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看到一篇文章「別再當智障!台灣人快要養不起自己的未來」,當中有些感觸,所以貼到臉書上。
文章從人口紅利談到了勞動人口,從生育率下降以及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談到扶養比。此外對於買屋、租屋、22K薪資等問題也都提出了一些見解。對於這些見解的接受與否,我覺得因人而異。但這些見解背後有一些統計數字做為依據,從這些統計數字去觀察一些現象,屆此建立自己的觀點,是個相當好的途徑。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如果能掌握統計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對自己而言是相當加分的。
我所著眼的,依然是長期照護的問題。
昨天的日記雖然說的是無障礙,心裡想的幾乎都是健保、醫療與長期照護,畢竟這段路程我曾經一路走過。我說一個數字,當年玲玲手術、加護病房、呼吸治療、氣切手術等等,在轉入普通病房前會先結清相關醫療費用,大約一個半月下來,我記得費用是63萬多,但是扣除健保與重大傷病,實際的自付額只有百分之五,約31000多元。剩下的五十多萬,當然是由健保支付,來源想當然是大家繳納的健保費。我一直很感恩並非只是客氣,因為真的是大家救了玲玲。
但重點是,經過10年、20年、30年後,進入高齡社會,一個月40000元的收入,可能要繳納比現在多出好幾倍的健保費,才能維持這樣的醫療補助,甚至還不足以支應這樣的補助而縮水。更別說未來的長期照護,除了投注心力也要投注金錢。現在20-25歲的年輕人,不用太久,大概20年之後,這群年輕人當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面臨這個問題。講得難聽一點,屆時像我這樣的老傢伙,走得早一點或許還是我個人與下一代的解脫。
此外還有一點,在台灣我們很容易把醫療與照護混為一談。繼續舉玲玲的例子,玲玲住進普通病房後,住滿30天就必須出院或轉院。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是在於僵化了30天的限制,畢竟有些療程是有可能超過30天,轉院有可能讓療程持續的效果變差。
但相對的,當進入長期而固定的療程,需要的其實是照護。這個時候病患不需要住進醫院,護理之家會是個比醫院更好的選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各個院區,幾乎都有設置護理之家(印象中只有一兩個院區沒有),裡面有護理人員、照服員、社工師,還有一位醫師巡診訪視,藥物會由醫院配發至護理之家,裡面也有簡易的復健與康樂設施。如果身體出了狀況,可以快速移往護理之家所屬或者是最近的醫院進行治療。
但是我所看到的,絕大多數都是每個月持續不斷的轉院再轉院,每轉一次院,病患往往會因為受到感染而有些或大或小的狀況。等狀況安定要繼續療程,又要準備下一次的轉院。其實這些病患當中,有許多需要的其實是長期照護而非醫療。之所以如此,我想有兩個原因:
- 護理之家並非醫療機構,所以沒有任何保險給付(含健保與個人額外的保險)。
- 護理之家數量太少,根本排不進去。
老實說我也是這兩年才搞清楚醫療、照護間的關係,也才真的感覺到這個部分的界線非常模糊不清。我相信大多數民眾應該不曉得「醫療」、「護理之家」與「安養中心」之間的區別,要在2016年推動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並與健保無縫接軌,民眾根本連建立認知都還沒開始。
昨天有看到這篇專欄,剛好今天fb上的朋友也轉貼這一篇:【賴士葆專欄】誰來照顧118萬的失能人口?
報導指出,根據衛福部資料,2012年台灣失能人口69萬,到2031年會快速增加成為118萬人,長照服務不管機構式、社區式或是居家式,需要大量的人力,除了醫護、社工、職能治療、物理治療等專業人士的投入,需求量最大的是照顧服務員。
政府想要把健保制度與長期照護保險無縫接軌,我認為是相當危險的做法。健保已經是寅吃卯糧,加上2016年長期照護保險的推動,在生育率降低,勞動人口也逐年降低且又高齡化的情況下,這個錢坑越挖越大是可以預期的。
然而換個角度來說,這是個新興市場,不管是民間企業或者是個人養成,未來都相當有發展空間。政府只需要針對相關的證照認證進行把關,整體來說還是可以很有作為。2016到2017年,印尼將不再對外輸出外傭,加速人才養成以及就業環境與市場的擴展,才是真正自救的最佳途徑。(以上為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