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象形字、形聲字、破音字談簡體字的問題
2011/06/26 19:10:47瀏覽2582|回應3|推薦7

從象形字形聲字破音字談簡體字的問題

中國字的造字方法,依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的歸納,計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其中形聲字,有「形」有「聲」,在造字組合方便,以及區別同音異義之功能下,因此成為中國字裏最多的一種。據統計,《說文解字》中收有 9353 個漢字,其中的形聲字便高達 7679 個。

「象形字」刻畫的相當神似,即或各家寫法有所差異,閱讀的人依然可以很容易辨識!今天我們所用以分類的「部首」,其實就是古人造字的「字根」,而其中多半也都是象形字。

但是「象形字」在語文進入抽象思考階段後,已經不敷應用,形聲字,有「形」有「聲」,造字組合方便,以及區別同音異義之功能,自然成為文字主流,似乎是勢所必然的發展,由形聲字轉變而成的破音字為一字二音,更是中國文字獨有的表意功能一大發明。

常見破音字例如傳記傳奇降低投降強迫倔強中獎中間嚇人 恐嚇重建重視音樂快樂乾淨乾坤中華華嚴仇敏報仇沈默 沈先生賈政商賈放假假冒看見呈見沒有沉沒。這些破音字都是日常用語,每天都陪伴我們生活。

簡體字製造的問題

1949年中共建政後,在大陸推行簡體字運動,自稱解決中國文盲問題,節省書寫時間,簡化教學,縮短學習時程,好像只有優點,沒有缺點,其實簡體字製造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大陸推行簡體字後, 許多姓氏都遇到簡化後的問題,例如姓於的變成簡體字于, 但本身又與于姓相同 ,姓乾的變成簡體字干, 姓鍾的變成左金右中,破音字完全消失不見!

其實於姓是破音字唸作屋,乾姓也是破音字唸作錢 ,破音字是一字二音,字消失了,音當然也不對了!

繁簡字體轉換的困境

例如乾飯干反設計沒汁頭髮头发發現发现幹部干部前後王后等詞句在電腦檔案操作繁體字轉簡體字後,完全失去原意。

再舉一例: 聖,簡化成圣,在此段轉換中,大家可以看出簡化字毫無規則,而聖人與抽絲剝繭的工具變成雷同。

三、漢字拉丁化的嘗試

中共建政後,大批蘇聯專家抵達中國,在各行各業指導中國現代化,其中有某語言學家認為,「象形字」是落伍的文字,應該全面拉丁化,因此國內專家也積極配合,印出一種完全拉丁化的報紙,結果沒有人能看懂,其中有一句 : [ 我上市場辦貨,買回許多東西,有油又有鹽] 最後一句變成[You You You YouYan] ,完全拉丁化的報紙,自此無疾而終。

四、同音異義字能表達豐富的意涵

語言學家趙元任博士曾經創作:

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試圖拉丁化後變成: [ ShihShihShihShihShih]

 [ 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ShihShihShihShih, ShihShih, ShihShih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ShihShih, ShihShihShihShih]

可見,想以拼音文字來表現漢字豐富的意涵,是不可能的任務。

五、日本的拼音文字

唐朝留學生的日僧最澄返日之後創立日本天臺宗,大本山為延曆寺,後世稱為「天臺始覺門」溫泉寺明覺大師是其弟子

五十音圖最初的提案應為天台宗的僧侶明覺。他的著作《反音作法》利用反切的方法,將同一子音置於同一行,同一母音置於同一段。

五十音分為平假名與片假名,平假名使用在日本一般字彙及漢字上,片假名則多用於外來語,故此一般傳說唐朝的遣唐使日本僧人,借用漢字的偏旁創作五十音圖。

或說天平勝寶中右極相吉備真備,在日本通用的暫用漢字省略其偏旁點畫作為片假名,排成五十音,這恐怕是誤傳,原來在日本的五十音排列是依據印度梵文悉曇之法

空海和尚也有梵字悉曇母釋義、大悉曇章、悉曇難義鈔、陀羅尼義釋、諸尊真言梵字句義、梵字胎藏、金剛界次第等書,努力將所學普及,其他留學生中最澄和尚著作最多,現在己多逸失。
   
承和八年,圓仁慈覺大師入唐,得到天竺僧侶寶月三藏、唐僧侶若憺羅三藏的特別傳授,回國後傳入臺密悉曇傳的正統。元慶四年,五大院安然著有悉曇藏八卷、悉曇十二例、隨文梵語集等,在本邦集大成悉曇學,加州的隱者溫泉寺明覺、玄昭、良勇、長敏以上平安朝、小川承澄、明了房信審真源、敬光、宗淵以上德川時代等學者,皆屬此悉曇法系統

藉由印度梵文悉曇法之輔助,日本學者果然成功將象形文字轉變為拼音文字,尤其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增強,片假名用於學習西方外來語新知,卓有成效,日本年輕少壯派開始有人主張廢除漢字,但是在莊嚴隆重的場合,日本人還是不自覺地採用漢字,況且日本古代歷史的紀錄,都是漢字經典,所以日本至今擺脫不了漢字文化。

六、中國外交史備受屈辱的五十年

從西元一八五六年到一八六0年,英國和法國向中國發動了一次侵略戰爭,這場戰爭在中國近代史上稱做「英法聯軍之役」。
  英法聯軍的導火線是「亞羅船事件」。西元一八五六年十月,一艘掛著英國國旗的中國船「亞羅號」(The Arrow)停泊在廣州黃埔時,被中國兵在檢查的時候,拔下了英國國旗,並擄去十二名水手。英國領事巴夏禮(Harry Parkes)要求清廷釋放被捕的水手及賠償損失,兩廣總督葉名琛認為,船是中國船,水手是中國人,其中有三個人是盜匪,除了這三個盜匪之外,其餘的人可以釋放。表面上看起來,爭論的焦點是中國官兵擅自闖入英國船上擄人,但是「亞羅」是不是英國船呢?事實上,當時英國國會尚未准許香港政府讓中國船隻在香港註冊,即使准許,「亞羅船」註冊的有效期限也已超過了十一天。
  當時,英國政府為了想進一步擴張在中國的權益,便趁「亞羅船事件」,借題發揮。西元一八五七年八月,英國政府派了一支海軍到香港,中國和英國的第二次衝突,已經不可避免了。當時法國因為有一名天主教神父在廣西西林縣被殺,於是就和英國聯手,對付中國。西元一八五七年十二月,英法聯軍政陷廣州,次年,攻陷大沽砲台,清廷非常震驚,派欽差大臣到天津議和,簽訂了「天津條約」,在這條約中,清廷喪失許多權益,並且對英賠款四百萬兩,對法賠款二百萬兩。六月,英法又藉口交換條約批准書,再次率軍艦直逼北京。一八六0年,咸豐皇帝倉皇逃到熱河,英法聯軍佔領了北京。清廷只好派恭親王奕訢和英法議和,簽訂「北京條約」。除謝罪、履行中國對英法之「天津條約」之外,還對英法各賠款八百萬兩。

一八九四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從中法戰爭結束到甲午戰爭爆發的九年,是中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一段最好的時期。在此期間,國內無大亂,遠東的國際環境緩和,中國與西方各國都處於和平狀態。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歷經三十年,效果明顯。這表現在: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的勝利﹔馮子才在鎮南關及諒山之役中大敗法軍﹔劉永福的黑旗軍屢創
軍﹔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鮮開化黨人製造政變遭到失敗等。當時中國的國勢並不比日本弱。英國權威人士評論說:亞洲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俄國、英國和中國。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共進行了五次對外戰爭,中法和約是唯一一個沒有割地賠款的和約。當時的環境應當說對中國的自強相當有利。
  甲午戰爭前,遠東地區基本是俄、英爭霸,中國和日本的情況雖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條約的制約。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國的國際地位則一落千丈,財富大量流出,國勢衰頹。甲午戰爭失敗,對中國社會震動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索得巨款,割走臺灣。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喪失殆盡。清政府的獨立財政至此破產,靠向西方大國舉債度日。

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成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永遠揮之不去的墓誌銘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中國的一切都被懷疑唾棄皇帝被推翻漢字也成代罪羔羊變成文化低落的象徵。士大夫階層徹底的自暴自棄,推行簡體字代表中國人徹底喪失了自信,和對自己歷史的公正評價

筆者必須沉痛的指出簡體字就是去中國化,走日本路線,把象形文字改變為拼音文字,就是從字形和精神文化上徹底向日本投降。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亓官先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 田園火雞
2011/09/17 18:31

作者: 田園火雞

聯網或其他的部落格有關簡體字的討論為數不少,有的甚至升高到政治層面,說是除了三民主義之外,還要大陸改回使用繁體,才要同他們坐上談判桌,這當然是詼諧式的表達,不過也代表了寫作者個人的見解。

大約半年前,開始接觸較多大陸的書籍,推翻了我之前的誤解。我原來以為,字的簡化不是問題,但字的混用應會有問題,尤其在古文、古典詩詞的學習及創作上。

事實卻不是如此,目前看到的,不管是哪類的書,其用字遣詞,幾乎分毫不差。例如:雖然“干、乾、幹”在大陸簡體字裡共用“干”字,可是對於文章的上下連接並未發生錯置。

北京大學文學碩士葛曉音著的《唐詩宋詞的十五堂課》在台灣出了繁體版,我不知道簡體轉繁體到底是在大陸由原著者或由台灣的出版商完成,整本書讀起來就跟直接以繁體寫作的一樣,沒感覺有任何差異。

簡体原版的《毛澤東詩詞監賞》附有毛主席的墨蹟,看起來都是草書。草書對使用繁體的人而言原本就不易看懂,除非有經過特別的學習。毛的詩詞大氣磅礡、豪邁雄壯,雖其志不在案牘,然讀其詩詞可以領悟其一生志向及奮鬥的心路歷程,也許只視為休閑筆墨,卻仍是中國大眾的文化常餐。

淺夏寫的《如夢蝶戀花 - 詞牌名的古典風情》描述了常見詞牌的歷史由來,讀起來不是生硬的史事交代,卻是如情愛故事般的優雅柔美。因為是屬於詩詞文學的寫作,雖是簡体字,但用到的字絕不比使用繁體字的人來得少,文章的修辭絲毫不因為是簡体字而有何差別。

這本讓我讚不絕口的書,上網一查,竟還有人給了這樣的評語:「文笔还不错的书,合适没事的时候随便翻翻,陶冶一下小情操,但对于文学专业的还显得过于浅显,解读只是流于表面,并且过于主观,比如说一些掌故的来源,可能是作者想把一些历史世间尽量的美化,以次切合古典词牌的风雅,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開放中國 - 改革的三十年記憶》第二篇的“1986: 那一場詩的急風暴雨”,「萬馬齊瘖的10年苦難之後,一首清詩充當了破敗郁悶民族的心聲出口:“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一悲憤到斗膽勸天的詩句,頻繁出現於中國報刊,不僅直接鼓動著被多年壓抑的“人才”們日漸恢復的雄心,也可能暗中提醒了正舉步開創古國新政的當權決策者。」

亓官先生(medicchi169) 於 2011-09-17 18:32 回覆:

作者: 田園火雞

1978,中國改革開放元年,自此,如錢塘怒潮、如九州風雷,中國的人才開始奔放、開始奔馳。政經法律、人文思潮,闢古論今,各家論述經由大量的出版一舉吊起了中國新一波的文化水平。三十周年,不只紀念,而是結合了巨額外匯的積累、齊放爭鳴從文藝到科學實質地帶給中國人民不只生活的改善,還有身為中國人心情上的驕傲;在現實的國際社會上參與了全球政治版圖的博奕,在“金融霸權”爭奪的無硝戰爭之中豎起了“中”字牌的旌旗。

今日中國的成就,也許反而是因為簡体字的推行而釋放了原本就屬於中國人的創造力,只要“上層建築”的原則對了,簡化了的符號反而有加速度的作用。

鄙視簡體字,是不對的,是無理由的,是莫名其妙的。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6/26 19:35
中共推行簡體字初始的目的,是要把漢字改成拼音化,推行的簡體字是「中文拉丁化」的過渡期文字,其創造目的是「過渡」,於是成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創造所謂簡體字,研究創造的時間只有幾個月,便草草公布。

原計畫分十個階段推行簡體字,實行了三階段簡體字後,中共當局本身發現了一音同字的簡體字弊端極為嚴重,明白了「中文拉丁化」的此路不通,於是將已經公布正要開始實行的第四批簡體字表收回,當時已經實行的第三批簡體字就被使用至今。

亓官先生(medicchi169) 於 2011-06-28 00:23 回覆:
簡體字轉繁體字也常鬧笑話,「干涉內政」在電腦檔案操作後,變成「幹涉內政」,有某觀光旅館為體貼臺客,把「自动干手器」轉為繁體字「自動幹手器」,讓臺客大吃一驚,以為走進同性戀旅館,對改革開放的程度刮目相看。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6/26 19:28
簡體字原本是中共為了中文拉丁化草率訂定出來暫時用的文字,拉丁化既然失敗,卻遺留下那兩千多個被稱為屍體字的簡體字。


亓官先生(medicchi169) 於 2011-09-15 01:43 回覆:

作者 CXZ18

在馬隔海高唱正體字的時刻,即使原本有研究調整意愿,現在也得先擱置!”

“高唱正體字”正好是在幫倒忙。難道他不知道中國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美德?二是“正體字”一詞把文化議題變成正統之爭,更是於事無補。“傳統漢字”一詞雖然也不是盡善盡美,至少較能避開政治化的聯想。

上次您提到多談“二簡字”的建議,我已經開始做功課。但自從和雪城較量以後,發現即使是傳統漢字,其演化的複雜性與隨意性也超過一般常識的想象,尤其是轉注、形聲和假借這三種字,很多的確已經面目全非。雪城的語言雖然或許失之偏頗,但他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拜網路之賜,如今查找資料已經很方便了,不過要再就此議題發言,還有許多功課要做。

目前爲止,除了用"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這句話衍生出來的“簡化字是政令干預文化”,“簡化字造成文化斷層”以及“簡化字和日本當用字造成漢字結束了幾千年來的統一局面”這幾個力量不強的説法還有依據外,我對自己從前舉出其他多個理由看來必須重新檢討一番了。

例如:“簡化字造成字形混亂”,雖然沒說錯,但老祖宗的確也早就在做這種事了。我手頭有一本孫中運著《揭開轉注字千古之謎》,其中提到一種“省形轉注字”,也就是自然演化的真正“簡體字”,有一些有趣的例子:

一、履字省形變成“尸”加上“彳”,再根據方言發音不同轉成“屐”,後來變成兩個意義不完全一樣的字。如果不詳察那裏知道“尸”加上“彳”是履的簡化。

二、短字本為會意(橫用之器矢最短;竪用之器豆最短),省形變成“矢”,根據方言發音不同轉成“矬”和“矮”。如果不察同樣不會知道“矢”在這裡是“短”的簡化。

三、老字轉注考用的也是省形,本來應該是“老”加上“丂”,卻把“匕”省略。如此説來“考”也是一個“簡體字”。

關於同音字合併,其實的確是假借裏頭的“通假字”,也就是“本有其字的取代”。另一本書上說這在第一個使用者來説是個“錯字”,但當大家都接受以後就變成“通假字”了。雖説如此,通假字畢竟與“本無其字”的假借不同,(例如“我”、“它”這些抽象概念不得已而假借本意為殺的“我”和本意為蛇的“它”),通假字的性質更接近“錯別字”與“白字”的積非成是。我看到有一個例子就是古人往往假借“惠”來代替“慧”,雖然兩字意義相差甚遠。

假借這種用法,我覺得挺類似日本在發明平假名之前用的“萬葉假名”。例如拿“乃”字(の讀音no)表達日文的“之”含義。漢字有時表音,有時表意,乃造成如下文這種憑字義看不懂的文字:

武庫能浦乃 伊里江能渚鳥 羽具久毛流 伎美乎波奈禮弖 古非爾之奴倍之...

同音字合併,給漢字製造了更多的“假名”,加上無視太多太多多形聲字聲符實際上表意而為形聲兼會意字的事實,隨意以筆畫少的聲符加以取代,使其表意功能更加薄弱,這都是小看漢字表意承載力的思想作祟。香港安子介的“部首切除法”就是以部首以外的部分歸類漢字。例如淺、錢、殘、賤這些字的又半部不但是聲符,而且都有“小”的含義。“的盧馬”的“的”,“灼”,“釣”,“約”、“杓”、“酌”這些字的聲符“勺”代表的“中有實也”以及引申的“白”、“明亮”之意也是賦予這些字意義的重要部分。至於已經簡化的“認識”兩字。認和忍、仞、韌有何關聯,識和幟、織、職與原來就以“只”為偏旁的字有何不同,這些字與字的差別都是從中讓我們理解古人思想的渠道,而簡化後就沒有這個機會了。您說的“泄”與“洩”,加上另外五個“謝懈解瀉缷”,這裡面的微小異同正是中文的精髓,如何能夠小看?而簡化字裏面的各種簡化方法看來古人的確也做過。我現在很想知道的是不合理的傳統漢字和不合理的簡化字(俗體字)究竟有沒有比例上的差別,還有就是像“击”和“卫”這樣的字出現,在漢字歷史中到底算不算值得大驚小怪的事。當然,古已有之並不代表正確。恐龍也是古已有之,而今安在?假借過多必然影響漢字的優越性和表意特點,但是傳統漢字裏也有許許多多的假借又怎麽說呢?不但古書裏面本來就“錯字”連篇造成現代人的困擾是事實,“文”、“丁”、“厄”、“父”、“斤”、“兄”、“能”都是假借,又怎麽說呢?(雖然他們在假借後分化出了“紋、釘、軛、斧、斧、祝、熊”這些新字分擔責任,不像同音字合併造成字義負擔加重)。南海鱷神的“這話倒也有理”依然是我的困惑所在。

總而言之,繁簡字的討論給我帶來一種動力,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