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02 20:56:50瀏覽4204|回應38|推薦123 | |
老美喜歡在新舊年交替時唱這首歌Auld Lang Syne [ˈɔːld lɑŋˈsəin]。 Mr. Ray 三不五時﹐會寄來自己錄唱的歌曲﹐ 配上精心的美編﹐ 今天收到正是Auld Lang Syne。曲調是台灣畢業典禮時唱的驪歌。 我很好奇這首歌和驪歌有著甚麼樣的關連﹖過新年﹐唱驪歌對老中來說是否悲傷了些﹖搜尋結果﹐ 原來Auld Lang Syne《友誼萬歲》是一首非常出名的蘇格蘭民謠。在18世紀由蘇格蘭詩人羅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1759-1796)根據當地父老口傳整理成詩歌﹐原文用蘇格蘭方言語Gaelic語(Celtic languages)寫作, 原歌詞意主要是歌詠友情。 Auld Lang Syne 意思是逝去已久的日子 "old long since"﹐ "days gone by" ﹐ 後來被Frank C. Stanley譜了樂曲。 Robert Burns 除了原蘇格蘭文外,這首歌亦被多國編上當地歌詞,中文歌詞有多個版本。在中國各地普遍稱為“友誼萬歲”或“驪歌”。很多人都可以哼出歌曲的旋律﹐我勉強記得幾句斷簡殘篇是華文憲(註)所填﹕ 驪歌初動,離情轆轆,驚惜韶光匆促,
在黃埔軍校北向征伐中原時,是軍校畢業生固定使用的畢業歌曲。後來形成一項傳統,所有學校無論軍校、小學大學都習唱這首歌做為畢業典禮的歌曲。除此﹐這首歌在很多亞洲地區中的葬禮中作為主題曲,象徵告別或結束的情感。但在許多英語國家及香港,這首歌通常會在除夕夜即逝、新年來臨那一刻演唱,象徵著送舊迎新。它的主調和原歌詞並沒有中文版本那樣感傷.毋忘所訓,謹遵所囑,從今知行彌篤; 更願諸君,矢勤矢勇,指戈長白山麓, 去矣男兒,切莫踟躇,矢志復興民族。 懷昔敘首,朝夕同堂,親愛兮未能忘; 今朝隔別,天各一方,山高兮水又長; 依稀往事,費煞思量,一思兮一心傷; 前途茫茫,何時相見,相見兮在何方。 在戰前台灣唱的是日文版的螢の光(螢之光),戰後則改為中文版的驪歌。在NHK每年除夕夜的《紅白歌唱大賽》中,螢の光是最後的合唱曲。這首歌曾被不少經典電影引用,如在1940年拍攝的《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中,此曲被用作為主旋律,所以有人誤以為Auld Lang Syne 是《魂斷藍橋》的主題歌。 「Auld Lang Syne」因為《魂斷藍橋》頓成舉世聞名的「驪歌」. 在黑澤明的《醜聞》、《日落大道( Sunset Boulevard)》《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巨人(Giant)》等等影片中,都用了這首曲子引導著劇情. (第三段開始烏拉瑰翻譯) Should o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豈可遺忘老友,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 不再想起? Should o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豈可遺忘老友, and old lang syne ? 和昔日美好的時光?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為了昔日美好的時光,親愛的, for auld lang syne, 為了昔日美好的時光,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就讓我們舉杯同賀, for auld lang syne. 為了昔日美好的時光. And surely you’ll buy your pint cup ! 你當然會為自己買一大杯! and surely I’ll buy mine ! 我自然也少不了! And we'll take a cup o’ kindness yet, 就讓我們舉杯同賀, for auld lang syne. 為了昔日美好的時光. We two have run about the slopes, 我們兩個人在斜坡上跑來跑去的, and picked the daisies fine ; 採把典雅優美的雛菊, But we’ve wandered many a weary foot,since auld lang syne. 從很久以前,我們的腳因徘徊而疲憊不堪. We two have paddled in the stream, 我們兩個人曾在小溪流中划行前進, from morning sun till dine+ ; 從朝陽到晚餐時分, But seas between us broad have roared since auld lang syne. 從很久以前, 我們之間有怒吼的大海橫阻. And there’s a hand my trusty friend ! 還有一隻我信賴的朋友的手! And give us a hand o’ thine ! 是你對我們伸出的手! And we’ll take a right good-will draught, 我們接受這親善的好意, for auld lang syne. 為了昔日美好的時光. 蘇格蘭人每年除夕夜和每年一月二十五日Burn生日那天為「伯恩的晚餐」(Burns’ Night),大夥兒聚在一起晚餐,晚餐的主菜是威士忌和Haggis. haggis 是把洋蔥、牛油、麥片、羊心、羊肝塞入羊胃中煮熟的食物。餐後大家手牽手圍個圓圈唱此首歌,歌畢﹐親友互相擁抱祝福. 這也就是今天老美除夕夜唱此歌的由來﹐現廣為延伸運用於新店開幕﹐慶祝當選﹐派對結束時等等。 了解了Auld Lang Syne 的來龍去脈﹐ 對這首歌賦予了新的意義﹐ 不必局限於畢業或葬禮之用, 凡是迎新去舊都恰當。就用這首歌為新年打開序幕,過去的不順﹐厄運都隨著舊年而去了。 祝人人幸福快樂﹐新年新希望. Haggis 註:原驪歌填詞者華文憲先生(1899-1940)浙江臨海人﹐上海音專畢業。民初時華文憲先生己為Auld Lang Syne填上詞。 由他填的詞看來確實是位才華洋溢的音樂人。1939年﹐ 華文憲先生任中央訓練團音樂幹部培訓班第一屆副主任﹐但不久重病身亡, 後追封中將。 作品有<軍歌集>, <勵志歌集>. 《三民主義青年團團歌》也是華文憲先生作。華文憲去世時﹐魂斷藍橋就算上市﹐應該還沒到中國。 所以這首歌早在中國以畢業歌流行﹐魂斷藍橋出來後﹐更加強了此首歌在我們心中代表的離情別緒。 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ld_Lang_Syne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961118.html?push=related 中國黃埔軍校網 藍色電影夢 ﹕一曲驪歌情 吳媽媽看天下:驪歌的故鄉 1/18/2011, 謝謝Robert TCW的提示﹐將原翻浮一大白改成舉杯同賀, 更為生動達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