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2005/05/25 06:12:49瀏覽24540|回應2|推薦5

《指月錄》記載一則禪話,說「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談的是真如本性與般若智慧。

這則偈語,以翠竹黃花象徵佛身充滿萬事萬物,般若智慧充盈世界天地,意義相當深遠。滿山翠竹青綠,處處黃花燦開,則春美秋好,願景無限,土地與住居一片歡喜,生命顯得富足長安。

在經濟不景氣的社會現況,拼經濟固然迫在眉睫,愛生惜物,挽救蕭條的自然生態與環境,讓這塊土地適合長住,讓身心靈安定清靜幸福自在,更是我們這一代人所需的智慧。

巴山夜語,來點青山隱隱的笛聲琴韻,藝文佳人簫史弄玉,且來精采的「韓湘子吹簫會龍女」,「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剪燭西窗,放任瀟灑,談簫說竹,配上台灣凍頂烏龍茶,竹韻笛簫心曠神怡生活藝術篇!

哈哈,人情道情,富足長安,人生夫復何求!

--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uin&aid=7716

 回應文章

ywm
『人情道情,富足長安,人生夫復何求』...這也是境啊!鴻飛那復計東西呢!
2009/04/06 23:18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秋玲/隨緣自適皆瀟灑
2005/05/25 17:54

秋玲 / 隨緣自適皆瀟灑

茅舍竹籬養廉以自覺。鳥啼花落盡化機能自悟。佛心無他,一切聲色是佛的妙智慧!佛法在日用處,行住坐臥,喝茶喫飯,語言相問,所作所為都有佛法。語默玄微動靜安然,隨處觸撞,皆是本來面目;一切聲色,盡是佛事,正覺導向眾生。
?

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法無定法,盡在自然;目無尊大小人隨,道大理微謙沖貴,綠楊堪畫馬,處處有路透長安。給自己也給別人理會或惠禮都是法身般若!

所以說嘛,不管是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靜身還是青青翠竹是虛空,悉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隨緣自適皆瀟灑,何處沒有道氣?心定菜根香,在在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