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左手的勇氣
2007/10/12 23:37:24瀏覽360|回應0|推薦2

寫的很好,但是還是不能澄清星期六為什麼坐著公務車到高雄去輔選的疑慮?

為什麼星期六坐公務車去輔選!?是因為台中市的公務嗎??是嗎?

我想胡市長最好解釋清楚,不要跟阿珍一樣利用民眾的同情心,獲取自己的政治利益。

左手的勇氣

【聯合報╱胡志強(台中市市長)  2007.08.31 02:11 am

曉鈴練唱〈感恩的心〉,唱到歌詞的「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這句時,轉頭望著我,很認真的說:「我也是這樣的。」我終於放下一顆心,她少了左手,多了勇氣…… 

車禍後,曉鈴有很大轉變。 

上人對她說的「美不是在外表,是在內心」,她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 

「我現在外表不好看,但我內心很美。」她這樣說,我聽了其實很難過。 

如今的她,不僅變得堅強,展現了無比的勇氣,樂觀面對一切,接受一切,而且積極想要做更多的事。 

她明白,自己擁有很多的愛,不僅是家人與朋友,還有很多不認識的人默默在為她祝福。 

「我將來還要幫社會做事!」曉鈴已經計畫好了之後,她要走出去,幫助更多的人。 

我看過一篇報導,一位高科技公司的主管,也是車禍重傷,在昏迷了四天後,奇蹟似的甦醒,之後個性一百八十度轉變。他太太形容他從一個大男人變成好男人,好像上帝把先生拿回去修好再送回來。 

有位朋友告訴我,一位至親因腦溢血陷入重度昏迷,被醫師評估就算開刀,還是有九成機率為植物人,家人決定放棄,我聽了默然無語。 

如果是我自己,我會叫家人放棄。但若是家人,很難叫我放棄,我會救到底。我常想,還好曉鈴急救時,醫師不讓我進去,否則我看到她被捶打,全身是血,又無生命跡象,可能會大喊不要再折磨她了! 

幸好,我們沒有放棄。 

因為眾人的祈福愛心,讓曉鈴重生,出現了三大奇蹟。 

第一個奇蹟是從死神手裡逃過一劫。 

第二個是急救這麼久,竟然沒有成為植物人。 

第三個是植皮後,她的右臉奇蹟似的沒有凹陷,平整貼上,本來醫師擔心無法緊密接合的情形也沒發生。 

對於這場車禍,我們沒有怨懟。 

曉鈴醒來的那一剎那,什麼也不記得,記不起自己、家人的名字,語言能力受損,還要面對身體的不完美,復健之路漫長又艱辛。 

從躺在床上到坐輪椅,再到能自己行走;從前言不對後語開始,到能自主思考、回應對話,辛苦的復健課程,她忍著痛苦,勇敢撐過。 

「能夠重生是上天給的恩寵,我心中只有感恩。」曉鈴認真的跟我說。 

有天,護理長跟她聊到關於車禍的事,問她會不會恨肇事者。 

「我為什麼要恨他?他讓我重生啊!」她說。 

其實大家不一定知道,現在的她腦傷還沒有完全好,語言能力看似恢復了,實際上,她想的東西,要從嘴裡表達出來,中間會有障礙,而且識字能力沒有恢復,很多字看不懂,許多東西都要從頭開始學。 

「我不怕,我沒事!」復健過程,碰到挫折時,曉鈴總是這樣說。 

「妳是一流的!」不管她表現如何,我常對曉鈴豎起大拇指,讚美她。 

因為知道大家關心她,曉鈴總是以甜美的笑容,表達心中滿懷的感謝。每次公開露面前,她都會緊張,怕自己講不好,簡短的幾句說辭,她苦練了好幾遍;一首〈感恩的心〉,是在家一字一句,反覆練唱的成果。 

有人說夫妻倆過日子就要像一雙筷子,誰也離不開誰,離開了就毫無價值與意義。不管是木頭、竹子、象牙、黃金製的,不分貧富貴賤,什麼酸甜苦辣,都能在一起品嘗,才是真正的福氣。 

歷劫歸來,再一次牽著曉鈴的手,曾經以為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現在夢想實現了,我心中感恩,更加珍惜。 

佛家常說,失就是得、得就是失,太太車禍後,我感觸最深刻,原本以為是失,沒想到得到更多,我們接受到社會太多的溫暖,我們會永遠樂觀、堅強,不辜負大家的心意。 

有了大家的祈福,沒有過不去的苦!無法逐一握過每一雙為我們祝福的手,無法親口對每一位為我們盡力的朋友表達感謝,願在有生之年全力奉獻,回報這片溫暖的土地。 

我希望,藉由曉鈴的故事,來幫助其他人,告訴大家絕不能放棄希望。如果她的故事能鼓舞某個正在與生命奮鬥的人,那是我們最期望的。 

曉鈴將愛和感恩化為重生的力量,從人生谷底重燃勇氣。從躺到坐,由坐到站,再到能行動自如,一點一滴,讓大家看到,只要堅持,不管多麼困難,都能重新站起來。 

但願曉鈴的例子能鼓舞所有面臨不幸挑戰的人,永遠、永遠,都不要放棄任何的希望! 

我們更誠心誠意的希望,每個人都愈來愈好,沒有災難,能夠平安、幸福!有天,曉鈴練唱〈感恩的心〉,唱到歌詞的「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這句時,轉頭望著我,很認真的說:「我也是這樣的。」 

我終於放下一顆心,她少了左手,多了勇氣。 

我們的故事還沒結束,要過更勇敢的人生,曉鈴也會以「左手的勇氣」,迎向未來。 

(本文選自天下文化即將出版的《淚光奇蹟──陪伴曉鈴的病床手記》) 

2007/08/31 聯合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24026&aid=129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