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膚之愛 --- 蘭大衛 醫師
進彰化基督教醫院,便會看見一幅畫昂然地懸在牆上,這幅畫名為「切膚之愛」。畫的背後有一段愛的故事。
民國十七年,在彰化縣有一個十三歲的男童,名叫周金耀。有一天,不小心跌傷了腿,關節部位皮膚擦傷,傷勢看來並不嚴重,他父母也不以為意。原以為很快就會痊癒,沒想到反而愈來愈嚴重,傷口逐漸化膿腫脹,潰爛了一大片。
周金耀的雙親焦急憂慮,不知如何是好。鄰居一位老先生介紹他們到彰化市的蘭醫師館,主持醫師館的蘭博士是位西醫,醫術高明。周家夫婦連夜把兒子送到蘭醫師館。
蘭醫師館的醫師是一位從英國來台灣傳教的牧師 ── 蘭大衛博士開的。他一面為人治病,一面傳教。蘭醫師醫術精湛,待人和藹親切,彰化地區民眾有病總樂於去找蘭醫師。
蘭醫師小心翼翼地掀開敷在周金耀傷口上的草藥膏,不禁嚇了一跳,因為傷口已潰爛了一大片,用藥物治療不可能痊癒,若併發骨膜骨髓炎,更難逃從大腿以下全部被切除的命運。植皮手術可能是醫好病的唯一方法。蘭先生娘(蘭醫師的妻子 ── 蘭連瑪玉)知道此事,勇敢地表示:「割下我的皮膚,補到他的患部,治好他的病。」蘭醫師猶豫了一下,因為這個孩子非親非故,這樣的犧牲似乎太大了。然而,先生娘再度表示割皮膚救人的願望。蘭醫師實在心疼妻子,但見妻子有這麼大的愛心,只好忍痛首肯。於是,蘭醫師將妻子的右腿股間的皮膚割下四塊,移植到周金耀的傷口上。周金耀因此保住了一條腿,也保住了性命。
蘭醫師伉儷都是謙卑的人,他們奉行聖經的教訓:「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們的施捨是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但無論他們倆如何守密,這件感人的事依然不脛而走,人人都被此事感動。
被蘭醫師夫婦的愛心所救的周金耀,心中深深感激,時時不忘去探望蘭醫師夫婦,蘭醫師見他乖巧可愛,於是出錢鼓勵他讀中學,再讀神學院,後來,周金耀成了一位牧師,而且成了蘭醫師的義子,同樣以上帝的愛來幫助人們,謙卑地奉獻自己。
蘭大衛醫師在世時,盡心盡力事奉上帝,又愛人如己,醫人身體,也救人靈魂。他的生命,幫助了許多人,他去世時,留給人們無限的哀思。他的典範,更直接影響了他的長子 ── 蘭大弼。他繼承父志,成為一個好醫生。使得彰化基督教醫院成為中部地區民眾健康的守護者。
慨然捐膚的蘭先生娘(蘭連瑪玉女士)在民國七十三年辭世。許多人聞之,悲傷不已。因為受過其恩惠者眾,人人對她感念不已。
愛自己的家人,大部分的人都願意;但愛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很少人能夠。我們曾聽聞某人尚活著時捐贈骨髓捐贈器官給自己親愛的人,或是死後捐贈給需要的人;但我們卻未曾聽聞某人捐器官捐骨髓在尚活著時忍著刻骨銘心的巨大創痛捨去身上的一部份,只為了一個與自己非親非故的小孩子。但蘭大衛夫婦如此做了。
在美國南北戰爭前,黑人大多為奴,甚至在南北戰爭之後,黑人的地位仍不如白人,且受到白人的歧視,遭受許多不平等對待。在許多地方,好學校不准黑人就讀,公車上,黑人只有坐後面或站著的份。有位白人醫生,一向將黑人視為次等人類,在某次為一位黑人開刀時,當刀子在黑人的皮膚上劃下,鮮紅的血液流了出來,那位白人醫生忽然流下淚來:「原來黑人的血也是鮮紅的,原來他們是和我們一樣的生命!」
雖然生命的本質皆相同,但如何發揮生命,讓生命充分展現其價值,就是我們在世的責任了。
人人都有一死。有人死後遺臭萬年;有人死後一切隨著生命的消逝而煙消雲散,再也無人提起,無人追思;有人死後卻精神常在,其生命的美好彰顯在他人身上,或是後輩,或是恩澤所被之人,或是曾經聽聞其言行,深受感動之人。人的一生不過七、八十,至今仍無人能長生不死。生命雖有盡時,但藉著愛的流動,卻可將妳我有限的生命彰顯在他人或是下一代的身上。我們為什麼懂得愛與關懷?為什麼有能力去愛?因為我們曾經被愛!因此我們我們能夠用那份愛再去關懷別人,愛別人。因為愛,生命成為有流動性的;因為愛,逝去的生命因此可以在另一個生命上彰顯出來,生命因此而生生不息。 ( 李香瑩 )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王昶雄 詞 呂泉生 曲
兒童合唱版
http://media.ilc.edu.tw/music/music-mp3/music24.mp3
弦樂重奏版
http://www.kh.edu.tw/musichall/download/south/south_10.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