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擺明避重就輕的睜眼說瞎話
2012/04/03 09:02:21瀏覽97|回應0|推薦0

剛剛看到一個自由時報的報導

比較中油和台塑經營績效

文中其實點出重點. 卻故意輕輕帶過

惡質到讓人吐血

 

中油弭虧損 台塑賺翻 「拿全民開刀」
自由時報 – 2012年4月2日 上午4:23〔自由時報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

台灣中油大漲油價,台塑集團旗下台塑石化也跟著調漲油價,以台塑石化去年因補貼內銷油品部分約虧損一百億元來推算,這次台塑化隨著中油先一口氣反映約六成漲幅,隨後還可跟著中油逐步回收,一年少虧一百億元,就等於是多賺一百億元。

等於讓台塑化一年多賺百億

根據台塑石化最近公布的去年財報數字,稅後淨利達二百二十五億餘元、每股稅後淨利為二.三六元,雖然這數字較前年大減四十五%,但對比中油去年慘賠三百六十一億元,國內兩大供油商經營表現立分高下

台塑油品有高達七成是外銷,僅不到三成內銷。台塑石化主管透露,光這三成內銷去年每個月就虧損八億餘元,今年隨著國際油價走揚,月虧損更擴大到十三到十四億元,去年貼補內銷油品虧損就達一百億元

>> 記者為何不進一步說明. 國營事業的中油.  附有照顧國內用油大眾的政策目的.  這種環境成本很高的公司.  純粹只因國人用油的必要需由而不得不存在.  也因此

中油不能外銷! 假如台塑石化只准內銷 做到類似中油的經濟規模. 台塑石化去年也可能會虧個三四百億!

這次台塑石化跟著中油大幅調漲油價,先回收六成,每月虧損就立刻少掉八億餘元。未來可跟著中油漲時全漲、跌時減半,逐步回收補貼部分,光這部分,台塑化今年剩下的九個月,就可少賠或多賺七十二億元,對獲利大有幫助。

台塑化去年就算有工安事件,還是賺進兩百多億元,同樣都賣油,中油經營績效明顯不如台塑化。

>>記者的邏輯讓人嘆為觀止! 就是因為台塑石化在該花大錢的工安問題上省了不該省的錢.  所以賺的多不代表是經營績效好.  反而是黑心

從兩家公司的損益表來看,除內外銷比重不同,影響中油與台塑化獲利表現外,中油在銷貨成本及人事費用上,明顯包袱較台塑化來得重。

>>內外銷比重不同是最主要的關鍵.  如果台灣容許中油外銷.  把製造污染的惡果留給台灣. 以中油的國際人脈.  賺的絕對比台塑還兇

以去年上半年為例,兩家公司銷售收入相差不多,但中油薪資費用近六十億元,就比台塑化的二十二億元多出近三倍;而代表直接及間接原料成本的銷售成本項目,中油銷貨成本就是比台塑化來得高,占營業費用比重也較高,顯示中油購油成本極可能就比台塑化來得高。

>>拿雞蛋比橘子. 有點像拿COSTCO和7-11來比. 中油銷售的是國內市場.  有很多直營站. 台塑石化國內市場只是點綴.  外銷的銷售方式當然人力少很多

 

另外.  國營事業有法定盈餘要上繳國庫

如果不把法定盈餘這個部份稅化

等於平白給台塑石化法定盈餘!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mifish&aid=629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