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孩子自由的時間與空間
2009/10/06 21:43:35瀏覽401|回應1|推薦26

現代父母總希望小孩比自己強為出發點,課輔班、才藝上輪番上陣,不知道小孩吸收多少?自己也往往定時定點接送而疲於奔命,我很慶幸自己小時候並沒有參加什麼過多的補習課程或課後輔導的,讓自己有很多的時間看自己想看的書,在那炎炎的夏日午后,赤腳跑在已收割後的田地上,或騎著單車無所事事的穿梭在小巷內。

以下的內容是摘自<學前教育>的一篇報導,關於我們下一代的孩子,我們應該可以思考是否應該給予更多的自由與空間。關於親子,引述<圓桌。人的使用手冊>中一段蠻有意義的話,"我們每個人都來自父母,不論喜歡或不喜歡,總是被生下來,展開這一世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旅。.......父母是過去的我們,讓我們有這次的機會;孩子是未來的我們,讓我們有希望成為。.....感謝老天,在傳承的扮演中,我們總有能力可以讓下一代更好。"

假日空閒時間,爸媽與其忙著送孩子上補習班、參加活動,不如讓孩子自在地待在家中,盡情遊戲與閱讀,即使作點白日夢也能讓腦筋充電,身心舒暢。

文╱洪蘭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自由開放的空間激發無限創意
人家說「金窩、銀窩,不如家裡的草窩」,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父母不在的地方,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暑假應該是讓孩子歇一下、喘口氣、作點白日夢的時間,不要把它塞的滿滿的。

《天地一沙鷗》的作者李察巴哈有個非常叛逆的兒子,九年級就中輟,但是20歲就進蘋果電腦公司,24歲做到軟體測試部的經理。他一直不了解為什麼大人對作白日夢這麼反感,他說作白日夢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也是他創造力的泉源。
他允許他的屬下做白日夢,也鼓勵他們用上班時間跟別人交談,因為很多解決問題的靈感就是在談話中突然出現的。

他一直認為創造力要在自由和開放的空間才可能出現,若把孩子管的太嚴、綁的太緊,點子是出不來的。

沉浸書中和圖書館勝過上補習班
我非常慶幸我小時候沒有補習班,所以我暑假看了很多好書,《基督山恩仇記》和《西遊記》是看到幾乎會背,因為家中書不多,每年暑假必重看一遍,看多了自然成為記憶的一部分。

《基督山恩仇記》最後一句話「人生是等待與希望」也對我有很大的啟示,碰到挫折時常會想到它。所以不要見不得孩子閒閒沒事做,手不在動不代表大腦不在動。送他去圖書館,給他一點自由的時間和空間,隨他去探索,去和書中人物對談。我甚至覺得連暑假作業都不必,要玩就痛快地玩,玩夠了自然想讀書,那時效果還更好呢!

只要教會孩子「對人感激,對己克制,對事盡力,對物珍惜」就可以放心地放手,只有被人尊重的孩子才會自重與自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gyang1&aid=3383209

 回應文章

Zoe 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得越多學得越少
2009/10/17 20:37

曾有研究兒童教育的學者說過: 教給孩子的東西越多. 孩子學得就越少.

寒暑假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們在一整個學期的長時間學習之後. 能有一段休生養息的時間. 避免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 如果連假期都還要做功課那就違反了假期的意義.

長長的假期也使孩子們有充裕的時間去探索學校以外的世界. 發展自己的興趣. 與朋友和家人有較多悠閒的時間相處. 建立友情和親情. 學習與人相處. 許許多多在課堂裏學不到的生活知識與人際關係. 所以寒暑假期對孩子們是極有意義也是極重要的空間.

基度山恩仇記我在中學暑假時也讀過. 很吸引人的一部小說.

梅格羊(magyang1) 於 2009-10-17 21:49 回覆:
恩~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