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九、外教在中國
2012/08/14 00:09:45瀏覽91|回應0|推薦1
九、外教在中國
  天主教的上帝,聖母,耶穌,中國人很容易懂得他們的血統關係與統治權,而聖母更有一種遼遠的美感,比本地的神多點吸引力。但是由於她的金頭髮,究竟有些隔膜,雖然有聖誕卡片試著為她穿上中國古裝,金頭髮上罩了披風,還是不行。並且在這三位之下還有許多小聖。各有各的難記的名字、歷史背景、特點與事跡。用一群神來代替另一群,還是用虛無或是單獨的一個神來代替,比較容易。所以天主教在中國,雖然組織精嚴,仍然敵不過基督教。
  基督教的神與信徒發生個人關係,而且是愛的關係。中國的神向來公事公辦,談不到愛。你前生犯的罪,今生茫然不知的,他也要你負責。天罰的執行有時候是刁惡的騙局。譬如像那七個女婿中的一個,夢見七個人被紅繩拴在一起,疑心這是凶兆,從此見了他的連襟就躲開。惡作劇的親戚偏逼著你們在一間房裏吃酒,把門鎖了。屋子失火,七個女婿一齊燒死。原來這夢是神特地遣來引誘他的。
  現代中國電影與文學表現肯定的善的時候,這善永遠帶有基督教傳教師的氣氛,可見基督教對於中國生活的影響。模範中國人鎮靜地微笑著,勇敢地愉快著,穿著二年前的時裝,稱太太為師母,女的打毛線,孩子在鋼琴上彈奏《哈農示範鋼琴曲》。女作家們很快就抓到了禮拜堂晚鐘與跪在床前做禱告的抒情的美。流行雜誌上,小說裏常常有個女主角建立孤兒院,來紀念她過去的愛人。這些故事該是有興趣的,因為它們代表了一般受過教育的妻與母親的靈性的昇華。
  教會學校的學生,正在容易受影響的年齡,慣於把贊美詩與教堂和莊嚴、紀律、青春的理想聯結在一起,這態度可以一直保持到成年之後,即使他們始終沒受洗禮。年青的革命者仇視著固有的宗教,倒不反對基督教,因為跟著它來的是醫院、化學實驗室。
  《人海慈航》影片裏有一夫一妻,丈夫在證券交易所裏浪擲錢財精力,而妻子做醫生為人群服務,空下來還陪著小孩喜孜孜在地窖裏從事化學試驗。《人海慈航》是唯一的一齣,不斷地表揚婦女賢德的中國電影,賢德到二十分鐘以上。普通電影裏的善只是匆匆一瞥,當作黑暗面的對照。
  在古中國,一切肯定的善都是從人際的關係裏得來的。孔教政府的最高理想不過是足夠的食糧與治安,使親情友誼得以和諧地發揮下去。近代的中國人突然悟到家庭是封建餘孽,父親是專制魔王,母親是好意的傻子,時髦的妻是玩物,鄉氣的妻是祭桌上的肉。一切基本關係經過這許多攻擊,中國人像西方人一樣地變得侷促多疑了。而這對於中國人是格外痛苦的,因為他們除了人的關係之外沒有別的信仰。
  所以也難怪現代的中國人描寫善的時候如此感到困難。小說戲劇做到男女主角出了迷津,走向光明去,即刻就完了——任是批評家怎樣鞭笞責罵,也不得不完。
  因為生活本身不夠理想,現在我們要在生活之外找個高遠的目標。有一年《新聞報》上就有個前進的基督徒這樣可憐地說了:就算是利用基督教為工具,問他們借一個目標來也好。
  但是基督教在中國也有它不可忽視的弱點。基督教感謝上帝在七天之內(或是經過億萬年的進化程序)為我們創造了宇宙。中國人則說是盤古開天闢地,但這沒有多大關係——中國人僅僅上溯到第五代,五代之上的先人在祭祖的筵席上就沒有他們的份。因為中國人對於親疏的細緻區別,雖然講究宗譜,卻不大關心到生命最初的泉源。第一愛父母,輪到父母的遠代祖先的創造者,那愛當然是沖淡了又沖淡了。
  受過教育的中國人認為達爾文一定是對的,既然他有歐洲學術中心的擁護。假使一旦消息傳來,他的理論被證實是錯的,中國人立即毫無痛苦地放棄了它。他們從來沒認真把猴子當祖宗,況且這一切都發生在時間的黎明之前,世界開始的時候,黃帝統治著與我們一般無二,只有比我們文明些的人民。中國人臆想中的歷史是一段悠長平均的退化,而不是進化;所以他們評論聖賢,也以時代先後為標準,地位越古越高。夏商周三代以上,完全是個理想世界, 因此,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對於生命的起源既不感興趣,而世界末日又是不能想像的。歐洲黑暗時代,末日審判的畫面在大眾的幻想中是鮮明親切的,也許因為羅馬帝國的崩潰,神經上受到打擊,都以為世界末日將在紀元一○○○年來到。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沒有經過這樣斷然的摧折,因此中國人覺得歷史走的是竹節運,一截太平日子間著一劫,直到永遠。
  中國宗教衡量人的標準向來是行為而不是信仰,因為社會上最高級的分子幾乎全是不信教的,同時因為刑罰不甚重而賞額不甚動人,信徒多半採取消極態度,只求避免責罰。中國人積習相沿,對於責任總是一味地設法推卸;出於他們意料之外,基督教獻給他們一只贖罪的羔羊,無代價地負擔一切責任,你只要相信就行了。這樣,慣於討價還價的中國人反倒大大地動了疑。不敢相信上帝,以為沒有這樣便宜的好事。
  但是中國人信基督教最大的困難還是:它所描畫的來生不是中國人所要的。較舊式的耶教天堂,在裏面無休無歇彈著金的豎琴,歌頌上天之德,那個我們且不去說它。較前進的理想,把地球看作一個道德的操場,讓我們在這裏經過訓練之後,到另一個渺茫的世界裏去大獻身手,對於自滿的、保守性的中國人,一向視人生為宇宙的中心的,這也不能被接受。至於說人生是大我的潮流裏一個暫時的泡沫,這樣無個性的永生也沒多大意思。基督教給我們很少的安慰,所以本土的仙佛傳說,對抗著新舊耶穌教的高壓傳教,還是站得住腳,雖然它沒有反攻,沒有大量資本的支持,沒有宣傳文學,優美和平的布景,連一本經書都沒有——佛經極少人懂,等於不存在。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