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17 10:45:05瀏覽1943|回應8|推薦22 | |
介紹完Lawrence Oates, 我一直想著該介紹螞蟻了. 當人們提到螞蟻時通常想到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蟲蟲, 不值一提的的渺小生命. 我對螞蟻的認知也僅限於很勤勞, 群體行動, 有團隊精神,各司其職, 瘦小的身體可以扛上比自己大好幾倍的食物,怕燙還有小時的螞蟻兒歌等等, 但從來不知道這種學名為Temnothorax unifasciatus 也具有像 Lawrence Oates 的利他, Altruistic, 的英雄行為, 這令我訝異, 進而覺得世界萬物皆可為師, 同時我對螞蟻有了新的認知和一種尊敬的感動. 當這種小 螞蟻 知道自己得病時, 例如受到黴菌感染, 會離開蟻群選擇孤獨的死去. Heinze and Walter 實驗用黴菌感染這些螞蟻, 70% 會很快自動離窩遠遠的死去, 21%被發現死在離窩不遠的地方. 即將老死的螞蟻也有同樣的行為. 92%會在死前1-15天先行離家孤獨的死去. 偶有死在窩裡的,是別其他同伴又抬回去的. 受到感染的螞蟻離家速度比老死的快, 可能是怕把病傳給其他的同伴. 瀕死的螞蟻不帶走任何食物, 也不和其他家人聯絡, 如果不小心回去了, 會努力再出走. 另一種螞蟻群Temnothorax, 他們蟻群較小, 也有同樣的行為發生. 其實有的時候, 瀕死的螞蟻離巢 未必給家人帶來任何好處, 反加速自身的死亡, 但螞蟻為保全自己的同類仍然義無反顧的走向死亡, 就像Oates 一樣. 在蜂群身上, 我們也可以看到蜜蜂集體離開蜂窩為了保護同類的生命. 但諷刺的是螞蟻受到有些黴菌或肝吸蟲的感染後, 死亡前他們會爬到草尖. 反讓孢子被風吹得更遠, 肝吸蟲被另一寄主-鳥兒吃掉. 寄生蟲似乎也有它生存下去的方法. 此乃自然法則, 萬物生生不息 一生勤奮奉獻, 不管是生病還是老死, 為了不牽累家人, 不帶走任何雲彩, 心甘情願的出走, 孤獨安靜的死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 這就是螞蟻的一生. 為螞蟻唱這首歌吧! 一隻螞蟻在洞口, 找到一粒豆, 用盡力氣搬不動, 只是連搖頭, 左思右想好一會兒, 想出好計謀, 回洞喚起好朋友, 合力抬著走. http://scienceblogs.com/notrocketscience/2010/01/terminally_ill_ants_choose_to_die_alone.php#more"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