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23 12:40:00瀏覽313|回應0|推薦0 | |
2015-04-26 11:32:25 聯合報 記者黃筱雅/報導 元氣講座邀請國際保健營養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前校長王進崑博士,主講「拒當肝苦人」。 記者曾吉松/攝影 分享肝臟並無痛覺神經,即使工作勞累、負荷沉重,也不太發出「怨言」。國際保健營養學會理事長王進崑教授表示,現代人飲食及生活習慣不佳,國人平均每四到五個成人,就有一人罹患脂肪肝,嚴重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不得不慎。 傷肝的危險因子 顧肝第一步,應先做好「排毒」工作。王進崑指出,不良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如遺傳體質、缺乏適當體能活動、偏食或暴飲暴食、嗜好油炸或精緻食品、肥胖,都可能會造成代謝症候群,這些也常是傷害肝臟的危險因子。 1.遺傳體質 包含肥胖、血脂異常、高血糖、高血壓等遺傳基因並無法改變,但若能從生活習慣著手,飲食均衡、經常運動,便可降低發生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2.缺乏適當運動 規律運動不但有助身心健康,也可減少脂肪堆積,但要注意勞動並不等於運動。以走路為例,每日走路累計達30分鐘,便等於將細胞活化八小時。若長期不運動,身體機能退化更快。 3.偏食或暴飲暴食 飲食應均衡、營養,偏愛特定食材,是不正確的飲食方式;而吃到飽容易造成腸胃負擔、產生腹瀉。 4.嗜吃油炸或精緻食品 長期攝取非正餐的食品,對身體有許多不良影響,其中,油炸食物最傷肝。尤其使用反覆油炸的油品、且經常食用,便容易生病。 5.肥胖 這裡的肥胖指的是脂肪過多,瘦子也可能是隱性肥胖一族,而肥胖易致脂肪肝。在肝病三部曲中,首先發生肝炎或脂肪肝,接著轉為肝硬化,最後會成為肝癌,因此,若能減少脂肪肝的發生機會,便能預防重症肝病。 酸性體質是罪魁禍首 當人體酸化(血液pH值低於7.35),會造成抵抗力下降,出現許多明顯症狀,還可能引發各種疾病,也是肝病的罪魁禍首。特別的是,檢測癌症患者的體液,有高達85%以上的人都屬於酸性體質。 1.體質酸化的症狀 體質酸化後會產生許多症狀,例如失眠、昏沉、嗜睡、記憶力衰退、肩膀僵硬、末梢循環不良、血液變黏稠等。在生理方面,易出現皮膚無光澤、上下樓梯容易氣喘、容易罹患病毒(流感)、黴菌(香港腳)等明顯表徵。 2.酸性體質的影響 酸性體質會使新陳代謝能力減弱,進而產生疾病。常見如膽固醇增高,會使動脈血管硬化,發生心臟血管疾病;葡萄糖代謝不佳,致使血糖增加,造成糖尿病;尿酸堆積引發痛風;營養熱量代謝變差,會出現肥胖、囤積贅肉。 日常保肝之道 想要保護肝臟,若沒有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吃下再多的保健食品,也是治標不治本。民眾應把握睡眠充足、飲食七分飽、每日五份蔬果、攝取五穀雜糧這四大原則,在肝病嚴重惡化前,重拾肝臟自我修復機制。 1.睡眠充足 睡眠是幫助肝臟自我修復最重要的一環。成人每日至少睡足七個小時,建議晚上11點以前入睡。為確保良好的睡眠品質,睡前兩小時不進食、也不從事劇烈運動,若要喝水也應小口飲用。 2.飲食七分飽 飲食應為每日三餐、每餐七分飽的「二一飲食」為原則。在食物方面,可選擇研究發現能抗發炎的五味子素,以及解毒功能佳的芝麻,適量攝取。 3.每日五份蔬果 每日攝取的五份蔬果中,建議攝取三份蔬菜、兩份水果,一份約為一碗。盡量挑選當季的蔬果,新鮮又便宜。 4.攝取五穀雜糧 每餐可採取「太極飲食」,一半白米、另一半為其他五穀。將這份五穀米沖洗後以清水浸泡1.5小時,可使穀類釋放酵素,增加營養成分。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