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虛擬的現實人生
2012/01/03 04:47:23瀏覽321|回應0|推薦19


    
 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裡有一篇《論靈心》的文章,談到人類靈心的沿進過程。他說﹕「當頭腦每次和其他有關的知覺器官脫離聯繫,從事所謂『抽象的思維』時,當每次離開極姆斯(W. James)所謂知覺的現實(Perceptual reality)而逃進意念的現實世界(The world ofconceptual reality)時,它的活力消滅了,人性也消失了,也退化了。」如果他活在今天,我不知他對當前的虛擬的現實(Virtual reality)會怎麼說。

 根據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一項對匹茲堡地區四個學校及社區選出的169名參與者長達兩年的的調查研究,發現即使每星期只花幾個鐘頭在電腦網絡上,他們所經受到的消沉感與孤獨感,也比那些不上網的人要來得高。網絡的應用顯然對心理健康產生了負面的作用。


 這結果恰恰同一般的預期相反。它似乎指出,這互動的新玩意兒(如電子郵件及網上聊天),也許並不比那些『被動』的舊式大眾媒介(如觀看錄影帶)在社交方面健康多少。參與者報告,他們同家人的接觸以及朋友交往圈的減少,同他們花在網絡上的時間有直接的關係。


 根據這些資料,研究者推論,遠程關係無法像那些面對面的接觸一樣,為人們提供一種支持及相互作用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正是促成心理安全及快樂的因素。許多時候,在網絡上所建立的膚淺關係,反而會導致或增強人際間的疏離感。


 我自己便有這麼一兩次,半夜裡睡不著覺,爬起來上網絡逛聊天室(chatroom)的經驗。每次室內總有那麼七、八個人在那裡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訕,說些呵欠連天無聊透頂的話。我待不了幾分鐘便趕緊離開,臨走時真想拋下一句﹕「你們為什麼不都上床去好好睡場大覺呢?」

 虛擬的現實再逼真,也不可能變成真實。我常想,這世上能真正讓我們留戀的,恐怕只有那使我們身心舒暢的習習清風、和煦的陽光、以及堅實的土地,這些我們的感官能觸能摸能感的東西。金錢、成就與名位,有當然很好,但畢竟不是能讓我們確知我們還好好活著的直接證據。


 最近受到全球許多地區的經濟惡化的影響,美國的股票市場也跟著大幅波動。這使我想起一九八七年的美國股市狂瀉。那時候我們正在夏威夷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消息傳來,引起了許多在那裡度假的遊客們的震撼。我曾寫了一首題為『土生土長的土褐色』的詩以誌其事﹕

差點被數字脹死的
華爾街
終于狂瀉不止
使遠在威奇奇沙灘上
大晒其太陽的速紅臉孔
都一下子慘白了起來

終年同陽光親昵的土褐色
在土生土長的勞動者身上
因此更顯得
渾厚真實

*選自非馬著《不為死貓寫悼歌》,秀威資訊,台北,2011年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rfei&aid=599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