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0.元宵節與謎語故事
2012/02/03 18:16:18瀏覽10640|回應6|推薦200

  元宵節與謎語故事 2012/2/3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俗稱小過年,也叫元夕、元夜、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這天也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俗,故又稱燈節。過完這一天,年節才正式結束。當天之前後數日有許多民俗活動熱鬧開展,如逛花燈、提燈籠、猜燈謎、吃元宵等等,每個地方又有各種不同的慶祝活動,頗有歡慶年節的氣氛。民間也有不少關於元宵節習俗的趣聞。

元宵節的起源:西文帝時為紀念「平」而設

從史料來看,較可信的說法是:漢高祖劉邦死後,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他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后病死後,諸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氏江山。此事傳至氏宗室劉囊耳中,他為保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與民同樂;正好是一年的第一個滿月,又稱「元夜」、「元夕」每年的這個時候,漢文帝都會出宮遊玩,以示慶祝京城裏家家張燈結彩。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漢武帝時有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神(道家的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盛大活動,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從此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慶,直到隋煬帝時期才變得盛大華麗,沿至今日。

元宵節點燈籠,可說是節日主題。據說這習慣來自東漢明帝時期,相傳明帝提倡佛教。明帝永平年間適逢蔡愔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而當時僧人在正月十五日觀佛舍利、點燈敬佛。於是皇帝命令這一夜在皇宮和寺廟都必須點燈敬佛,無論士族庶民皆掛燈。而這本屬於佛教的節日也逐漸變成民間的慶典。這是在史料上較可靠的說法。(另外: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活動:

燃燈:風俗起自朝,到了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挂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放燈的習俗在代就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要進行5天。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到了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遊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遊走,好生男孩)

佛山通濟燈飾

彰化花壇鬧元宵

元宵節煙火

龍年吉祥花燈

天燈、添丁

台灣燈會2012年在彰化鹿港,打造千里龍廊,在中山路上空架設九龍盤天

元宵節,舞龍放煙花

猜燈謎(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朝,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南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吃元宵是民間過元宵節的習俗: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元宵節重要的傳統習俗之一,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團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團圓美滿,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圓子」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山楂、棗泥、各類果料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湯煮、油炸、蒸食皆可 

中國的情人節:古時青年男女很少有在公開場合見面的機會,元宵燈節期間就成了男女青年相會的好時候。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歐陽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看似平淡,卻情味悠長。極平常的字,極平常的詞,經歐陽修一組合,便立刻成為別開生面、韻味不盡的圖畫。他只攝取了一個鏡頭:今年元夜時,他(或她),來到去年此時的觀燈之處,只見月色溶溶,燈火燦爛,不由得想起去年此時,兩人相約,傾訴衷腸的情景。如今,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柳絲還是那個柳絲,燈火還是那個燈火,花市還是那個花市,可惜的只是,那個人不見了。撫今思昔,不禁淚眼婆娑,苦啊,哭啊,把衣袖都濕透了。這個鏡頭的選取,在那個時代最普遍最有代表性、最經典的鏡頭,來展現青年男女的情思。這種「頃刻」一旦抓住,就會極大地增強藝術張力歐陽先生乃當朝宰相,相當於總理一級的官了,也擺弄這些兒女情長的東西,是不是有點匪夷所思?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

傳統戲曲陳三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相遇進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情人節

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 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裏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

民間流傳著的故事:

一、點燈,放煙火、天燈:瞞天火、救人間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在很遙遠的古代,有一隻神鳥因迷路而來到人間,卻不小心被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此事後大為震怒,下令天兵要在正月十五日放天火,將人類全燒死。天帝之女相當善良,不忍看人類就此毀滅,便偷偷將這個消息傳給人間。人們知道這消息後大為惶恐,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一名老翁有了主意:「不妨在正月十五日的夜晚,家家戶戶都掛上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如此一來,上天就會以為人間失火,人類都被燒死了。」大家覺得此法可行,便照著老翁的話去做了。結果在當天晚上,天兵從雲端往下看去,人間一片紅光,就真以為人間失火了,便稟告天帝不需放火,人們因此得救。從此以後,人們為了紀念這死裡逃生的一日,每逢元宵必點燈、放煙火來慶祝。以上當然只是趣聞,上天沒那麼好騙。

不過元宵節確實是中國人難得的夜晚節慶,對宵禁嚴格的古代中國來說,這個故事說不定是比較能說服人的理由。

二、吃元宵:巧計助宮女團圓

元宵節要吃一種包餡的湯圓,也稱作元宵,其背後也有個傳說,和點燈籠的傳說還頗為相似。相傳,西漢武帝時代有一位極有智慧的人名叫東方朔。他是漢武帝的寵臣,一生中有不少奇事妙聞。

某年初春,天降大雪,漢武帝感覺無聊,命令東方朔到御花園折幾枝梅花給他欣賞。東方朔剛踏入御花園,發現一位宮女想投井自殺,連忙攔下,並問她投井原因。這位宮女名叫元宵,進宮數年無法侍奉父母,心中十分掛念,每到這冬去春來的時候,思念更深,想到自己一生都無法孝敬父母,還不如一死了之。

東方朔同情元宵的心情,便答應替她完成心願。他喬裝成一位算命仙,在大街上擺了占卜攤,許多人前來求籤算卦,結果幾乎所有人都抽到同一支籤,上頭寫著「正月十六火焚身」,意指天上將派火神下凡,放火燒京城。城中百姓對此深信不疑,擔心京城將有大火,一時間人心惶惶。這事傳到漢武帝耳裡,也感覺不安,於是召見東方朔問計。東方朔說:「聽說火神愛吃湯圓,而宮中有名叫元宵的宮女擅長做湯圓,依臣之見,在十五晚上讓元宵做湯圓。皇上沐浴焚香,將湯圓上供火神,並傳令京城家家戶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再下旨城中十六晚上掛彩燈、放煙花,上天便會以為人間大火,如此可消災解難。」

於是,漢武帝依照東方朔的辦法傳旨下令。到了正月十六夜晚時,長安城裡張燈結彩,人們紛紛出來賞燈,元宵的父母也進城觀燈。這時,漢武帝帶著大臣、宮女出宮賞燈,與民同樂。元宵的父母看見寫著「元宵」二字的燈籠,驚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見父母的喊聲,終於與父母團聚。

長安城這樣熱鬧一夜之後果然平安無事,人心也安定了。漢武帝龍心大悅,下令以後每年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奉火神,正月十六全城掛彩燈慶祝。因元宵做湯圓有功,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湯圓又音似團圓,與宮女心願相合,可見東方朔妙計另有深意。

三、燈謎略說

謎語的理論劉勰《文心雕龍.諧讔篇》曰:「自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而為謎語。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或體目文字,或圖像物品,纖巧以弄思,淺察以炫辭。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他對謎語從理論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回互其辭者,宛轉(即繞圈子)而言,不直接說出之謂。是謎語製作之起碼條件。因直接說出,即非謎語也。《東野語》曰:「古之所謂廋辭,即今之隱語,而俗之所謂謎。」

「一時歡樂一時愁,想起千般不對頭;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憂來自解愁。」這首詩就是一個謎語,它的謎底正是「猜謎」。相傳,兩千多年前,就有了猜謎這種活動,是元宵節另一個有趣的活動。燈謎大多利用字一字多義、異讀、諧音的特點,以轉義、聯想和拆合等技巧,做成隱晦曲折的文字謎。由於燈謎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射中,因此又有「燈虎」之別名;而猜燈謎時的提示皆以「射」字表示,可射之標的包括:動物、植物、用、人體器官、自然現象、人類行為、字、熟語、俗語、成語、俏皮話、專業用語、人名、書名、地名、節日名、活動名、腦筋急轉彎、網路密語、冷笑話、欠奏謎語等,不一而足。

謎語的別稱:由於其謎體不同,所以橋代的厥稱亦有所變化。

春秋:言隱、隱語、廋辭;代:射覆,離合、字謎;代:反語、歇後;

五代:覆射;代:地謎、詩謎、戾謎、社謎、藏頭,市語;

代:獨腳虎,謎韻;

代:反切、商謎、猜燈,彈壁,彈壁燈、燈謎、春燈謎;

代:謎子、謎謎子,切口、縮腳韻、文虎、燈虎、春謎、燈謎。

民間謎語與燈謎之區分:燈謎屬於文義謎,而民間謎語除了少量字謎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徵來隱射的,因此,它屬於事物謎。它主要著眼於事物的形體,性能,動作等特徵,運用擬人,誇張、比喻等手法來描繪謎底,從而達到隱射的目的。

燈謎趣事:計諷勢利眼

時,臨安的居民每逢元宵節便會將謎語寫成紙條,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謎。這種腦力遊戲既有趣又能啟迪智慧,因此相當受歡迎。時至今日,猜燈謎依然是相當有魅力的活動。

關於猜燈謎,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古代有一個姓的財主,家財萬貫,看人行事,皮笑肉不笑,人稱「笑面虎」。他為人勢利,看人衣著光鮮就畢恭畢敬;看人衣衫襤褸就瞧不起人。那年春節將臨,有名叫張木王少的兩人要向他借錢。張木穿著打扮華麗亮麗,王少穿得破破爛爛。家丁一見張木,忙回房稟報,笑面虎慌忙迎出門來,一見來客衣帽華麗,就滿臉堆笑恭敬相讓。張木説要借銀十兩,笑面虎忙取來銀兩。張木接過銀兩,揚長而去。笑面虎還沒回過神來,王少忙上前喊道:「老爺,我借點糧。」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見是衣著破爛的王少,就暴跳如雷地罵道:「你這小子,給我滾!」王少還沒來得及辯駁,就被家丁趕出大門。王少受了屈辱,回家的路上,越想越生氣,猛然心生一計,決定要鬥鬥這個笑面虎

轉眼春節已過,元宵將臨,各家各戶都忙著做花燈,王少也樂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燈節的晚上,各家各戶街頭房前都挂上各式各樣的花燈,王少也打出一頂花燈上了街。只見這花燈扎得又大又亮,更為特別的是上面還題著一首詩。王少來到笑面虎門前,把花燈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圍看。笑面虎正在門前觀燈,一見此景,忙也擠到花燈前,見燈上題著四句詩,他認不全,念不通,就命身後的帳房先生念給他聽。帳房先生搖頭晃腦地念道:「頭尖身細白如銀,論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笑面虎一聽,只氣得面紅耳赤,怒眼圓睜,哇哇亂吼:「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喊著,就命家丁來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説:「老爺,咋見得是罵你呢?」笑面虎氣呼呼地説:「你那燈上是咋寫的?」王少又朗聲念了一遍。笑面虎恨聲説:「這不是罵我罵誰?」王少仍笑嘻嘻地説:「噢,老爺是犯了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氣得幹瞪眼,沒啥説,轉身狼狽地溜起了。周圍的人見了,只樂得哈哈大笑。這事後來越傳越遠。第二年燈節,不少人都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觀燈的人猜測取樂。

燈謎趣事:庄腳人打啞謎,委婉相褒

位子女事業有成的老員外,住家附近有一位經營園藝的朋友,每次兩人見面﹐總笑嘻嘻地互打招呼。員外稱對方「古意人」 (河洛語)那位園藝老闆則喊員外「十五的月亮」(河洛語)讓旁人聽了之後總是像丈二金剛,不知他們是在打啥啞謎。

原來,他們都巧妙地運用修辭學上的「俏皮話兼諧音雙關」,在互褒:老員外稱對方為「古意人」,一方面讚美朋友之為人處世很老實,不會跟人黑白花(縮語諧音:嘜花,意謂「不會跟人家裝迷糊、唬弄、忽悠」),另一方面則委婉而俏皮地表示出他所從事的行業是園藝、賣花。至於經營園藝的朋友以「十五的月亮」稱老員外,是因為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月亮,縮語是圓月,與「員外」諧音,委婉而俏皮地贊美老員外的地位和成就。

西方謎語故事:古希臘數學家丟番都的「墓誌銘」是一首詩謎:

「過路的人啊!這兒埋葬著的是丟番都。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十二分之一,他長起了細細的鬍鬚;丟番都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這樣又渡過了一生之的七分之一;又過五年兒子出世,他感到很幸福,可是命運給這孩子的生命,只有他父親的一半。兒子死後,這老頭在深深的悲痛中,又活了四年,也跟著結束了塵世生涯。」過路的人兒喲!你可算出來了,丟番都活到多少歲?

答案:84

河北京西蔚縣打樹花 火樹銀花不夜天

河北蔚縣,當地人稱之為「雨」縣,由於地處交通要塞,自古就是京西重鎮之一。古代燕雲十六州蔚州就是這裡。蔚縣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城內文物比比皆是──建築風格各異﹔儒、釋、道文化異彩紛呈。蔚縣縣城是京西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城,不僅城鎮建築格局保存完好,而且城內的寺、觀、廟、壇等建築也是一應俱全,其中最著名莫過於玉皇閣、南安寺塔、重台寺。此外,縣內還有金河口小天山等自然景觀。

蔚縣是一個很有老舊味道的小城,尤其是每年元宵節的打樹花,非常值得去看看。有人說,蔚縣的打樹花至少有300年歷史。不管它多少年了,如今每逢燈節,這裡的人們都上街吃喝玩樂,豎燈桿、耍高蹺、看燈影戲,鬧到半夜。最後總有一場漫天繽紛的打樹花,讓去歲的興致在這裡結束,讓新一年的興致在這裡開始。

打樹花是蔚縣人鬧元宵的傳統習俗,是人們為了慶賀豐收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自願捐獻廢舊生鐵,煤炭和糧倉,蔬菜等,每年元宵節打樹花。表演時先將數百公斤生鐵用煉鐵爐化成鐵汁,表演者用特製勺子將鐵汁奮力潑灑在堅硬冰冷的磚堡牆上。一千多攝氏度的鐵汁炸裂後爆發出萬朵火花,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樹花」。「樹花」千姿百態,萬花奔騰。「火樹銀花不夜天」,表演藝人們的精湛技藝和勇敢精神,使觀眾群情激奮,掌聲雷動,歡聲震天。

打樹花時反穿羊皮襖、頭戴濕氈帽的藝人將廢鐵熔成的鐵水裝入特製的容器內,用在水中浸泡了3天的柳木勺子,將鐵水一勺勺潑灑在古老的城牆上,甩濺出絢麗多彩的火花。金紅的鐵水潑擊牆面,四外飛濺,就像整個城牆被炸開那樣,整個堡門連同上邊的門樓子都被照亮。由於鐵硬牆堅,鐵花飛得又高又遠,鋪天蓋地,然後如同細密的光雨閃閃爍爍由天而降。

關於打樹花的由來,當地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說城門上有五顆魁星,村裡人為了來年能使村子多出幾個秀才,便用生鐵熔化成鐵水,僱請民間的藝人,去打樹花。鐵水全部落在五顆魁星上,才能表示來年中的秀才多。所以對打樹花的藝人的要求非常高:不僅力氣要大,能把6公斤的柳勺帶鐵水一次又一次地揚到高空,還得要揚得準,揚得藝術漂亮。其實,無論怎樣的版本,都是一種祈福的心願。

 

反穿羊皮襖子的藝人

元宵夜打樹花前煉鐵水

開始揚樹花

打樹花

打樹花,壯觀非凡

壯觀的打樹花

孔子和弟子 師徒打啞謎

一、子曰:「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衛靈公》

孔子做學問,最反對四種毛病:意、必、固、我(《論子罕》)。憑空想像,絕對肯定,固執拘泥,自以為是,這四種毛病,孔子都沒有,原因之一,就是能有悟性。當然,光有悟性不夠,還得靠一個東西來貫通它。這是孔子治學箴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話。不要以為知識多、記性好,就一定是大學問家,還要看他有沒有「一以貫之」的東西。但如果沒有,則所謂學問云云,不過一地雞毛。

孔子給他一個極聰明的學生子貢提了個問題說:「端木賜呀,你認為我這個人,就是書讀得多,又都記得住嗎?」子貢一聽,說:「對啊!難道老師不是這樣嗎?」孔子說:「當然不是!我只不過是有一個「基本的一以貫之的理則和方法」而已。」這個對話到此結束,那這個「基本的一以貫之的理則和方法」是什麼?我們並不知道。子貢可能是明白的,這種聰明人跟著老師學那麼多,學問很高,老師一講,可能是明白的。那我們卻不容易明白啊?

好在《論語》裏還有一條,孔子和他另一位弟子曾參之間有過一次對話,他問了曾參同一個問題。

二、子曰:「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四.15》)

這天要下課了,孔子在課堂上對曾子說:「曾參同學我的道始終貫穿著一個東西──基本的理則和方法。你不要以為我是知識層面廣曾參一聽,恭敬地回答說:「是的」。他明白,所以他就說了句,「是」,這場對話就結束,孔子就離開走了。孔子和他弟子曾參一問一答像是在打啞謎,他們之間相互明白但別人卻不明白。那曾參聽明白了什麼?孔子所說的一以貫之的道究竟又是什麼?旁邊還有其他一些人其實並非很清楚的。所以孔子一走,就趕快圍上來曾子:「曾參同學,剛才老師說的是啥意思啊?說出來大家一起分享。曾參解釋道:「老師的道,只是忠恕罷了」。有了這個解釋,我們才明白孔子一以貫之的道是就是兩個字──忠恕。忠恕之道意為絜矩之道也,絜矩為度量工具,以身作則,由己及人,忠和恕的做人原則也就是「仁」的原則。因此一個人按忠恕行事也就是仁的實踐。這種實踐同樣引導人去完成對社會的責任與義務。

這裡孔子為什麼只對曾子說,而不是對大家說呢?其中緣故,後文(《論語雍也第六》)有交待,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對不同能力的人,交流話題的深淺度不同,因人而異。同時可以推測,這應該是孔子回國70歲以後教年輕一代的弟子說的,當時子貢子路子夏這些已經出師,到各地發展了。因而,曾子對同學們就以「忠恕」來簡單解釋。

我們讀《論語》,不斷看到子貢子路樊遲子夏,以及比曾子年齡還要小的子張,時常向孔子請教,問仁,問孝,問為政,同孔子討論,而曾子就沒有。《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子貢直接談話,多達19人次,與子路的談話多達18人次,與年齡最小的子張,談話也多達6次,而同曾子的直接談話,只有1次。不過,與曾子的這次談話卻十分重要。這段話很有名,孔子似乎要將自己思想體系(「道」)的核心傳授給曾子。孔子的話中就有兩個重點,一是「道」,二是貫穿這個「道」的「一」。對於門弟子來說,這可是得到老師真傳的難得機會。曾子用一個「唯」(即「是」)應答,似乎表示自己已經心領神會,使得這場談話難以繼續下去。而當孔子離開後,其他門人表示難以理解時,倉促之間,他便以「忠恕」二字作答。曾子的回答對嗎?這是一個千古之謎。

後世很多研究者都對曾子的回答不以為然。蘇軾,以及那個以「門立雪」而著名的大儒楊時都以為,孔子的這句話深奧難解,曾子只好拿「忠恕」二字,姑且應付一下門人。連朱熹都被難住了,當有人向他問及此事時,他雲山霧罩地說:「且要沉潛理會,此是《論語》中第一章,若未看透,且看後面去,卻時時將此章來提省,不要忘卻,久當自明。」這不是廢話嗎!程樹德《論語集釋》說:「一貫之義,自漢以來不得其解。」李澤厚《論語今讀》說:「這章非常著名而異解甚多,有的且涉神秘。關鍵在於何謂『一以貫之』。」來可泓《論語直解》說:「在這裡,孔子提出吾道一以貫之的問題,但用什麼貫穿卻沒有明確的解釋……那麼,這個『道』是什麼,是不是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兩字,而貫穿道的『一』又是什麼,由於孔子與曾參打了個啞謎,令人參不透,成為研究孔子學說中的一大疑案。後之學者,只好心中有數,各行其是……到底孔子一貫之道是什麼,『一』自漢以來,不得其解,這是《論語》留給我們探討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短短的兩句對話,卻變得這麼高深莫測?關鍵在於概念甚多,而又語焉不詳。這句話包含有「道」、「一」、「貫」、「忠」、「恕」等眾多概念,既然關係到孔子思想的根本,總應該說得詳細一點才好,可沒有,老師打啞謎,學生猜謎,猜得對不對,老師也不置可否,於是留下了千年疑案。

三、冉有曰:「夫子為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孔子帶著一幫學生在國住了可長時間,既不說要作官,也沒有要走的意思。冉有忍不住了,這天悄悄對子貢說:「阿師弟,你進去去問問,咱們老師到底會不會幫助君?」子貢馬上回答:「好的,我馬上去問。」

對於老師是否幫助君,這是政治性很強的,同時又是極其敏感的問題。因此許多同學都對此再三緘口,不聞不問。但這對於長於政事,同時也有很強的從政慾望的冉有來說,不能不搞清楚,自己得先知道老師的意圖,然後捷足先登,以謀個好差事。自己想知道,但又不敢問,怎麼辦?冉有兩眼一轉,計上心來。這麻煩的任務就叫豪爽的、能力卓越的師弟子貢去辦了。聽說到子貢接了這個費力不討好的焦點問題,同學們都跑來看熱鬧了。子貢想了一會,就推門進去了:「老師,俺有個問題想請教下。」「啥問題?」「人們常提到的伯夷叔齊究竟是什麼人啊?」「......(此處省略重複述說伯夷、叔齊故事的N百字)......所以說,他們是古代的賢人啊。」「那他們這樣做,後悔嗎?怨恨嗎?」

看到得意弟子進來問些老掉牙的問題,孔子一開始感到有點意外,但還是耐心回復。直到這時,孔子才知道愛徒的目的,好個子貢!你虛來,我也虛往,你打啞謎,我也對下文:「後悔!?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有什麼後悔的?」說到這裡,孔子壓低嗓門:「我看他們是高興才對呀。說實話,我都羨慕他們呢,沒看到我一直都是讚揚他們的嗎?」

聽到老師這樣回答,子貢心裡有數了,立馬作揖告退,他剛一出門,就大喊:「兄弟們!我正式宣佈——」,看著聞聲而來的同學,子貢一字一句地說道:「俺們老師是不會幫助君的!」

四、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子貢這天又和孔子在打啞謎了,子貢問道:「老師,打比方有塊美玉在這兒,您準備怎麼來處置它?是要把它藏在櫃子裡呢?還是去找識貨人而賣個好價錢?」

孔子馬上回答說:「賣掉它!肯定是要賣掉它!留著有何用?不過呢……孔子說到這故意停頓了一下,關鍵時刻吊起學生們的胃口起來了。子貢急忙問道:「不過什麼?」孔子說:「我不是像你所說的滿大街去找識貨人,而是等待識貨人慕名而來。」

聽到這,有些同學就叫起來了:「阿師兄,你真不愧職業商人啊!三句話不離本行,啥時候都嘮叨做生意的事!」子貢孔子相視一笑,並未理睬。這怎麼能和他們講明白呢,是啊!正所謂「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五、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孔子師徒在流亡途中,這天準備渡過黃河孔子坐在車上看到路邊有兩個人在耕地,便叫住正在駕車的子路:「阿!」「啥事?」「你下去問問他們渡口怎麼走?」「好嘞。」子路立即剎車,把韁繩交給師傅,便跳下馬車,走到田邊,對著靠近田邊的那人打了個輯:「請問這位先生,到渡口的路怎麼走?」

那高個子聽到有人問話,抬起頭來看了一下,反問道:「那個開車的老頭叫啥來著?」「孔丘。」「是國的孔丘嗎?」「是的。」「是的話,那他就應該知道他的路該怎麼走了!」子路很鬱悶:「簡直答非所問!」

「是知津矣!」表面上說是孔子知道津──渡口在哪裡了,深一層的含義是指孔子知道他的路怎麼走了。當時子路心思都在在渡口上,就沒有意識到這人話中有話。他們故意給你打啞謎──你問我在哪裡渡這個河,我說你早就知道了。

六、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孔子評價子賤:我經常提到的正人君子是什麼樣的?君子也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神秘莫測,舉個現實中的例子來說,君子就像子賤同學那樣的人。都說咱們國沒有君子,那麼除了子賤同學,還有誰稱得上君子呢?

老師表揚了幾個同學,就沒自己的份,急不可待地站起來:老師!我怎麼樣?孔子有意挫一下子貢的銳氣:「你啊,既不及賢聖,又不像君子,就跟一種東西一樣,是個器皿(器也)。」同學們嘩然一片,暈倒!老師今天怎啦,把阿貶得這麼厲害?子貢同學子貢更急了:老師,像啥東東?孔子說三個字:「像宗廟裡的禮器瑚璉!」有打啞謎之意味。

有個同學懵了:瑚璉是啥東東?旁邊的人解釋到:「看來你要學的東西還多啊,瑚璉就是宗廟中祭祀時用來盛放黍稷的器皿,是既貴重又華美。」子貢一邊想一邊坐下:「說我像瑚璉,好的方面就是說我有才華,能大用,壞的一面呢,就說我缺乏親和力,不能和貧困的同學打成一片啊。」突然間恍然大悟:哎,原來老師認為我心高氣傲,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我啊。 

瑚璉,有人說就是簠簋,總之是用來盛放米飯之類食品的,說白了就是飯桶。但用於宗廟,又很高貴,是既貴重又華美。那麼,孔子子貢是瑚璉,是什麼意思呢?這就看我們怎麼理解了。錢穆先生《論語新解》云:取其貴重華美,認為這是讚許子貢為「廊廟之材」。李零先生《喪家狗》認為是有分寸的肯定,因為「瑚璉是重器,但不是最重要的器」。澤厚先生《論語今讀》認為是有褒有貶,半開玩笑。他的意思是:呀阿賜,你是一個「又貴重又華美的高級盛飯禮器」。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6083515

 回應文章

灣 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極品,讚!
2012/02/25 16:02
就可惜那個笑面虎從此以後,吃元宵就被噎著!

黃彥琳~~ 兩個海灘一日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翔實的介紹
2012/02/23 12:02

珍貴的歷史資料記載,

感謝分享



平平安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09.元宵節與謎語故事
2012/02/22 08:05

美好的分享....

感謝了....


我不知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安撫民心
2012/02/18 08:22

很多事情的開始都為了安撫民心,無論宗教或節慶。

謎語的形成挺有意思,後來的俚語,俏皮話也多出於此。。。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2-02-20 02:19 回覆:
閣下的總結有畫龍點睛之效果,非常感謝!

愛分享D+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好詳盡的資料
2012/02/06 16:49
謝謝你用的分享
讓我能在度過元宵佳節時
對他的歷史背景能有更多的了解
祝你元宵佳節愉快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2-02-08 02:29 回覆:
感謝造訪,祝福佳節愉快

霞飛客 詠梅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元宵
2012/02/03 18:45

謝謝分享歷史典故

祝您 龍年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