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移花接木的嫁接栽培
2009/01/14 10:31:33瀏覽4849|回應0|推薦5

仙人掌嫁接步驟:(1)將火龍果枝條切平;(2)將緋牡丹錦枝條切下,靠接在火龍果枝條上 (3)利用膠帶使二者綁在一起。待傷口癒合,即可拆下膠帶。(影像來源:尤琮玄)

你可曾見過同一株仙人掌上段的莖是球狀,下段的莖卻是柱狀?這樣的奇形異狀其實是花農利用嫁接栽培,增添觀賞趣味。嫁接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農業,常吃的西瓜、苦瓜、橘子,也多經由嫁接栽培而來。究竟嫁接是什麼?又有哪些優點呢?

文/楊嘉慧
審稿/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林宗賢

在花市,你可能見過一株仙人掌上下段的莖長得不一樣或開出不一樣的花朵,而以為它們是特殊品種,其實那是花農利用「嫁接」技術(見下圖)讓不同種的仙人掌合為一體的結果。

嫁接是將某植物(母體樹)的一部份切下,移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利用植物的癒合能力讓二者成而為一並繼續生長。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林宗賢表示,母體樹的枝或芽通常稱為「接穗」,被接的植物體稱為「砧木」,最常見的嫁接方式是剪下母體樹的枝條,讓切口對準另一株植物莖的切口,再用膠帶或繩子將二者綁在一起,有時可加套塑膠袋防止水份散失(見下圖)。

挑選對象與黃道吉日

嫁接的方式有很多種,只要接穗與砧木都產生傷口且傷口平整,彼此便容易靠近,癒合效果也較好,然而,有時即使兩植物緊靠,也不一定能嫁接成功。以木本植物為例,一定要讓兩植物的形成層對準形成層,原因是植物的形成層會產生保護傷口且不斷增生的癒傷組織,癒合後的組織細胞會分化出新的形成層細胞,並接連到接穗、砧木的形成層,之後再長出木質部與韌皮部,使接穗與砧木之間得以互相傳送水份與養份,接穗便能生長(見右圖)。

 林宗賢表示,嫁接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接穗與砧木親緣要相近,因為關係越親,其代謝行為、分泌的化學物質越相近,排斥物質也較少。換言之,同種、同屬間的嫁接較容易成功。例如,豐水梨很容易嫁接在同為梨屬的橫山梨上,橘子可以嫁接在同是柑橘屬的粗檸檬上。

 除此之外,嫁接的時間也會影響結果。一般說來,春、夏比較容易成功,此時形成層活動旺盛,細胞分裂快,接穗與砧木在短時間內即可癒合。若在寒冬嫁接,形成層處於休眠狀態,癒合力差,接穗很可能在尚未癒合前便死亡,因此必須輔以其他步驟,如保溫、澆更多水、施肥料等,一旦接穗冒出芽來,就表示嫁接成功了。

解決各種栽種難題

 目前已有許多園藝作物採用嫁接栽培,例如玫瑰、桃子、芒果、柑橘、蘋果等,因為屬於無性繁殖的嫁接,既可以保留原植物的優良性狀,又能提早收成,省卻由種子至開花結果的漫長等待。不過,林宗賢指出,雖然嫁接不會改變果實顏色和香味等原植物的性狀,但砧木的生長速度卻可能影響果實大小或者皮的厚薄。例如,將柳丁嫁接在酸桔上,由於酸桔生長速度適中,收成的柳丁皮薄又多汁;而嫁接在生長較快的粗檸檬上,結出來的柳丁雖然比較大,但卻汁少且皮厚。

 嫁接還有抗病蟲害的優點。例如,連年在同一塊地種植西瓜,很容易感染蔓割病,使得莖蔓基部裂開而全株凋萎。瓜農為了安定生產,於是採嫁接方式種植,選擇同為葫蘆科的扁蒲等不怕蔓割病的植物為砧木,即可避免病蟲害;再如葡萄的根系很怕根瘤蚜、線蟲,以野生刺葡萄等不怕根瘤蚜、線蟲的砧木進行嫁接,也可穩定產量。

 嫁接也能抗逆境,例如苦瓜根部不耐雨水,而絲瓜根群耐濕,再生能力強,較無病蟲害,因此將苦瓜嫁接在絲瓜上,多雨的季節也可生產苦瓜。嫁接也可減輕果農的工作負擔,例如蘋果樹高通常超過三公尺,需架梯子採收果實,若將蘋果嫁接在高度約兩公尺的矮性砧木,採收時就不用爬上爬下了。

 透過適合的砧木進行嫁接,能為農民與消費者帶來許多好處,而這些砧木的選擇,則是農民與研究單位經過長時間尋找、實驗,所創造出來的農業奇蹟。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