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談德國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
2006/10/04 19:00:08瀏覽4187|回應4|推薦13

今天的心動主題....

[ 談談德國導演--文溫德斯

  (Wim Wenders 1945~) ]

譬如..溫德斯的公路電影與紀錄片--[愛麗絲漫遊記] [巴黎.德州] [慾望之翼] [尋找小津] [樂士浮生錄] [城市服裝速記].... 

他的電影為何心動?因為就是會心動阿.. 

溫德斯作品一覽

Schauplaetze》(1967)──導演、編劇、製作、剪接
Amon Duul Plays Phallus Dei》(1968)──攝影
Ten Years Afters》──攝影
Victor I.》(1968)──導演
Liebe und so weiter》(1968)──演出
重新出擊》(Same Player Shoots Again, 1968)──導演、編劇、製作、剪接、攝影
Klappenfilm》(1968)──導演、製作
Candy Man》(1968)──演出
銀色城市》(Silver City, 1969)──導演、編劇、製作、剪接、攝影
三張美國唱片》(Drei Amerikanische LPs,電視節目,1969)──導演、演出、剪接
阿拉巴馬:兩千光年》(Alabama: 2000 Light Years, 1969)──導演、編劇、剪接
夏日記遊》(Summer in the City, 1970)──導演、演出、編劇、製作
警察電影》(Polizeifilm,電視節目,1970)──導演、編劇、剪接、攝影
守門員的焦慮》(The Goalie's Anxiety at the Penalty Kick, Die Angst des Tormannes beim Elfmeter, 1971)──導演、演出、編劇
紅字》(The Scarlet Letter, Der Scharlachrote Buchstabe, 1972)──導演、編劇
愛麗絲漫遊記》(Alice in the Cities, Alice in den Staedten, 1974)──導演、演出、編劇
歧路》(The Wrong Move, Falsche Bewegung, 1974)──導演
我們的房子》(Ein Haus fuer uns,電視影集,1974)──導演
《Wrong Move》(1975)──導演
道路之王》(Kings of the Road, Im Lauf der Zeit, 1976)──導演、演出、編劇
美國朋友》(The American Friend, Der Amerikanische Freund, 1977)──導演、演出、編劇、製作
Long Shot》(1978)──演出
《Radio on》(1979)──製作
…als Diesel geboren》(1979)──製作
《The Left-Handed Woman》(Die Linkshaendige Frau, 1977)──製作
水上迴光》(Lightning over Water, 1980)──導演、演出、編劇、製作、剪接
《Garlic is as Good as Ten Mothers》(1980)──攝影
事物的狀態》(The State of Things, Der Stand der Dinge, 1982)──導演、編劇
《Reverse Angle》(電視節目,1982)──導演
漢密特》(Hammett, 1982)──導演
《Chambre 666》(電視節目,1982)──導演、演員
巴黎,德州》(Paris, Texas, 1984)──導演
《Docu Drama》(1984)──導演
Thousand Eyes》(Tausend Augen, 1984)──演出
《尋找小津》(Tokyo-Ga, 1985)──導演、編劇、製作、剪接
King Kong's Fist》(King Kong's Faust, 1985)──演出
《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Der Himmel ueber Berlin, 1987):導演、編劇、製作
Eisenerde - Kupferhimmel》(1987)──製作
《The Passenger - Welcome to Germany》(Der Passagier - Welcome to Germany, 1988)──顧問
城市服裝速記》(Notebllk on Cities and Clothes, Aufzeichnungen zu Kleidern und Staedten, 1989)──導演、演出、攝影
《直到世界末日》(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Bis ans Ende der Welt, 1991)──導演、編劇
Night and Day》(電視節目,1990)──導演
《Motion & Emotion》(1990)──演出
Schneeweissrosenrot》(1991)──演出
《Arisha, the Bear and the Stone Ring》(Arisha, der Baer und der steinerne Ring, 1992)──導演、演出、編劇、製作
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 In weiter Ferne, so nah! 1993)──導演、編劇、製作
《Ohne mich》(1993)──演出
Neues Deutschland》(1993)──演出
《The Absence》(Die Abwesenheit, 1995)──製作
里斯本的故事》(Lisbon Story, 1994)──導演、編劇、製作
《在雲端上的情與慾》(Beyond the Clouds, Jenseits er Wolken, 1995)──導演、編劇、劇照師
Lumiere and Company》(1995)──導演
《Different Places》(Kueloenboezoe helyk, 1995)──演出
Making a Film for Me is to Live》(Faire un film pour moi c'est vivre, 1995)──演出
《The Night of the Filmmakers》(Die Nacht der Regisseure, 1995)──演出
Brothers Skladanowsky》(Die Gebrueder Skladanowsky, 1995)──導演
《終結暴力》(The End of Violence, 1997)──導演、編劇、製作
Go for Gold! (1997)──製作
樂士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 1999)──導演、編劇
 Nina Hagen = Punk + Glory(1999)──演出
《Berlin-Cinema》(1999)──演出
百萬大飯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2000)──導演、製作
《Delivering Milo》(2000)──執行製作
Vill passiert》(2001)──導演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tj0111&aid=478085

 回應文章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愛麗絲漫遊記
2006/10/21 17:25

1973年

拍攝《愛莉絲漫遊記》的時候
我得到一台
嶄新的SX-70相機
拍照變得全然不同,充滿好奇和興奮
貨車的照片是第一幅"靜物照"
北卡羅萊納州開機那一天拍攝的
電影關於一個女孩兒
離家而去,學習面對恐懼,
總是隨身帶著一些拍立得的照片
在恐懼面前保護自己,
總是用這些照片不停地證明
她還存在著


愛麗絲想兩次證明給我看,
我也是存在著                                  
                                                                         
  ---溫德斯/一次影像和故事
                            
各位相不相信,在"愛麗絲漫遊記"中可聽到台灣早期的國語歌曲喔!

注意看愛麗絲進入一家中式簡餐店的劇情襯樂. 溫德斯電影的東方

元素,常在不經意中流洩.


春眠。人間如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10/09 22:23
國本推薦的一定是好片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筆記[文.溫德斯]
2006/10/05 19:19
身為德國新電影導演之一,溫德斯常被定位為存在主義者,他的作品融合了好萊塢形式及類型,主要呈現孤獨、優柔寡斷、不安的意識及探究二次大戰後德國人對其生活中無法抹滅的美國文化的矛盾、衝擊情結。他曾表示:「我的電影就如同現在潛藏於德國的美國化現象。」一般來說,歐洲人都具有強烈的歐洲潛意識,所以沒有任何一位導演像他一樣,呈現出如此豐富、醉心於美國勢力的表徵。
  溫德斯對美國文化的遐思與憧憬起源於他小時候。原名Wilhelm Ernst Wenders的溫德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在杜塞多夫市(屬舊西德轄區)出生,當時正值二次大戰結束,德國無條件投降,美國派兵進駐西德,大兵們帶來的美國文化對西德人而言是如此與眾不同又新穎,讓他們巴不得拋開所有過往,完全投向美國的懷抱,溫德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他小時候是個極端害羞、自省的青少年,原本還計劃從事神職,但對搖滾樂和美國電影的熱愛讓他很快地放棄了這個目標。
  長大後的溫德斯在自由堡大學研習醫學和哲學並在巴黎習畫,後來他進入慕尼黑電影學校就讀,這段期間他拍了幾部作品,其中的一部短片《銀色城市》曾在第一屆台北電影節放映過。他的第一部劇情片《守門員的焦慮》就引起影評的注意,這部作品是根據他的朋友Peter Handke的小說所改編,Peter是後來溫德斯的《歧路》一片的原作者,並在多年後又和溫德斯共同創作了《慾望之翼》。
  在他最不滿意的作品《紅字》後,溫德斯拍了《愛麗絲漫遊記》、《歧路》及《道路之王》,自此確立了他「公路電影」的思維和形象。這三部作品中的最佳者《道路之王》描述兩個孤獨、自省又企盼有女性陪伴的男人,乘著貨車在東西德邊境展開旅途;旅程終了時,他們了解生命中那些必須承受的一切。《道路之王》是一部寧靜、近乎於抒情的作品,拼棄傳統影片的心理動機、不安和戲劇性緊張,不難發現溫德斯對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作品的景仰之情(一九八四年溫德斯甚至前往東京拍攝了引人惆悵的《尋找小津》紀錄片,向他心目中的偶像致上最高敬意)。在這些複雜的暗示和迴響中顯露了溫德斯最愛的主題:溝通障礙、德國生活中的美國化現象及德國電影的命運。( J.Y )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與Wim Wenders 一起尋找小津
2006/10/05 03:58

Late Spring ~ with Tokyo Ga 尋找小津

Late Spring ~ with Tokyo Ga 尋找小津

dir: Yasujiro Ozu , Wim Wenders
label: Criterion Collection (US)
region code: 1 (NTSC)
language: Japanese / English
subtitles: English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of Yasujiro O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