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28 10:27:35瀏覽103|回應0|推薦3 | |
圖片來源:youtube.com
電影《美國狙擊手》在奧斯卡金像獎小失手,只得一個獎項。在現實世界中,美國狙擊手在伊拉克戰場的一次失手,卻可能改變了整個中東局勢。 奧斯卡金像獎剛落幕,由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執導,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主演的《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頒獎前聲勢看漲,被視為大黑馬,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等六個獎項提名,但最後只得到一個音效剪輯獎。 雖然《美國狙擊手》在奧斯卡得獎結果不如預期,小小失手,但這片改編自美軍史上最致命狙擊手,但也是最經典悲劇英雄的故事,仍可以算是叫好又叫座。 不過,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片中主人翁,美軍海豹部隊狙擊手凱爾(Chris Kyle)和他同袍在伊拉克戰場上的一次「失手」,卻可能改變了整個中東的局勢。 這部片除了獲得美國國家影評協會和美國電影學院2014年十大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之外,從去年十一月上映到今年二月底為止,北美與全球票房已經分別累積到3.2億和4.3億美元,不但讓這部預算六千萬美元的電影,成為導演柯林伊斯威特所執導過的最賺錢電影,也是北美市場史上獲利最高的戰爭片。 特別是影片尾聲,當字幕打出凱爾被他正前往協助,同是退伍軍人的同袍槍擊身亡後,全場靜默,安靜地看完美國民眾自動前往凱爾出殯路線,送他最後一程的紀錄影片,才陸續離場,沒有一般電影散場時的嬉鬧聊天聲。 不論這部電影是否客觀忠實地呈現美軍入侵伊拉克的實情,悲劇英雄的故事,以及戰爭對人性的考驗與衝擊,至少已抓住許多觀眾的心。 當大家看完電影,細細咀嚼其中的寓意時,也許不太會注意到,如果凱爾當時在伊拉克的任務,能夠成功拘捕或擊殺片中所提到的伊斯蘭極端聖戰組織領袖,今天惡名昭彰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也許就不會存在。 電影中有個片段,描述凱爾的美軍海豹部隊,在伊拉克戰區內,以金錢利誘當地長老,協助搜捕伊拉克聖戰組織首領扎卡維(Abu Musab al-Zarqawi)和他外號「屠夫」的手下。 不幸的是,因消息走漏,「屠夫」槍殺了長老和他的家人做為和美國人合作的懲罰,凱爾和他的同袍因受到敵方狙擊手攻擊的阻撓,無法即時拯救長老一家,也錯失了拘捕「屠夫」,進而循線找到扎卡維下落的機會。 這位扎卡維,並不是改編劇本中的虛構人物,他就是2002年美軍入侵伊拉克前一年,成立基地組織( al-Qaeda)伊拉克分支的頭號人物,也是基地組織領袖賓拉登之外,美軍最想要拘捕恐怖分子之一。他所成立的這個聖戰組織,也就是今天伊斯蘭國的前身。 扎卡維的伊拉克基地組織成立後,迅速成為當地最主要的反美勢力,並以血腥、極端手段著稱,片中就有他的手下「屠夫」以電鑽攻擊小男孩,威脅長老的片段。 扎卡維在2006年的美軍空襲中身亡,讓伊拉克基地組織的勢力消沉了一段時間,後來現任領袖巴格達迪(Baghdadi)在2010年掌權後,才又重振組織勢力,並在2013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將重心轉進敘利亞,在當地成立新的聖戰組織,加入對抗阿薩德政權的叛軍陣營。 不久後,巴格達迪將敘利亞與伊拉克境內,他直接掌控與合作的一些大小聖戰組織合併,正式對外宣佈成立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Levant),簡稱ISIL(Levant黎凡特: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所在地區的古地名),成為今天全球為之恐懼與憤怒的伊斯蘭極端聖戰組織。 如果,凱爾與他的部隊,當時沒有失手,能夠追捕到扎卡維,早一點殲滅他的組織,或許伊斯蘭國就不會出現,或是勢力不會如此龐大。 但話說回來,恐怖組織之所以難以根除,就在於他們有如變形蟲般的組織,隨時有新的領袖接手,繼承「遺志」,異地重生,就像基地組織的賓拉登被擊殺,伊斯蘭國馬上就接著壯大。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