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血壓的藥物控制
2013/06/27 03:00:50瀏覽126|回應0|推薦1
二  高血壓的藥物控制
血壓的標準是一個統計的標準,如果不是西醫發明血壓計,中醫恐怕到現在還不知道血壓是可以測量的,更別說把高血壓當疾病來看待。「中風」 這個名詞古已有之,從來都認為是寒風吹入頭腦所致,還是要西醫來告訴我們與高血壓有關,
其實,中風一詞,西醫稱之為「腦血管意外」,概略分為兩種: 出血型與 阻塞型,
出血型與高血壓有關,阻塞型與血壓偏低有關,出血型後遺症嚴重,阻塞型恢復正常的機會較高,
故行政院長孫運璿的中風,是出血型,在台北榮總醫院進行緊急手術,救回一命,多活了二十年,可嘆孫運璿院長雖身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卻因公務繁忙,沒有經常量血壓,也沒有服藥控制,才釀成悲劇,孫運璿先生在晚年,多次拍攝宣導教育影片,鼓勵國人「多量血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即為西醫藥有效之例!若只靠中醫「中風」的觀念,以為是腦部吹風所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多少人進了枉死城而不自知!
至於作者認為「西藥都是屬酸性,而酸性會破壞血管壁組織」真是信口雌黃,不知從何說起?其實,西藥有酸性也有鹼性,有些鹼性西藥還會包裹一層外膜coating,避免被胃酸破壞掉。
作者又認為「幾乎所有降血壓的藥都是利尿劑,會讓你的腎功能下降」更是外行充內行,降血壓的藥有利尿劑、血管擴張劑、鈣離子阻斷劑、貝他阻斷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鎮靜劑等,林林總總,目的無非是希望達到最大療效與最少副作用。
如果不聽醫囑,自行斷斷續續的服藥,當然效果不彰,後遺症嚴重!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