,如來是佛,藏有「潛」、「隱」之意,簡單解示就是「人人都具有隱藏的佛性」,這是「真我」,是「法身遍在」,「涅槃常住」的信仰,並有以密傳「即心是佛」,「即身成佛」等法門誘人入信者。該說乃攀附『阿含經』說的「心清淨,為客塵所染」而擴張解釋。如來藏說興起於在西元三世紀,初期大乘進入後期大乘佛教時期,佛陀在世雖已有「如來藏」説,卻視為「外道」,不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盤」三法印之「正法」故也。印順導師著如來藏之研究說:「而如來藏(即佛性)說,卻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是「別教」。印老謙和比起直斥「外道」客氣多了。

「心性本淨」說,適合於一般世俗的見識,印老說:「富有啟發人心向善的作用」、又說「『楞伽經』引經所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這樣的如來藏,與如來同樣的相好莊嚴。眾生身內有這樣的如來藏,難怪『楞伽』會上,提出一般人的懷疑:這樣的如來藏,不就是外道的神我嗎?」印老肯定「佛教的通俗化、大眾化,如來藏說的確有不容忽視的力量!」,佛學素養深不可測的印老,雖不認同有印度神教色彩的「如來藏」說,卻也沒有一棒將它打死,反而予以包容,這是何等慈悲仁厚的修持?!蕭某卻故意扭曲印老客觀的學術論述見解,謗為邪謬,真是天地不容!

執迷「如來藏」說者,因相信「如來秘藏有佛性故,其有宣說是經典者,皆言身中盡有佛性。如是之人,則不遠求三歸依處。何以故?於未來世,我身即當成就三寶」。往往自認「在修行上,不用向外馳求,依於自身的三寶性──如來性,精進修行來求其實現。」,難怪那人寧做「居士」,卻自封「導師」。心胸闊達的印老不僅不排斥「如來藏」,反而讚說:「這一「為人生善」的切要方法,在宗教的實踐精神上,有著高度的價值!」。誣辱印老的正覺會員們該慚愧懺悔了吧!

印老說:『從釋尊說法以來,佛法一貫的宣說無我nira^tman;「諸法無我」,是「三法印」的一印,是以無我來印定為是佛法的(與外道說不同)。部派佛教中,犢子部Va^tsi^putri^ya等立「我」。被稱為附佛法外道。」、「如來藏是「俗妄真實」說,所以這不是染淨一如,而是眾生性與如來性,界性的無二無別、、、佛經說:外道所說的我,是從佛法中來的,事關過去佛所說,只可以信仰,而不能從歷史去證明。反之,在現實世界中,印度神教先說有我,釋尊否定他們,建立無我的宗教;到西元二、三世紀,佛教才宣說如來藏我,卻是歷史的事實。所以『大般涅槃經』的比喻與解說,只能說是信仰而已。『楞伽經』說:「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佛教為了適應印度神教文化,為了誘化主張有我的外道們,使他們漸入佛法,所以方便的宣說如來藏我,這也許更符合佛教方便適應的事實!』。又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六,說法終了時(大正八‧四一六上)說:「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一切法如幻,一切法性空,是不適於初發心人的。『小品般若』沒有說到,而『大品般若』 終了時,就提出了:為新發意人說:「生滅如化,不生不滅不如化」,與俗空、真實不空的法門相合。『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也說:久行利根,聽說一切法性空,就能現證。五事不具足的鈍根聽了一切法空,不是反對空相應,就是顛倒僻解,自誤誤人。這暗示空相應經流行,對於根機不適合的,引起了嚴重的副作用,所以不能不解釋深密,成為顯了明白,易信易解的法門。解說為有些是空的,有些是不能不有(不空)的,對於初機鈍根,就可以方便引入正道了。在大乘空教的發揚中,『大品般若經』(末了),『解深密經』,如來藏法門,表示了時代佛教的共同傾向。不過,依『般若經』意,為初學者不得不說「不生不滅不如化」(不空)。『解深密經』以為:為初學者,還需要作一下淺顯的解釋。但如來藏法門,卻呵責空教,宣說真實不空的究竟法門,與『般若』、『深密』經意,恰好相反! 」有神我a^tman色釆的如來藏tatha^gata-garbha說,是從理想的如來常住、偏在信仰而來的,通俗而能適合一般人心,所以迅速的傳布開來。』簡單的說,佛法精深,愚人凡夫不解,且害怕空無寂滅,乃權宜變通,從俗施教,方便引入正道,並非如來藏說亦是佛陀正法。此由釋尊說:「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 、、、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足證佛教姑從如來藏說是誘化外道的方便,所以是「無我如來之藏」。」、「但對應機說教──「斷愚夫畏無我句」。論述至此,稍有慧根者應知「如來藏」攀附佛說顯已落空,無所附麗矣!

佛說「諸法無我」,乃是悟道解脫之不二法門,一般人愚眛無明不易信受,更因恐怖涅盤寂滅,而執著有「真我」不滅,那是一廂情願!痴人說夢!「如來藏」根本是迷思、是我執,相信其有巧門可頓入、速成者,更易被誤導行偏而着魔,不可不慎。

外道附佛如來藏,歪偏不覺卻濫謗!不忍愚眛墮地獄,破除迷思看我棒!

拿印度神教的「如來藏」誹謗高僧,是附佛外道的邪行! - bonfo 的網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onfo/3852691#ixzz1xRoAw9u9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guetw&aid=653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