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為孩子的未來打算,他就能計畫自己!
2010/04/04 11:55:23瀏覽400|回應0|推薦5

昨天剛上完圓桌教育基金會第二階的課程,效率影響力與為人父母,在最後一天為人父母的課程延伸中,我們得以看見原來要給孩子空間去成為,父母做了太多,反而剝奪了孩子學習與體驗,進而去成為的歷程;無獨有偶的,回來check email也看見在天下親子電子報最近的文章,推介一本盧蘇偉的新書,描述與分享的部分內容也圍繞著這個主題,真的,從我個人的學習歷程與能力養成也印證了這類似的概念,孩子如果做什麼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跟喜好,這是他真正需要的,在怎麼辛苦他都會甘之如飴,也一再提醒自己,給孩子他的需要,而不是將我們的想要加諸在他的身上。這樣的概念,用在工作職場也挺適用的,給予適當的空間,讓他們可以成長,可以有機會可以自己成為。

父不為孩子的未來打算,他就能計畫自己!(盧蘇偉)

母不為孩子的未來打算,他就能學會計畫自己。孩子如果讀書是為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再怎麼辛苦他都甘之如飴。孩子的能力由父母做多少而決定。

 「怎樣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經常有父母問我這樣的問題,我都不知該如何回答,只能分享我孩子的經驗。父母不為孩子負責,孩子就能學會為自己負責;父母不為孩子的未來打算,他就能學會計畫自己。做得愈少的父母,孩子就能有愈多機會磨練自己;父母出力愈少,孩子就要更加努力。能力來自意願,如果孩子是為父母讀書,我想他應該會應付和敷衍,孩子如果是為自己的興趣和喜好讀書,再怎麼辛苦他都甘之如飴。孩子的能力由父母做多少而決定。

 我們周遭有太多規劃型的父母,為了孩子能上醫科或台大,用盡各種方法預先做了各種準備和計畫。我們夫妻似乎都是「大神經」,根本還搞不清楚孩子喜歡和適合的。孩子只上過一天的補習班,或許他真的不知天高地厚,以為自己讀就可以應付未來的考試。他每天一定會抽出時間看自己喜歡的書,由於動作慢、操作能力差,所有的努力只能勉強應付老師的要求,但每天中午還會有精力在大太陽下打球。每天我載孩子出門,看他不是很用心在衣著上,雖然和我的期待有些落差,我都覺得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應由他自己決定和負責。走在孩子的背後,如果孩子不需要我,我也盡可能不要去打擾孩子。如果有一天,他不再需要爸媽了,我相信我會完全的放手讓孩子飛翔在屬於他自己的天空。

 

「陪孩子走對的路!做對的事!」

 

就讓我們學習做一個放心和輕鬆的父母,陪孩子走一段學習成長之路吧!

more...

http://www.cwbook.com.tw/common/book.jsp?productID=3925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gyang1&aid=39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