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的增長,感音細胞與聽覺神經也會跟著老化。身邊不見得有聽障的朋友,或許有一天,竟不自覺成為聽力退化的長者。
「視力、聽力與口語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一般「聽人」來說,可能無法察覺它的重要性;直到某天聽力受損,才知道珍惜。就像一般人不知珍惜健康的身體,直到臥病在床才後悔莫及。
一般年輕人,甭以為風華正盛、年輕力壯,若耳朵缺乏適當的保護,聽力也會受損。尤其是每天常用耳朵貼著手機通話超過一小時的人,請特別注意了,可能會造成聽力永久傷害喔!
若在日常工作業務上有需要經常使用手機,最好先接通後,間隔一兩秒再把耳朵湊過去;因為手機剛接通那一瞬間的電磁波最強!建議使用耳機通話比較安全。經常處於噪音的環境,就該藉助耳塞來保護聽力。
正在成長發育階段的小朋友們,更不可過度使用手機,以免電磁波傷害身體。有啥事情就打室內電話,說明白、講清楚,不要有事沒事拿手機聊天,既花錢又傷「耳」;不然就發個言簡意賅、簡單扼要的簡訊吧!
至於時下最受歡迎的MP3、MP4等影音播放器,就像以前的隨身聽、Walk Man一樣,聽廣播、音樂都很方便 。但請注意:不可長時間使用耳機聽音樂!就像身處飛機場起降跑道一般,會造成聽力受損、提早退化。
下文中專業醫生提及耳朵的保養,就是不要刻意保養。不需要對它又挖又清、過份呵護;只要洗澡時,清潔外耳廓即可。外耳道上分泌物形成的耳垢,是人體的自我防護,除非堵塞妨礙聽力,否則不必刻意清除。
當然,平日身體的保養更是重要。健康狀況良好、遠離各種慢性病,延緩衰老的速度,就可以保持正常的聽力了。
《猛清耳垢 耳朵挖出大毛病》
●耳不要你管●
【20090906元氣周報/記者潘欣中/報導】
大多數人都會誤解,以為聽力有問題,是隨著年紀增長器官退化所致。其實,不同年齡的人都有機會罹患耳疾,一些後天耳疾或長期暴露在嘈雜環境,都會讓聽力受損。桃園聖保祿醫院耳鼻喉主任施偉勛說,一旦聽力退化,未必可復元。
耳機、手機 兩大聽力殺手
每周超過40小時處於85至90分貝的環境下,又沒做保護措施,會傷害耳蝸的精密細胞,造成聲震損傷,因為耳朵的柯蒂式器內毛細胞,是受損後就無法再生的。
戴耳機聽音樂亦然,有研究指出,MP3播放聲音大多超過100分貝,幾近噴射機起飛的120分貝,長期下來聽力肯定減退。
愛拿手機聊天的人也要注意,美國耳鼻喉學學會研究指出,即使每天講手機僅一小時,也可能造成聽力永久性損傷。尤其是接通的一瞬間,對耳朵的影響最大。
最佳保養 就是不要管它
耳科醫師常被問到如何保養耳朵?林口長庚醫院耳科主任吳哲民說,最好的保養之道,就是不要管它,耳朵不去理它,通常很少需要找醫師,如果對耳朵過分照顧,常又挖又清,反而容易出問題。
游泳洗澡後,需要清理耳朵嗎?
耳朵感覺進水,不用棉花棒清理,會乾淨嗎?事實上,人體的構造是非常奇妙的,耳朵本身就有自我清潔保護功能,外耳道持續不斷的有耳垢分泌,耳垢也會慢慢排出外耳道。如果覺得耳朵進水,可將毛巾擰乾,擦拭外耳道的開口即可,如果水很容易流到外耳道的深部,就要考慮戴防水耳塞。
常挖耳朵,有什麼不良影響?
1.可能使外耳道的皮膚缺少油脂,且會乾燥搔癢。
2.表皮挖破,可能引起細菌或黴菌的續發性感染。
3.用棉花棒清耳朵時,可能會將耳垢往內推,進而堵塞耳朵,影響聽力。
4.挖耳朵時,自己不小心或手被人碰到,誤傷外耳道導致皮破血流,甚至耳膜挖破,影響聽力。
耳垢如何自己排出?會不會很惡心?
耳垢由內往外移動是很緩慢的,當它移動到外耳道的開口時,會因為說話或吃東西時,嘴巴的張開或閉合而掉落,由於每次自然掉落的數量很少,人不會有感覺。
耳垢不清留著幹嘛? 它有什麼功用嗎?
耳垢是有功用的,它除了提供耳朵內皮膚適當的溼度,預防細菌感染外,還可以減少小蟲的入侵,所以除非耳垢將整個外耳道堵塞影響聽力,或者為了詳細檢查耳朵或耳鏡檢查時,耳鼻喉科醫師才會適度的清除,平常還是不要理它比較好。
●護耳七要訣● 1.遠離噪音的干擾
2.少用耳機聽音樂 3.手機通話別過久
4.亂掏亂挖最危險 5.耳滴劑謹慎使用
6.控制心血管疾病 7.要定期檢查聽力
上文↑《耳不要你管/猛清耳垢 耳朵挖出大毛病》源自【20090906聯合報/元氣周報p5】
《再說大聲點 聽力退化影響社交》
●老年人聽障●
【20090906元氣周報/記者吳文良/台北報導】
案例故事:住眷村的張爺爺常將電視機的音量開得很大,鄰居到他家要請他調小聲點,從紗窗看到他明明在家,但按了半天門鈴就是沒回應。
台北縣立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楊政謙說,這是老人家重聽癥兆 ,聽力衰退和障礙通常很緩慢,有時慢得連當事人都沒察覺,很多老人家患重聽卻不自覺。
退化速度/環境噪音、疾病造成
楊政謙指出,老年人聽力障礙的主要原因,是因感覺聲音的細胞或聽覺神經細胞老化,其嚴重程度則和細胞退化的程度及數目有關係,並且受個人體質、年齡,以及之前的聲場環境的影響,如長期在噪音工作環境等,及一些營養及代謝如糖尿病、高血壓、腎衰竭尿毒症及遺傳因素有關。因此原因是多樣性的。
生活影響/社交失能、情緒不穩
目前臨床醫學上(非殘障鑑定標準)聽力異常定義為純音聽力檢查聽覺閥值大於25分貝以上。根據統計,60歲以上的老人約30~50%有不等程度的聽力障礙。
老人的聽力障礙在聽知覺方面常表現出,聲音太小聽不到,或是聽得到聲音但聽不清楚,或是同樣的聲音在戶外聽不清楚,在室內才聽得到。老人家有較嚴重的聽能障礙後,會有口語上的溝通障礙,慢慢變得不愛說話,造成社交活動參與減少、生活較封閉等日常生活及情緒上的失能。
性別差異/男多於女、退化嚴重
臨床顯示,男性聽力老化比女性多且程度較嚴重。由於老年性聽力異常常屬退化型態,大多無法用藥物或手術治療改善,因而在沒退化前的聽力保健觀念,是預防的重點之一。
改善方式/無法治療、須靠輔具
楊政謙指出,老年性聽力障礙的治療,主要依據聽力障礙及溝通障礙的嚴重度,這必須經過詳細的耳鼻喉科聽力檢查及評估才正確。老人家的感覺神經性聽力異常,目前臨床上並無藥物或是手術的方式可改善。
不過,就像是老花眼一樣,老人聽力障礙可透過聽能輔具來改善,助聽器的配戴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若能配戴適合且理想的助聽器,老人一樣可過正常社交生活,且有助提升生活品質。
上文↑《老年人聽障/再說大聲點 聽力退化影響社交》源自【20090906聯合報/元氣周報p4】
《耳朵傳導聲音 聽覺要靠大腦》
●聲音怎麼來●
【20090906元氣周報/記者潘欣中/台北報導】
聽障奧運開幕,我們將陸續看到聽障選手在運動場上的精采演出。事實上,有更多聽損朋友 ,在寂靜的舞台上發光發亮。如果有聲世界是上帝創造的花園,那麼無聲世界便是天使遺落的羽毛。閉上眼,聽孩子的哭聲 、窗外的風鈴聲……你會發現,聽見,原來如此美好。
■耳朵構造/盲友 非它不可
五官之一的耳朵,是人體極重要的器官,有了它,盲人可以用敏銳的耳朵代替眼睛,進而處理生活上一切事務 。耳朵構造,基本上分為三部份,分別是外耳、中耳、內耳,連接聽神經至大腦,構成了人類的聽覺系統。
第1關/外耳:
桃園聖保祿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施偉勛說,耳部的構造,由外耳耳廓進入外耳道後,接著的是中耳耳膜(鼓膜) 。
第2關/中耳:
中耳腔內有三塊聽小骨,分別是鎚骨、砧骨及鐙骨,鐙骨接觸到內耳之卵圓孔,聲音由此傳入內耳。
第3關/內耳:
內耳的構造可分為兩大部分,耳蝸部分主司聽覺,前庭半規管部分則司平衡。耳蝸部分集合成耳蝸神經,半規管部分集合成前庭神經,這兩個神經再合在一起形成耳蝸前庭神經,就是第八對腦神經,由此再走入腦幹的聽覺神經核,接著上達大腦的聽覺中樞。
第4關/大腦顳葉:
聽覺中樞的主要區域在大腦的顳葉,所以,耳朵只是用來傳導聲音,最終,仍須靠大腦「聽」聲音。
■聽覺形成/傳遞 過程精密
聲波會造成耳膜震動,人類能聽到的聲波頻率在廿到兩萬赫茲間,耳部的鎚骨、砧骨、鐙骨將這些震動傳到耳蝸,耳蝸是內耳中一個螺狀液態的結構體。
震波觸動纖毛
耳窩中還有另個構造稱作 Corti的器官,耳蝸底膜有毛狀細胞,這些毛狀細胞的纖毛又與另個叫做覆膜的外層相接;當震波觸動纖毛細胞時,便會在聽覺神經上形成神經刺激,這些刺激接著會到達腦部。有趣的是,鐙骨是人體中最小的骨頭,只有0.25至0.33公分長、重1.9 至4.3毫克。
聲波能量轉換
施偉勛說,聲波原是以無形的能量存在空氣中,經耳殼收集後,傳遞至外耳、中耳、內耳,其間能量的形式不斷地轉換,以順應各部份聽覺器官的接收,最後傳至大腦,成為可被理解的有用訊息;當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及腦聽覺中樞的任何部位有病變時,均會造成聽力障礙。
上文↑《聲音怎麼來/耳朵傳導聲音 聽覺要靠大腦》源自【20090906聯合報/元氣周報p2】
P.S.【註】
顳ㄋㄧㄝˋ:顳骨,頭骨之一。在頂骨下方位於兩耳上前方的部位,形狀扁平。
鎚ㄔㄨㄟˊ:﹙名﹚敲擊東西的器具。通「錘」。俗稱為「榔頭」。
﹙動﹚敲打。通「錘」。如:「鎚打」。
砧ㄓㄣ:洗衣時用來輕搥衣服的石塊。如:「砧杵」。
切菜時所墊的板子。如:「砧板」﹑「肉砧」。
鐙ㄉㄥˋ:掛在馬鞍兩旁,讓騎馬的人踏腳用的東西。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Have a Nice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