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日新聞點評064 錯誤的軌道建設並不代表軌道建設是錯誤的
2017/06/26 20:56:04瀏覽3130|回應1|推薦12

 

摘自蘋果日報 2017/06/26

前瞻應該吃軟不吃硬

耗資17441億元、內含用特別條例舉債的8825億元的「前瞻計劃」為什麼引起如此大的反彈?簡單地說,就是誰看都知道是超級過時的計劃!只讓國民前瞻到鉅額且會不斷膨脹成數兆的債務,留下大量不需要卻會耗費驚人維修預算的硬體,子孫受苦受難,前瞻不到絲毫光明;最為可怕的是,AI(人工智慧)等新文明的衝擊,在數年內整個社會要迎接史上最快速、最重大的改變,出生率又是全球最低的台灣,2月已出現人口負成長,怎可把錢花在上世紀前半的造鐵路炒地的大富翁遊戲呢?

 

刪除廢話225字,有興趣的網友請自行google

 

日本是1950年代在各地方大建鐵路、沿途大造住宅新城,但人口減少,新城貧民窟化或鬼城化;台灣的空屋率多年前已達2成,空屋超過200萬戶,但政府依然用高水泥、低稅率等在挺房,房價全球最貴,還需要繼續用前瞻來大造過剩的蚊子鐵路、蚊子新城嗎?

 

刪除廢話168

 

尤其AI的影響遠比想像的快速、巨大,像無人駕駛即將帶來交通產業大改變,原本就黯淡輕軌電車怎麼辦?日本當下雖落後於美國、中國,但官民都緊張萬分地在對應,拚命設法想後來居上,積極著手培養人才及鼓勵AI創業等。

 

刪除廢話240

 

台灣抓不到AI,就永遠只好靠廉價的水電、勞力跟寬鬆環評來吸收投資,亦即割自己的肉求活,原本用建輕軌的4千多億元拿來培育AI軟體也不足為奇;但蔡政府的前瞻計劃吃硬不吃軟,不顧台灣人口嚴重減少中,還想抽子孫的血去大搞巨大營造垃圾,年輕人怎麼會有希望呢?這種眼看讓台灣黑暗一片的前瞻,還能堅持嗎?各方立委還要繼續護航下去嗎? 

 

每次看到劉黎兒女士的文章,Marvin就開始反射式的頭痛,當然不是指文筆有多糟糕~~或廢話太多~~而是劉女士的過度反應以及無限跳躍的邏輯。之前關於核四存廢的議題,就顯現出這些嚴重缺點。Marvin理解劉女士因福島電廠核災造成財務損失而強化其反核使命感,但能源問題還有許許多多的現實抉擇,劉女士卻是避而不談。例如潔淨能源的不穩定性,或日本因廢核而大量進口燃料,造成嚴重財政赤字逼使日本政府重啟核電。對於台灣的能源現狀,劉女士保持偏聽偏視的一貫立場,對於蔡英文政府重啟核電機組,也沒有如同過往的強烈批判,加入一群由「我是人,我反核」演變成面對重啟核電卻噤聲不語的「似人類」特有物種。這絕非媒體工作者應有之公正立場~~也許Marvin過於嚴苛了,台灣媒體的字典裡從來沒有「公正中立」四字。

 

這篇質疑前瞻計畫的文章也犯了相同錯誤,不過劉女士指出了前瞻計畫的不可行,這部分是正確的。前瞻計畫根本不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指路明燈,而是逃避監督與債務上限,把基礎建設從年度總預算中挪出來重新包裝,其唯一目標就是為2018年選舉撒錢綁樁。細數過往琳瑯滿目的計畫或口號,似乎更有前瞻的意味:蔣經國時代推動十大建設及科學園區,為台灣奠定厚實經濟基礎,算是最成功的「前瞻計畫」。陳水扁時代的「兩兆雙星」雖然選錯項目也以失敗收場,但還是個放眼未來的計劃。馬英九時代推出六大新興產業、四大智慧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內容就別提了,Marvin也懶得表列。也許過於龐雜,也許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經濟,也許朝野惡鬥不斷~~也許三者兼具~~雖然指出了方向卻無法落實執行,但這些計畫至少還有前瞻的意味。如今蔡英文政府的前瞻計畫,沒有聚焦台灣未來發展與核心競爭力,只有華麗文青式口號的新聞宣傳稿。相較之下,蔡英文競選總統時所提出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反而比前瞻計畫更前瞻一些。

 

至於前瞻計畫的錯誤與解決辦法,劉女士卻提供了牛頭不對馬嘴的解藥!文章中提到:「日本是1950年代在各地方大建鐵路、沿途大造住宅新城,但人口減少,新城貧民窟化或鬼城化」。在凱因斯理論盛行的年代,為了刺激經濟景氣以及因應戰後嬰兒潮的來臨,大規模基礎建設當然有其必要性。況且郊區城鎮「貧民窟化或鬼城化」的最大原因,是大型都會區的出現及其磁吸效應造成人口集中,而非人口減少所致。再者,人口減少是最近這十幾年來的趨勢,在1950年代一切欣欣向榮的時候,哪個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或任何趨勢專家能預測得到?人們所擔心的是人口爆炸,科學家遐想的是如何移居月球衝向太空,誰會因為「小心!未來人口可能會減少」而停下發展的腳步?當然,有可能劉女士洞悉了蔡英文政府前瞻計畫暗藏炒地皮搞開發的詭計,進而否定軌道建設的基本意義,導致劉女士才文章後半段提供了錯誤的解藥。

 

軌道建設有其必要性,但Marvin反對綁樁式軌道建設,更反對利用軌道建設大搞土地開發。在蔡英文政府的前瞻計畫中,幾乎所有軌道建設都是不必要的,必將成為浪費金錢的無底洞。首先,維持經濟景氣已有許多更好更簡單的工具~~匯率或利率這些政府發個新聞稿就行了~~不需要勞師動眾大搞土木建設,增加的勞力需求也只是外籍勞工,對國內就業問題沒有太大幫助。再者,台灣目前已有高鐵與台鐵環島路網,不再需要跨區域大規模的軌道建設,所以前瞻計畫中全是都會區軌道運輸。但問題來了:台灣的都市人口足夠支撐嗎?看看現成的例子,高雄都會區的使用人口支撐不了捷運系統,造成高捷公司虧損嚴重幾乎倒閉。201349日,高捷公司董事會決定減資再增資,同時把虧損轉嫁到高雄市政府頭上,再靠展延折舊年限等財務手段,終於在2016年底宣稱「終於獲利了」。但人人心知肚明,一個以預估每日運量75萬人次的捷運,靠著每日只有18萬人次的實績,怎麼可能賺錢呢?

 

陳菊在立法院舉行的前瞻建設公聽會上吹汽球,號稱捷運黃線通車可以增加每日運量到67萬人次~~套句蔡英文的繞口令「所以前瞻一定要過」~~這種可以打到月球的高射炮不聽也罷!問題的癥結在於高雄都會區的人口不足以支撐捷運系統,而高雄的交通狀況~~塞車與否、停車空間與成本~~也無法把運輸能量逼到捷運系統。既然如此,倉促推出的捷運黃線絕對是個賠本貨!把另一個賠錢貨臨海輕軌移到捷運黃線,也許還稍微合理一點~~捷運黃線原本規畫就是輕軌Marvin懶得再提基隆、桃園或台中或各縣市遍地開花的輕軌建設計畫,因為用屁股想都知道,這些全都會~~百分之百的~~成為沒有用的賠錢貨無底洞!但這些錯誤的軌道建設並不代表軌道建設是錯誤的,這也引出了劉女士文章的另一個錯誤。

 

劉女士在文章中提到:「尤其AI的影響遠比想像的快速、巨大,像無人駕駛即將帶來交通產業大改變,原本就黯淡輕軌電車怎麼辦?」劉女士的跳躍式思考讓Marvin一下子無所適從:為什麼無人駕駛會影響到軌道運輸?讓電腦來開車其實只是一種理想式的奇技淫巧,在法律規定「不准任何人開車」到來之前,Marvin絕對選擇自己開車而非電腦代勞。開車是一種支配與操控一切的慾望,在自有空間中獨一無二的私密感,以及~~Marvin最喜歡的~~激發腎上腺素的駕駛樂趣,而不是坐在車上划手機或被娛樂視聽設備所綁架。而且,無人駕駛減少的只是駕駛人與事故機率,而不是車輛總數。就算發展出類似U-bike或共享單車形式的無人駕駛共享汽車,會被取而代之的是計程車及失業的計程車司機,仍然不會大量減少車輛總數。所以都會區交通依舊擁塞,停車空間依舊不足,停車成本依舊居高不下,改變的只是駕駛人躺在車上看電影等紅燈!況且軌道運輸在封閉系統中運行,受影響變數相對較少,更有可能實現無人駕駛科技~~事實上早就有了,木柵線就是無人駕駛

 

在人口高度集中的都會地區,軌道運輸絕對有其必要性,在成本、方便與時效性的考量之下,路面輕軌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過真的要付諸實行,Marvin認為台北幾條公車專用道會是唯一的理想地點:民權東路、敦化南北路、基隆路、羅斯福路、新生南路與松江路形成一個環狀輕軌路線,成本低興建速度快,密集班次運行減少柴油公車數量,簡併公車路線並讓公車業者入股合資。雖然總體減碳效果可能沒有太大差別,但大量運輸功能並維持都會區空氣品質,還是做得到的。Marvin這個提議,應該比劉女士要強上幾分吧!更重要的是,為了未來人口減少而停滯發展腳步,完全是削足適履的愚昧與無知。如何規劃需要的建設,再把需要的建設蓋在需要的地方,才是正確的發展之道。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vinfann&aid=105262251

 回應文章

吶吶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6/27 05:17

劉黎兒原本寫寫日本女人的感情生活也就算了,偏偏不自量力的在核電問題上插一腳(而且又不用功);把核電廠的反應爐和原子彈相比之類的荒謬言論層出不窮。她對基礎建設這種半吊子中的半吊子的評論也就不足為怪了。

我只能說佩服版主的耐心,居然可以讀到頭痛還忍痛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