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1/01 01:47:42瀏覽1553|回應2|推薦25 | |
在國外,一個城市能有二、三種特色美食,就足以讓市民驕傲一世;在台灣,一個城市不只擁有二、三種美食,單單冰品這一項,每個城市都擁有好幾家令人難以忘懷的冰店,這就足夠讓小市民感到幸福是可以掌握在自己口中的。 炎熱的夏天,除了來上一口透心涼的剉冰,最能令人心滿意足外,我還愛上又白又嫩、〝幼綿綿〞的冰豆花。台南最負盛名的安平豆花,每天大排長龍,還有藝文界和歷史背景的加持,生意好得不得了。不過,為了跟上時代的腳步,大量生產後,口味卻變了,我個人認為太甜,不喜歡。 在台南一中大門口附近,有一家沒有招牌的豆花店,我最愛她的花生豆花。老闆娘每天早上11點開店後,才開始煮花生。她的花生不是平常看到的硬花生,而是精選白色的花生仁,然後悶煮二個半小時,將花生仁完全煮爛,入口即化。她每天只煮一鍋,賣完就沒有,所以太早去或太晚去都吃不到。老婆懷大女兒時,聽說吃豆花有助於小孩子的白皮膚,於是我每天下班都趕去買兩碗帶回家。 另外,也認識一個豆花婆婆,她的豆花都是親手做的,而且一做就是五十年,五十年來只堅持賣一種口味:白豆花。她每天早上在老家的菜市場門口擺攤,下午則推著車子,沿街叫賣。我是吃她的豆花長大的,小時候媽媽去買菜時,經常會順便帶一包豆花(那時還沒有免洗杯碗)回來給我。現在,每次經過老家的菜市場,看到她的孫媳婦還陪著她擺攤,我總會停下車來買一杯童年的滋味。 在民族路,還有一位豆花爺爺,他每天下午挑著豆花擔子到赤崁樓附近叫賣,數十年如一日,到現在還堅持古老的做法。他已經成為該地的活古蹟,每天搶著跟他照相的人,比買豆花的客人還多。雖然他的知名度已經打開,甚至上了電視,不過,他依然堅持每天一擔,賣完就好。 在青年路,還有一家有名的『椿之味』豆花薏仁店,她開發了一種新口味叫〝香蘭〞(蘭花的一種),好吃的不得了,成為該店的招牌特色。賣豆花的店很多,賣薏仁的專賣店就少之又少了,這也是該店的特色。而且,她的花生豆花也是用白花生仁喔。另外,在青年路和北門路口,每天晚上有一位老伯推著小車,賣古老的黑糖手工豆花,也常讓學生們排隊一試古老的滋味。 手工的細緻,古老的味道,往事的滋味,童年的回味,全都熬進這一碗清清淡淡、沁涼入我心的豆花裡!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