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脂硯齋畸笏叟古怪人名的背後
2017/10/13 18:35:21瀏覽1859|回應1|推薦45

脂硯齋、畸笏叟,古怪人名的背後

作者 : 蘭國滄海客

  首先要糾正很多朋友的一個錯誤認識,由於長期受紅學家等誤導,很多朋友一說到書中的批語,就想到脂硯齋,好像紅樓夢各個版本的所有批語都是脂硯齋寫的一樣。其實脂硯齋,也就是所謂脂批占整個紅樓批語20%還不到,還有很多人寫過批語,比如畸笏叟,另外靖本裡很多批語跟其他本子的也很不相同;吳祖本(癸酉本)裡也有批語,那是此前發現任何版本都沒有的。

 

  之所以所有批書人當中,脂硯齋的名氣最大,最主要是源自“甲戌本”(就是胡適淘到的那本,是紅學家翻得滾瓜爛熟的紅學聖經),甲戌本的書名就叫《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所以紅學家都認為批書人就脂硯齋一人,畸笏叟等人不過是脂硯齋的化名。

 

  另外再說一下,甲戌本這本子顯示時間為乾隆十九年,請注意書名是“重評”石頭記,是重評,不是初評。重評是乾隆十九年,那初評是什麼時候?肯定更早! 那整部書抄錄傳出又是什麼時候?當然比初評更早。 那石頭記創作完成又在什麼時候?那肯定是更早的更早。 很可能已經不在乾隆時代。 紅學家就根據甲戌本的乾隆十九年,就斷定《紅樓夢》成書於乾隆年間,是很可笑的。 甲戌本出現,表明《紅樓夢》在當時(乾隆十九年)已經廣為傳抄了,連批書人都是初評、重評了。而《紅樓夢》的創作很可能不止一人。按照癸酉本的解釋,先有吳梅村寫的底本故事,故事也很完備,但內容不夠豐滿,放置幾十年,才被朋友翻出重新潤飾。《紅樓夢》開篇也說了全書的來歷,從風月寶鑒,到金陵十二釵,再到石頭記,最後得名紅樓夢。“後因”曹雪芹在悼紅軒,又批刪了十餘載(注意‘後因’二字,後來因為……,所以曹雪芹並不是第一作者)。但這個曹雪芹就真的是江甯織造的曹霑?也不是,因為時間對不上。有人說是顧景星。 也就是作品從最初起筆,到甲戌本傳出,中間多長時間?少則幾十年,多則上百年。 如果《紅樓夢》誕生於康熙年間,那到乾隆十九年,就將近一百年光景了。

1)脂硯齋 是脂粉美女嗎?

 

  這同樣受紅學家影響,紅迷們想當然地將脂硯齋當做一個女性,當做作者的紅顏知己。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周汝昌老先生,他認為脂硯齋就是書中的史湘雲,那作者當然是賈寶玉。又認為現實中的脂硯齋也是作者的表妹,後來很可能結成夫妻,夫妻倆共同創作修改完成《紅樓夢》。並根據那句“金麒麟伏白首雙星”,而大膽推測史湘雲後來嫁給了賈寶玉。

 

  其實這都犯了 望文生義的錯誤,不能看到脂硯齋裡的“脂”字,就認為是脂粉、是指女性。好在吳祖本最後一回告訴了我們真相,告訴了我們“脂”的真正含義。我將這段摘出來:

 

  不說賈蘭在京城飛黃騰達,只說又不知過去多少年,寶玉湘雲一路漂泊流離。展眼又是中秋之夜,兩個在街上踱步,見街上家家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小孩子嬉笑著奔跑燃放爆竹,戶戶軒窗把盞行令,吆喝之聲傳遍街巷。寶玉邊走邊望月歎道:“人家都骨肉團圓,獨咱們淒涼慘澹,可是老天不公,捉弄你我。”湘雲歎道:“自古月神掌管人間之興衰浮沉,月之旨意要你死你就得死,要你敗落你就不得榮盛,【吳祖本批語:月之旨意合一脂字,難怪脂粉釵鬟都歸神管。】 那月宮裡有蟾蜍,[寶蟾乎?] 有桂花 [金桂乎?] 有嫦娥,[黛玉乎?寶釵乎?妙玉乎?] 有搗藥的玉兔[菖菱] 有負罪砍樹的吳剛,[寶玉乎?似是玉一生負罪不輕,不孝無能,世人為鑒。] 可比得你我。只是因何你我也似嫦娥如此淒冷,似吳剛如此內疚,皆是咱們未聽的父母教誨,故而辜負了一生。”

  --------------------------------------

  月之旨意合一脂字。脂:月神的旨意。

  --------------------------------------

 

  作者用了拆字法。那“硯”也可以拆分為“石見”。所以,

 

  脂硯 ——

 

  月的旨意在石頭上顯現!

 

  在哪塊石頭上見?

 

  當然是大荒山無稽崖下那塊大圓石,那大石頭上記載的便是‘紅樓夢’的故事,所以歸根結底,月的旨意在《石頭記》裡見。

 

  那 是誰啊?

 

  自然是 風月寶鑒裡的那個‘月’,月喻明朝嘛。 不是劉心武的月喻太子。在清朝,清風明月是敏感詞,康熙的廢太子怎可能用明朝的象徵物‘明月’來隱喻自己?豈不大逆不道?也完全不符合滿漢矛盾尖銳的時代背景。

 

  批書人用脂硯齋這個奇怪的名字,就是告訴讀者,這本書寫的是月旨,寫的明亡的興衰浮沉的故事。

 

  所以,脂 字是 月旨的意思,當然是與脂粉無關了,怎麼能因此把 脂硯齋 當做是女人呢?

 

  同樣的還有 悼紅軒、怡紅院,如果不看紅樓夢,多少人把“怡紅院”當作是妓女青樓呢。

 

  另外書中“脂”字出現多次,賈寶玉吃‘胭脂’,請注意 胭脂 二字都是‘月字旁’,另外香菱眉心有一顆胭脂痣。(關於胭脂,我在解讀香菱時再說) 總之,一個‘脂’字是大有文章。脂硯齋這個批書人的名字,是源自書中的“脂”,而非自己隨意取的。

2)畸笏叟是個長相畸形的糟老頭嗎?

  

  再說另一個批書人:畸笏叟。

 

  這個名字也是非常古怪。如果根據一個“脂”字就認為脂硯齋是 脂粉紅顏,那看到畸笏叟,也可以想當然地認為他是個長得畸形的糟老頭。

 

  笏 ,我們知道,是古代大臣們上朝時用的那塊象牙板,當然是漢人王朝才有的習俗禮儀。笏,是朝廷官員的象徵。 紅樓夢裡也出現過這個字,甄士隱寫的那首詩裡有“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笏,代表官; 畸笏,畸形的笏,不是正統的笏,意思是畸形的官、非正統的官。難道官還有什麼正統不正統?畸形不畸形?

 

  當然有,在古代,漢人的王朝才被視為正統,夷狄番邦不能算正統,為夷狄番邦賣命效力,那就是“畸形的官”,那就是畸笏!

 

  畸笏叟,顯然是批書人自嘲的稱呼,其實暗示了他是明朝的遺臣,但現在已經淪為滿清的官員。這也是作者吳梅村的經歷,也是他一生感到恥辱的地方。他身邊有好些朋友、學生,也是從遺臣變成了清臣,這個畸笏叟很可能就是其中的某個人。

 

  歷史上漢人做了夷狄番邦的官,這在古代多次發生,並不稀奇。但以往漢人官員依然可以保留漢人的衣冠,而清朝徹底廢棄漢人衣冠:

 

  曾經的烏紗帽,變成了頂戴花翎;

 

  曾經衣冠堂皇,如今剃髮易服,拖著根金錢鼠尾頭;

 

  曾經手拿朝笏、威儀堂堂地向皇帝稱臣,如今手裡沒了笏、奴顏婢膝地打著千兒,自稱奴才;

 

  ……

 

  想想看,那場景是何等怪誕啊,是何等畸形啊,又是的何等憋屈啊!

 

  畸笏叟,這奇怪名字的背後,隱藏著明朝遺臣遺民們怎樣屈辱的血淚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icchi169&aid=108774272

 回應文章

思恩May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23 12:10
您的考證,令人大悟!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