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一個牢牢的圈套
2011/04/27 02:32:56瀏覽380|回應0|推薦5

      許多年前我頭一次到香港,住在姐姐家。姐夫在銀行當經理,第二天一早便帶著我到各處去串門子探親訪友。在中環下車後,他拉著我的手說,我們先去擦個皮鞋吧。我看一眼他的皮鞋,光可鑑人,正不明白為什麼這樣雪亮的皮鞋還需要擦,猛然低頭看自己的腳下,才恍然大悟他的錦上添花,乃是為了免去我的尷尬。在美國,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除了特殊日子如參加婚喪大典,通常都沒擦皮鞋的習慣。看到我那雙不知多久沒沾過油膏的皮鞋,在鞋童的刷子下如饑似渴的饞相,我不免為自己的隨便與大意感到不好意思起來。畢竟,我這是在以衣取人的香港啊!

      也許是年輕時代受林語堂《生活的藝術》一書的影響,也許是我天性本就如此,反正我一向不喜歡拘泥形式。在日常生活裡,我盡可能做到崇尚自然、隨心適性。我有一首叫『領帶』的詩,說的便是这方面的感覺﹕

                  在鏡前

                  精心為自己

                  打一個

                  牢牢的圈套

                  乖乖

                  讓文明多毛的手

                  牽著脖子走

      所幸在美國,特別是郊區,一般人對衣著都相當隨便。平時到阿冈国家研究所上班,除了那些當官或想當官的,大多穿便裝,夏天裡甚至有穿短褲著涼鞋的。偶而穿上西裝打上領帶,總會有人好奇地問,今天是什麼大日子?即使在城裡,許多大公司近年來對員工衣著的要求也不再那麼嚴格正式。一個禮拜總有那麼一天是便服日,讓大家輕鬆地透透氣。

      在台灣,衣著的風尚也一直在改變。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裡有一個夏天我回到台灣,朋友們在一個高級飯店裡請我吃飯。我發現座上每個人都西裝筆挺,只有我這客人是個例外。為了避免再碰上這種尷尬的場面,幾年後我再回台灣時,便破例地帶了一套西裝。當我滿頭大汗地走進飯店一看,天哪!滿座的輕鬆自在,我又成了個尷尬的例外。

      其實,對衣著感到困惑的,也不只我一個人。喜歡時髦的女士們,不也常常在那裡趕得上氣不接下氣?不信,請看看下面我這首『時裝』詩﹕

一走出百貨公司的旋門

她便發現

她剛剛買來的時裝

已過了時

從迷你到迷地到美兮到醜兮再

回過頭去

每年她總要忙得團團轉

拉長縮短小腿

有如它們是一副三腳

不,雙腳架

而她怎麼也想不通

為什麼一件好好的時裝

一離開模特兒的身上

便縮小變形

走了模樣

*轉錄自《不為死貓寫悼歌》,秀威資訊,臺北,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rfei&aid=514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