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To丸子妹 |
|
2006/04/13 01:21 |
我已經放了,我就放在優秀文學網。
你到www.yoshow.com.tw,然後用作家搜尋,關鍵字是『伊森杭特』,你會看到我的文章,還有我用小畫家拉出來的一張大頭照^++++^
|
|
|
|
|
|
|
唔 |
|
2006/04/06 13:20 |
為何不放到網路上面來?
很多作家都是網路紅回平面媒體的
|
|
|
|
|
|
|
^^||| |
|
2006/01/06 14:38 |
謝謝你,酷媽,你這篇留言讓我感覺好了一些^^|||
|
|
|
|
|
|
|
看看這則新聞 你就知道出版界是怎麼一回事 |
|
2006/01/04 04:04 |
諾貝爾作家 出版社退稿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諾貝爾文學獎是世上最崇隆的文學,布克獎(Booker
Prize)則是英國最大的文學獎,倫敦泰晤士報最近做個實驗,以諾貝爾獎得主奈波爾,和布克獎得主米德頓的兩部得獎作品,向英美20家知名出版公司投
稿,只是作者改用化名,結果20家出版公司不是以文學技巧不夠,就是以沒有市場價值,將兩本書打回票,暴露當今出版商沒有識才眼光,以及出版界偏重名流和
急著回收,而犧牲嚴肅好貨的嚴重問題。 83歲的奈波爾出身千里達,是2001年諾貝爾獎得主,他1950年起定居
英國,名著「在自由的國度」 (In a Free
State)1971年獲布克獎,寫殖民地人的漂泊和自由。當時一位電視劇作家評論說,此書是「英國這位成就最高的作家才氣登峰之作」,讀來是「人生至
樂」。 86歲的米德頓1974年以「假日」(Holiday)獲布克獎,出過42本書,文名久著。有一位作家說:「我們需要米德頓來提醒我們,小說應該怎麼寫法。」 「不要用封面評斷一本書的價值」是看書讀稿的最基本心防,不料泰晤士報用這兩本書的第一章投稿,將作者和書中角色改名,英美出版界龍頭全部有眼不識泰山。錯失真金者包括時代華納、Bloomsbury,以及發掘「哈利波特」作者羅琳的Christopher Little。 倫敦重要文學仲介公司PFD給「在自由的國度」的退稿函可為代表:「考慮大作,吾人感受和興趣不夠強烈,信心亦有不足,歉難錄用。」另一封退件信說:「敝公司獎掖新人,對其作品內容與寫作風格須有極強烈感受,抱歉,我們對大作沒有此等感受。」 西歐文壇耆宿朵莉絲‧萊辛曾用化名投稿給出版她作品的公司,也遭退稿。她表示,「自由的國度」被退,令人驚愕。英國現任桂冠詩人牟勳也對出版公司的眼光和立場表示詫異。小說家兼批評家泰勒表示,由泰晤士報這次實驗,當今出版風氣可見一斑。 【2006/01/03 聯合晚報】
七月,一片金紅豔豔。 |
|
|
|
|
|
|
放棄了 |
|
2006/01/03 12:28 |
酷媽,那個文藝獎我打算放棄了。 理由無他,是因為我平時寫文章、寫小說視角的制高點都是在整個台灣,甚至整個世界,我實在沒有辦法把我的視野縮小到一個小小的(和全世界比起來的話)大台北地區。 我可不希望像梵谷一樣,在我死了之後,作品才真正有人賞識。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寧可不出名,把我的小說帶到棺材裡去,我不允許我的小說在這種情況之下流傳後世。 說我小氣也好,說我沒度量也罷,反正這是我的小說,我的文章,我的創意,我的憧憬,但是我不允許任何出版商利用我的名字賺錢。
|
|
|
|
|
|
|
不要氣餒 |
|
2006/01/02 08:48 |
梵谷一生只活到三十七歲 真正全心全意作畫十年 畫了超過三百多幅作品 只賣掉一幅 還割掉自己耳朵 潦倒至舉槍自戕 高更更慘
還是當你的工程師吧 有時間寫寫就好 也許有一天會遇到伯樂 你的「面對大海」寫完沒?
七月,一片金紅豔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