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夢真的最美?務實就是唱衰?
2010/07/20 19:59:55瀏覽1168|回應0|推薦9

 

一如既往的意料中事,在大部份一窩蜂的假性球迷狂熱褪去後,只剩下死忠的支持者繼續的孤獨守候。在淺碟文化佔據所有思想的台灣,盧先生成為政治口水的犧牲者,世界盃再次被丟進充滿灰塵的櫥櫃中,只剩下隨波逐流的政策與令人搖頭的口號。

 

旋風般的拜訪及錄影之後,盧先生前兩天離開台灣繼續刻苦的訓練工作,讓所有的口水爭議沉澱下來,大家可以重新檢視所有的攻訐與事實。Marvin之前提過政府不應該資助職業運動員(見Marvin另著:盧彥勳~~又一個送進政治絞肉機的台灣之光),也認為台北市不應該再蓋一個國家網球中心(見Marvin另著:理想與現實之間--從網球中心與街舞談起),只是這一切都是再一次的狗吠火車。所有人搶著站上愛台灣的道德高度,一窩蜂錦上添花的醜陋臉孔,標榜自己的支持並攻擊別人的質疑,沒有思考方式的正確,更沒有未來的長遠規劃。吳院長的說法雖然不夠熱情卻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就如同之前北二高邊坡走山事件毛部長的發言,所有人在盲從的道德正確下,容不得冷酷的忠言逆耳。現在郝先生公佈要花30億在內湖蓋國際網球中心,不僅是資源的浪費更是政策的討好,實非政治人物的典範。只是Marvin的人單言薄毫無用處,今天郝先生開記者會宣佈再砸21億蓋一座籃球館~~真不知道小巨蛋及台大體育館是幹什麼用的?

 

至於已經退燒的足球,一個重新放回冰箱之中冷到不行的冷門運動,正是平心靜氣檢視口號政策的好時機。先前教育部趕在世界盃開賽之前推出一個建立400支學校足球隊的政策(見Marvin另著:又來了又來了~~嘴巴比腦袋厲害的官員),一個提振棒球的計劃搖身一變就成了足球計劃,更可笑的是這些官員深深相信400支五人制足球隊就可以讓台灣與世界足球接軌。在世界盃決賽開打的前夕,足協理事長又宣佈了更大的計劃,內容概述如下:

 

足協:國小扎根  2018成立職足

中華台北足球協會理事長盧崑山今天說,世足賽開踢以來,隨著全球瘋世足程度不斷攀升,所帶來的商機及凝聚國人的團結作用,也與日俱增;國人目前對足球運動觀戰熱度有餘,但投入足球運動氣候仍不足,選手的培育也缺乏政府及國人的關注,在在都令中華台北足球隊無法進軍世足。

 

他又說,812歲是培育足球員的黃金年齡,發展足球運動成本不高,尋覓場地也不難,足協正積極洽商體委會、教育部,研擬「國小足球運動扎根」計畫,培植未來足球好手,同時多舉辦國際邀請賽事,炒熱足球運動風氣及提升運動人口,好早日達成進軍世足賽目標。

 

盧崑山表示,足協計劃於2018年成立職業足球聯賽12隊,以2038年進軍世足賽為目標;在此之前,希望先行於2019年打入U1717歲級世界少年足球錦標賽)暖身,首批培植的國小選手,屆時剛好可派上用場。他呼籲政府與民間一起來共織這個進軍世足夢。

 

首先Marvin必須聲明盧先生身為企業家卻是不計一切的投入體育活動,從最早的麗台體育報到現在,盧先生對足球出錢出力的熱情令人敬佩。回頭看看台灣的體育環境,體育單項協會一向是國民黨統治的工具,而理事長職位只是政客的酬庸罷了。足球協會又何嘗不是這樣呢?Marvin實在看不出黃先生及邱先生的十年間做了甚麼事?更不知道他們是什麼資格可以當上足協理事長,難道喜歡足球或學生時代踢過足球就可以?那Marvin早就符合足協理事長的資格了。更可笑的是還有媒體吹捧邱先生可以利用國安會秘書長的資歷,增加台灣足球的能見度及國際交流,結果呢?結果什麼都沒有,邱先生快快樂樂的去德國旅遊順便看足球賽,這應該就是邱先生理事長任內的最大政績了。對照一下邱先生鬥爭的蔣家國民黨,蔣緯國先生同樣從國安會到足協理事長的位置,好歹也延續了木蘭隊66年到70年亞洲盃三連霸的風光~~這也是當時的小小Marvin生平第一次到台北體育場看足球賽。當政治的黑手退出單項協會的時候,就是回歸體育專業的時機了。

 

盧先生的勇於任事及充滿抱負,絕對是足協理事長應有的基本態度,只是應該追趕虛幻的有夢最美?還是務實的按部就班?其中的差別就是實際的振興或是再次的幻滅。依據中華民國足球協會官方網站的資料,今年城市聯賽總共有九支球隊參加,已經從去年的11隊減少了2隊。如果看一下去年的聯賽內容,A級聯賽6隊打15輪,積分結果顯示只有4~5隊有競爭的能力。Marvin對於球員戰力沒有任何意見,球員們願意繼續的投入比賽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只是以這樣的基礎如何達到盧理事長12支職業球隊的目標呢?按部就班的發展可能比較實際吧。再來看看今年城市聯賽的參賽球隊,只有台電與大同是企業支持的社會人球隊,另外加上4支大學球隊及2支地方代表隊,再補上一支國訓中心的軍方球隊,如此的陣容如何在八年後成為12支球隊的職業聯賽呢?

 

Marvin不是專家學者更不想高談闊論,只是慢慢的一步步來會比較合理吧。首先將現有球隊企業化以取得長期贊助,球員薪資從補助出場費而逐漸成為較高的固定薪資,能在2018年擁有十支社會人企業球隊的固定27輪聯賽,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成績了。看看周邊其他國家的環境:超過100年歷史的香港甲級足球聯賽也只有10支職業球隊參加、越南的V-League14支職業球隊、韓國的K-League15支職業球隊、目前發展最好的日本J-LEAGUE18支球隊。而小國島民但是足球風氣興盛的澳門有10支球隊,新加坡S.LEAGUE也有12隊參加,反觀台灣的足球有多少熱情民眾支持呢?能夠有上述這些國家人民的熱情嗎?更不要說號稱國球的棒球現在只剩下4支職業球隊,籃球也只有7支半職業隊組成的SBL,台灣又有什麼樣的環境可以容納12支職業足球隊呢?

 

資源的利用才是發展體育環境的方法,政府的力量培養社會人球隊:韓國有軍方的尚武隊;新加坡有軍團隊與內政聯隊;越南更是有警察隊、海關隊及陸軍隊;將近百年歷史的泰國也有空軍隊及郵政隊,台灣以前不也有聯勤的飛駝足球隊嗎?另外就是資源的整合,Marvin一直認為台灣應該以俱樂部型態來發展體育,香港的南華體育會旗下有足球、籃球、排球、桌球等部門;公民體育會則有足球、籃球與桌球等;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有足球、籃球、橄欖球及手球等項目;皇家馬德里也有籃球隊;荷蘭的阿賈克斯也有足球、桌球與籃球部門;希臘的Olympiacos擁有足球、籃球、排球及田徑等項目,運動員共有3800多人;另一個希臘豪門Panathinaikos也有籃球、足球、桌球與游泳的項目。也許整合球隊及企業讓資金與球員更有競爭力,才是台灣這種小環境應該走的路。

 

台灣如果要推動體育風氣,正確而有效的運用有限資源才是唯一之路,人云亦云的口號政策只是不斷的浪費,政治口水的鬥爭更是扼殺了體育發展的契機。求求所有掌握資源的政客與主管機關,不要再觀風向喊口號,不要再討好社會輿論,腳踏實地的走向正確方向,Marvin就阿彌陀佛謝謝諸位大德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vinfann&aid=424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