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6 10:51:25瀏覽384|回應0|推薦8 | |
行政院劉兆玄院長近日在不同場合裡表達了對失業情勢樂觀的看法,他認為在政府就業方案釋出可觀的就業機會下,國內失業情勢已在控制之中,最快今年9月失業率就會止跌。我們深願一切情勢能如劉院長所言,但實際情況恐怕無法如劉院長估算的這麼樂觀。 事實上,這一段期間台灣勞動市場不但出現「量變」,更已出現「質變」,若只把問題專注於量上,而忽略質的問題,將看不出失業問題的真相。劉院長也許看到了失業率升幅趨緩,也許還可以在9月看到失業率下滑,但是質的問題呢?就業者每週工作多少時間?臨時性工作取代了多少全職就業機會?還有多少人已躲到陰暗的角落,成為連失業者都不算的非勞動力? 這個世界,質往往比量來得更重要,質才是一切問題的核心;但質經常是一言難盡,於是許多經濟問題便被簡化成量的概念,一切問題但看GDP成長了沒?失業率趨緩了沒?所得增加了沒?而少有人關注整體環境為了經濟成長付出了多少代價,隨著分工就業者日趨異化對社會有何衝擊。多少政府大員看到GDP成長便歡天喜地,看到失業率下滑便謝天謝地,殊不知多數民眾仍在昏天暗地中生活嘆息。概而言之,量的成長若不能輔以質的觀察,便難以掌握問題的本質,而依此所做的判斷,謬誤便在所難免了。 台灣這一年勞動市場到底出現多大的質變?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就業者的工作時數。每週工時低於29小時者,一年前大約是30多萬人,如今已倍增至70萬人;這些人雖名為就業者,但每週僅工作3、4天,甚至1、2天,收入既微薄,工作也不可能有成就感,不論是從經濟層面或心理層面來看,他們毋寧是比較接近失業者的一群。另外,國內有一群沒工作也不找工作的「非勞動力人口」,近一年來增加近20萬人,遠遠超過往年3到6萬的增幅。非勞動力雖然和失業者同樣沒有工作,但因為他們沒有找工作這個動作,因此不算失業人口,惟從本質來看,今年以來這些超出正常水準的非勞動力增量,難道不是失業人口的另一種變形嗎? 我們瞭解政府所編製的勞動統計係參照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惟統計定義雖然明確,但受訪者的感受並非這麼理性,於是部分灰色地帶的失業者跑到了非勞動力,又有許多灰色地帶的失業者成了就業者。持平而論,此一問題不能盡責於政府,而是一個原本屬質的問題硬要從量的觀點去評估,必然會產生類此謬誤。若決策當局不從質的觀點還原問題的真相,而僅以失業、就業這些過於簡化的統計評估失業情勢,進而採行鼓勵「非典型就業」的短視政策,勢將使得問題治絲益棼,這樣的政策或可讓失業率趨緩,但卻將創造更大、更難解的社會與經濟問題。 最近內政部完成一份「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狀況調查」,此一調查顯示低所得家庭的工作者中,47%係從事於臨時性工作,也就是近半數成了「非典型就業者」,這說明非典型就業固然創造了就業,但同時也創造了貧窮。非典型就業表面上可以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對於降低失業率貢獻不小,但這真的是政府施政要追求的目標嗎?隨著台灣非典型就業人數(部分工時、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增加至目前的65萬人,近年貧富差距已屢創新高,若再依經建部門的意見鬆綁法規讓「非典型就業」蓬勃發展,屆時失業率就算降至馬總統承諾的3%,是福是禍殊難逆料。 我們認為政府施政仍應回到常軌,以追求經濟質的提升為目標,而非一味陷於量的迷思,尤其更不應該為追求量的短期增長,而動搖了經濟長期成長的基石。近8個月內閣閣員宵衣旰食、披星戴月所提出長短期就業方案,對緩解國內失業壓力功不可沒,但須知台灣如今的失業情勢依然嚴峻,劉內閣應以解決失業問題自許,而非僅僅以降低失業率為滿足。 羅家倫在《新人生觀》一書曾說:「俠,是出於偉大的同情。」年輕時曾創作十餘部武俠小說的劉院長,當更能體會此語的意涵,在民生疲困如斯的今天,一切施政自應出於偉大的同情才是。至於若干表象的數字,只要參考參考即可。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