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當局粉飾太平改變不了觀光業蕭條的事實
2017/06/12 10:25:19瀏覽166|回應0|推薦0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2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今年前4個月陸客較去年同期減少63萬人次,照此趨勢發展,估計今年來台陸客最多只有250萬人次,但民進黨當局絲毫不以為意,還辯稱觀光客不減反增,這種粉飾太平的心態,改變不了台灣觀光旅遊業日益蕭條的事實,徒然只會使陸客更加減少:

  根據台灣“觀光局”的統計,去年陸客雖較前年減少67萬人次;但來台旅客1069萬人次,創下曆史新高,比前年成長2%;正因為如此,民進黨當局每逢外界質疑,就宣稱陸客減少非但影響不大,反而有助台灣觀光業質量提升,同時也證明民進黨當局招攬東南亞旅客的政策奏效。

  陸客減少對台灣觀光旅遊業沒有影響嗎?數字可以說明。2015年來台陸客418萬人次,僅在台購物估計就超過1300億台幣,養活至少40萬相關從業人員;去年來台陸客減少67萬人次,估計在台總消費至少減少530億元。

  另外,從2009年開放陸客以來,觀光旅遊産業占台灣生産毛額比例,從大約2.6%提升到接近5%,如今又要倒退回三四年前的水平。

  就個別行業來看,自從去年520之後,全台150多家專做陸客生意的購物店,已經有大概三分之一停業,估計到今年底還會有四五十家撐不下去;專接陸客的飯店旅館,已經有幾百家歇業,苦撐下去的,住房率不到六成,中南部更在五成以下;專做陸客生意的遊覽車,已有三四千輛抛售,售價只剩原價的四分之一;過去陸客必去的夜市,例如台北的饒河、士林、甯夏、台中的逢甲、高雄的六合夜市,如今生意都一落千丈,許多業者紛紛倒閉。

  無庸贅言,這些數據充分證明,陸客減少對于台灣的經濟確實影響很大。那麽東南亞旅客的增加,能不能彌補陸客減少的損失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以今年前4個月為例,陸客減少了63萬7千余人次,而東南亞旅客同期只增加了18萬7千余人次;顯見在量的方面,東南亞旅客增加效果十分有限。另外,在經濟效益方面,東南亞旅客增加最多的是,消費能力較低的菲律賓、泰國及越南,其來台人數都將近加倍成長;而消費能力較強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只有個位數的成長。換言之,東南亞觀光客增加帶給台灣的外彙收入,也遠遠不及陸客。這當然是來台觀光客人數縱有成長,但台灣觀光旅遊業卻日益蕭條的最大原因。

  平心而論,台灣的確應該歡迎所有地區的觀光客,不只是大陸、東南亞、歐美、日韓,甚至伊斯蘭國家,都應該歡迎。不過,最有購買力的,至今還是陸客,最有發展潛力的,也是陸客。

  根據統計,去年大陸離境觀光人數,達到1億2200萬人次,比起前年增長了3%;其中到香港的就有4200萬人次,比起到台灣的陸客多了十倍以上,可見台灣其實還有許多爭取陸客的空間。試想,以陸客在台每人每天消費232美元,平均每人停留7天計算,如果每年有一千萬陸客來台,就會給台灣帶來162.4億美元的外彙收入,那對台灣的經濟該有多大的幫助?

  總之,東南亞觀光客無法取代陸客的地位,要想挽救台灣的觀光旅遊業,還是要從爭取陸客著手!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vehua&aid=10436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