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三年(1725年),臺灣府建城,
第一座動工興建的城門是大東門,
是一座木造有樓臺的柵門。
1736年,改木道門為磚石城門。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
事平之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城桓改為三合土,
大東門改建為兩層的城樓,歇山重簷式屋頂,四周廊道,
將臺灣府城各門的城臺加高,臺上建城樓,
以加強府城的防禦能力。
大東門週圍民宅遍佈,居民依城門石壁築屋而居。
清代的府城在城牆的保護下,
內部劃分為四大區:
東安坊,西定坊,寧南坊,鎮北坊
大東門位於東安坊區,
又稱『東安門』。
因為對外,面向東邊,別稱『迎春門』。
日治時代,規畫為圓環,
成為今天勝利路與東門路交叉口的東門圓環。
清代台灣府知府會於每年立春的前一天,
率官員到大東門外春牛埔祭拜芒神與春牛,
是謂『迎春禮』。
官員會事先以布袋糊泥塑成春牛(並依年運五行而分五色),旁立執鞭芒神,
祭拜後鼓樂引導春牛進城,官員隨後,
遊行隊伍浩浩蕩蕩,宛如嘉年華會。
隔天,立春當天於官府門口將春牛鞭破,
農民搶拾泥塊回去埋入田中,據說可以保佑豐收。
民國後不再舉辦『迎春禮』,某獅子會捐贈
一對泥塑牧童牽土牛進城,略表古風。
後來,安南區的土城鹿耳門聖母廟於每年元宵節時,
舉辦『鞭春牛』古禮活動,
就是想保存東門城的這個傳統禮俗。
因為有迎春禮活動,
大東門內後來增建四季神明的立牌。
小東門位於勝利路上,
日治時代為了興建光復兵營而拆了小東門,
只留下從小東路到大學路的城牆。
後來成功大學買下兵營建立光復校區,
為了蓋圍牆而拆了一半的城牆,
卻也在蓋圍牆的過程中,挖掘出小東門的殘存遺跡。
根據建築系教授用專業雷達探測,
地底下應該還存在著小東門甕城的遺跡。
當年的台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
還留有一段遺跡在成功大學圍牆邊,
成大向政府爭取經費維修整體環境。
(記於2014/04/15)
(相關連結)【古蹟府城】台南古城的十四座城門
http://classic-blog.udn.com/lynn22/1215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