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8學年起 試辦大學區制
2008/10/22 09:00:41瀏覽1756|回應3|推薦3
98學年起 試辦大學區制
縣府教育處鼓勵小學校發展特色,吸引學生就讀,圖為過嶺國小爵士樂團。(記者郭顏慧攝)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縣政府擬定「試辦大學區實施要點」,6班(含)以下國小可提學校發展計畫營造特色,向教育處申請獲准即可不受學區限制,吸引外學區學生就讀,以免學生流失造成裁併校危機,預訂98學年試辦。

仿台北縣市做法

「試辦大學區」是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等人在縣校長會議提案;黃建榮說,有些縣市在偏鄉小校已開始實施大學區制,像台北市小學有16所、中學10所,台北縣30所、中學1所,平溪、貢寮、石門、三芝等4鄉鎮,全部小學都是全縣自由學區。

他指出,「大學區制」家長有更多選擇機會,也可激勵小校發展特色,吸引區外學生就讀,宜蘭縣也有成功案例,像慈心、人文中小學就是「大學區制」學校,不受學籍限制,積極發展辦學特色,獲得家長肯定。

可吸引學區外學生

縣府教育處肯定此構想,最近完成「宜蘭縣試辦大學區實施要點草案」,宜蘭縣有83所國小(含分班分校),6班以下學校有35所,最少的是茂安分班,只有5個班級21名學生,教育處曾考慮廢班安排學生到鄰近學校就讀,卻引起地方反彈。

協助小校發展特色

教育處表示,學生一再流失,小學校難逃裁併校危機,「大學區制」試辦對小學校是轉機,學校辦的有特色就會吸引學生就讀,教育處將請教師會、家長協會、校長協會等成員組成審查小組,審查學校發展計畫,通過的學校即可試辦。

教育處指出,試辦「大學區」學校,學生准進不准出,也就是學區內學生不能跑到外學區就讀,以免學生流失,預訂98學年(明年8月1日)開辦,試辦1年再檢討成果。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ching&aid=2318308

 回應文章

國小老師
回應
2008/10/24 14:12

處長講的沒錯,過去我們就學的學校其實是很樸實的,我們真的都樂在其中!現在呢?許多打著學校本位、學校特色的教育大旗的學校或校長,真的有如您所說的,有在乎或關心到教育的本質嗎?

所以在聽聞學校領導者一昧的追求學校特色或汲汲計較入學學生數時,真的很想問問:這些學校的基本教育目標都達成了嗎?學生都敎好了嗎?

還是我們這些學校的領導者都已經陷入這樣的迷思?


國小老師
感想part2
2008/10/23 23:11

(受限於字數限制,不得以分為上下二部,多所贅言,見諒)

教育的改革並非迎合少數族群的利益來改變,大是大非的立場與目標在教育的本質中更應該被堅持!開放『大學區制』到不如徹底廢除學區制,讓真正用心辦好教育且務實經營校務的學校能夠永續存在,教育處只要做好品管,落實學校評鑑與教師評鑑,向家長推薦優質學校標章或認證,不才是真正符合所謂的『大學區制』嗎?

教育的「資源」與「來源」不應該被政策就地分贓,維持現況也絕對違反教育的公平與正義原則,當政策的推動與執行,是不是應該站在教育的本質:學校有沒有好好的辦教育?老師有沒有好好的在教育學生?來檢視,而不是將學校經營承光鮮亮麗、花俏誘人的「學店」!更不是校長或老師為了維持學校的存在,而漠視學校存在的真正意義與目的的手段!

就教於呂處長

呂健吉(luching) 於 2008-10-24 13:51 回覆:

感謝您的意見,

教育之改革非一蹴而成,

是需要更多像您這樣有理念的教師和校長一起來參與才可能的,

教育最根本的意義就如同您所講的在教育學生為本,

所以當人事經費高達教育經費的九成時,

相對地,教師的責任就更為重要;

只要每位老師都能夠發揮所長,好好的教導學生,

其它的設備和政策也只是配套的。

想想早期我們在受教育的階段,學校沒什麼設備,教育也沒有五花八門的政策,

但是,我們都樂於學習中,如今呢?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就是讓學生得以在學校上得到他所需教育內涵的:

樂於學習、樂於閱讀、勇於創造…等基本能力就夠,

這也是我希望宜蘭教育界共同努力的目標!


國小老師
感想part1
2008/10/23 23:04

報導感言:看完這篇可能改變宜蘭縣國民教育環境的報導,在個人心中不經一閃過一個曾經想過的問題:現在的學校倒底是為了辦好教育在努力?還是為了學校的生存而辦教育?當教育處也支持與積極作為在為這些小校的存在而努力時,是否也曾站在教育的本務思量過這些問題?

沒錯,少子化的衝擊讓許多小校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但『發展特色』或『大學區制』真的是良方嗎?學校應該努力發展『特色』來吸引學生或是透過解構所謂的『學區』來達到所謂學校數量的平衡(或是共存),好像變成目前最重要的教育課題?因為,大家都不願成為裁併校或是裁減教師的罪人!引述呂處長在縣網教育處的話:『宜蘭縣教育處一年的經費高達六、七十億,佔全縣總預算的一半,這六、七十億的預算中,有百分之九十是人事預算,其它百分之十的預算還得包括硬體建,一棟體育館的建設就要四、五千萬,所以可以用來推動教育政策的經費可說沒有多少!』這難道不是問題的根源嗎?還是呂處長也無法不敢面對的真相?

國民教育的本務應該是在學生學習的基本面上努力經營,國民教育的學校(國中與國小)其基本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應該是怎樣將學生透過教育的手段與方式,產出成為優質的社會資源。難道這些積極鼓吹所謂『小校特色』或是『大學區制』的校長與教育行政官員,能夠負責任的說他們都已經做到了?市場機制的規準中有一項是應該被肯定的:『優勝劣敗』。換句話說,學校如果經營的好,教育的產出達到肯定,何需這種只為了獲取學校的實質存在而來的政策呢?呂處長也提出我們應該重新去定義教育品質!How? What we can do?

『我跟大家一樣希望我們的孩子會讀書,但不是只為考試來念書,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成長、知識與創造力來念書。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不是為了父母、老師而念書,而是為自己來念書,知道自己念書的目的何在?這樣的教育環境才符合一個自由學習的環境,也是我所盼望的宜蘭教育遠景。』這是段令人悸動的理想目標。個人斗膽改編如下:『我跟大家一樣希望我們的學校會辦好教育,但不是只為學校的特色而存在,是為了學校的價值、意義、功能與目標而存在。我也希望我們的學校不是為了校長、老師而存在,而是為學生來念書,知道自己念書的目的何在?這樣的教育環境才符合一個自由學習的環境,也是我所盼望的宜蘭教育遠景。』

(接續par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