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仔細!常見毒蛇有哪些》遭蛇咬 別用冰敷止血帶》非…白蛇傳?
2009/08/16 16:16:26瀏覽3612|回應1|推薦14
●WoW●非…白蛇傳?

●花花世界,無奇不有!●


●防洪治水固然重要,治標之外更要治本;     ●不可過度開發土地,水土保持更要加強。
  首先聲明:此番發文談論的主題是「蛇」,若對其產生「恐慌、懼怕」者,請先跳開此文,免遭不測。

  蛇類真是不討喜的生物。雖然我也不喜歡,但是咱們台灣位居亞熱帶的地理位置,荒郊野外難免有長蟲出沒,還是多少了解一下比較好。

  要談「蛇」的主題,腦海中隨即浮現電影『青蛇』中由辛曉琪主唱的插曲「莫呼洛迦」。張曼玉在電影中飾演青蛇,當那場景由印度舞孃表演香豔的熱舞,透過青蛇幻化為人型的小青,舞出妖嬈婀娜的身段,搭配這首插曲,簡直是絕配!

  『青蛇』是多年前徐克執導的電影,算是近年來將「白蛇傳」改編得頗富新意、不落俗套的佳作。因為滿喜歡這部電影,因此購買了滾石出版的電影原聲帶。

在此,介紹給各位聽聽,緩和一下對蛇類的厭惡感。


●莫呼洛迦●
詞:徐克、黃霑/曲:黃霑/編曲:雷頌德/主唱:辛曉琪


別嘆息 色是空 空是色 色變空啊空變色
末世摩登伽 此刻不變色

是美色 出色 生色 問誰可以不愛惜
唱出惜色的歌 摩登伽正是我

莫呼洛迦 莫呼洛迦 揭諦摩訶
莫呼洛迦 莫呼洛迦 揭諦摩訶
天龍之女一曲婆娑 心眼中了魔

盡我角色 意識美色 來請你愛惜
良夜又逢末世人 珍惜今宵記住我


  一邊聽歌,一邊了解下文中介紹台灣常見的六種蛇類:眼鏡蛇、龜殼花、雨傘節、青竹絲、百步蛇、鎖鏈蛇,其中以百步蛇的致死率最高。

  到郊外登山踏青,儘量不要深入草叢之中,以免誤踩而遭蛇吻。應先以棍棒「打草驚蛇」,讓它自動閃避人類。要攀爬或倚靠樹幹,也請留意蛇蹤。

  萬一被長蟲咬傷,該怎麼辦?請保持冷靜、不要驚慌!要認清楚蛇的外貌長相,簡單包紮後,迅速就醫,並告訴醫生遭受哪種蛇類的攻擊。

●不分藍綠,只問是非!給我真相,其餘免談!●


  這幾天看電視新聞,很多英勇的救難人員徒步進入深山災區,內心敬佩萬分,在此致上最高的敬意,感謝他們對災民的付出與協助。

  挺身進入叢山峻嶺,也要注意毒蛇猛獸的襲擊。所有災民與相關義工、救災人員、國軍弟兄、警義消人員
,你們都辛苦了!

●活著,就有希望!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活著,就有希望!
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看仔細!常見毒蛇有哪些

【20090808聯合報╱楊振昌/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


眼鏡蛇●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眼鏡蛇●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眼鏡蛇 農村草叢常見

受驚嚇時上身仰起,背有黑白斑
,看似戴副眼鏡而得名;又其頭頸部狀似飯匙,也因此被稱為飯匙倩。常見於低窪及農村近郊草叢,中南部比北部多,主要見於平地,咬傷個案多發生在中南部
。雖然屬神經性毒蛇,但國內咬傷個案神經症狀並不嚴重,主要以局部腫痛及肌肉壞死、變黑為主。

●不分藍綠,只問是非!給我真相,其餘免談!●


龜殼花●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龜殼花●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龜殼花 愛咬人 易腫脹

背脊棕色,中央一行暗茶色斑塊,體兩側各有一列較小圓斑,出沒地點與青竹絲類似,唯喜人居處且常主動攻擊,因此咬傷個案在北部較青竹絲多。咬傷部位主要在下肢,症狀與青竹絲同,但嚴重許多,腫脹速度也較快,咬傷後常見整隻手或腳腫脹,甚至可能產生凝血功能異常及橫紋肌溶解症等併發症。

●不分藍綠,只問是非!給我真相,其餘免談!●


雨傘節●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雨傘節●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雨傘節 性溫順 症狀少

全身有黑寬白窄斑紋,分布在低森林、竹林、及住家附近。相較於其他毒蛇,雨傘節性情溫順,除非被騷擾,很少主動攻擊,因此咬傷中毒並不常見。雨傘節咬傷後,局部除咬痕外不會有任何症狀,可能讓人輕忽,建議至少應觀察12至24小時。

●不分藍綠,只問是非!給我真相,其餘免談!●


青竹絲●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青竹絲●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青竹絲 毒性低 愛爬樹

背鮮綠色,腹黃綠色,常見竹林
、茶園、果園,喜爬樹上。爬山或攀岩時,會被藏在樹叢中的蛇咬傷,出現腫脹、瘀血,偶爾也會有血皰及水皰。在常見毒蛇中毒性最低,輕微中毒者即使未注射抗蛇毒血清,也會痊癒。也是常見毒蛇中,唯一未被列入保育
           動物者。

●不分藍綠,只問是非!給我真相,其餘免談!●


百步蛇●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百步蛇●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百步蛇 毒性強 易致死

嘴尖上翹,頭似鱉頭,背部由頸至尾有黃褐色黑邊菱形斑,為排灣族圖騰。分布在森林地帶
,特別是東部山區;毒性強,濫補嚴重已瀕臨絕種,咬傷案例相對少
。咬傷後會迅速產生腫脹、瘀血、血皰、及水皰,並導致血小板減少、全身出血、血壓下降、甚至休克,如未能及時治療,死亡率高。

●不分藍綠,只問是非!給我真相,其餘免談!●


鎖鏈蛇●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鎖鏈蛇●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鎖鏈蛇 居山區 性兇猛

背面有三縱列深色的橢圓形斑紋,類似鎖鏈狀
,故得其名。花紋乍看與龜殼花類似,因此以往常有誤認。主要分布高雄至花蓮的東南部山區,性情兇猛。傳統上歸類為渾合性毒蛇,但神經性毒性並不明顯,咬傷後主要以出血性症狀為主,包括局部輕微腫脹、血小板減少及全身性出血,咬傷早期也常見急性腎衰竭。


上文↑《看仔細!常見毒蛇有哪些》源自【20090808聯合報d2健康版】



遭蛇咬 別用冰敷止血帶

擠壓、吸吮 易讓傷口感染
局部切開無療效 最好送醫血清治療


【20090808聯合報╱楊振昌/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

每年七、八月是毒蛇咬傷好發季節,估計每年約有三百至一千名個案。

國內雖有品質優良的抗蛇毒血清,但很多醫師對於毒蛇咬傷相對陌生,一般民眾更不了解中毒治療。

被毒蛇咬傷時,應保持鎮靜,設法認清蛇的外觀,若蛇已經逃逸,不要窮追猛趕,以免加速毒液吸收,或被毒蛇反擊再咬一口。

咬傷上下肢時應儘速去除戒指、手鐲、腳環等束縛物,以免肢體腫脹後導致局部壞死。神經性毒蛇咬傷時,因其毒牙較短,如隨身帶有吸血器,可考慮使用,但不要浪費時間找吸血器。

傷口不要以手去擠壓或以口吸,以免增加傷口感染,甚至導致施救者中毒。局部切開並無療效,且可能引起感染或傷口無法癒合。

患肢不可以用止血帶捆綁以免肢體壞死,且在鬆綁時毒液吸收反而會加速;也不可以用冰敷,以免局部因血液循環變差而壞死。

如果有彈性繃帶或具彈性的衣料,可以包紮咬傷部位,並將患肢保持低於心臟,以減少毒液經由靜脈及淋巴回流。但最重要的是盡快就醫,尋求必要的抗蛇毒血清治療。

若被雨傘節咬傷,局部除咬痕外不會有任何症狀,會被誤以為是空咬或無毒蛇咬傷,多年前曾有醫師太早讓病患回家,導致病患不幸死亡案例。

其實,被咬傷後,10至15分鐘內就會麻木、眼瞼下垂、口齒不清、流口水、瞳孔擴大等,之後逐漸呼吸衰竭,如未及時治療,會因缺氧而死亡,有些病患可能4至6小時,甚至更久才產生症狀,至少應觀察12至24小時。

使用抗蛇毒血清,應依照毒蛇種類,盡早經由靜脈注射使用。如果蛇種無法確認時,可以諮詢毒藥物諮詢中心或有治療經驗的毒物科醫師,不要同時使用多種血清,以免無謂醫療浪費。

在用量方面,青竹絲咬傷多半只需1至2瓶;雨傘節及鎖鏈蛇約1至4瓶;龜殼花及百步蛇約2至4瓶;眼鏡蛇則多半需6至12瓶。

使用血清前,建議作皮膚試驗以了解是否過敏,由於無法準確預測,施打血清時,應備好萬一產生過敏時的急救藥物「腎上腺素」。

多數毒蛇咬傷,即使在中毒1至2天後才給予血清,仍然有效;但雨傘節如太晚給予血清,如 8小時,因神經肌肉接合處已被破壞,不會有效,必須以呼吸器協助病患
,靜待病患恢復約3至4周。

血清注射速度一般約30分鐘,如注射太慢效果會較差。注射後,應觀察患部或其他全身性中毒症狀是否有惡化
,如果沒有惡化,就表示治療有效。

除了血清治療,毒蛇咬傷後還可以施打破傷風類毒素,並給予止痛消腫藥物;至於抗生素,除非傷口感染,否則一般並不須給予。

傷口腫脹時,絕大多數只要給予適量血清治療及抬高患肢,腫脹就會逐漸改善;除非產生少見的腔室症候群,否則並不需要開刀治療,更不需要截肢。


上文↑《遭蛇咬 別用冰敷止血帶》源自【20090808聯合報d2健康版】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Have a Nice Day!!Have a Nice Day!!



( 知識學習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os802&aid=3229725

 回應文章

王國良(阿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蛇咬會要人命的
2009/08/19 11:07
  每年被毒蛇咬傷竟然高達三百至一千人,真是一個可怕的數字,所以若不得以進入草叢,可要特別當心,蛇咬會要人命的。 
白面書生(lotos802) 於 2009-08-20 00:42 回覆:
是哩!基本上,我絶少出沒於人煙稀少的荒郊野外,感覺上似乎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像是啥亞馬遜河啦、非洲啦…,太過原始的地方,我可能無法存活,無法想像沒有大賣場、便利商店的生活。

這輩子,遇上「蛇」的機會應該不多吧!我頂多去去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溪頭、墾丁國家公園…這些地方。人類不要與天爭地,就多留些大自然的空間給野生動物們生活吧!
●祝福您:平安!快樂!●

感謝阿國兄來訪留言!
祝福您:平安!快樂!
Best Wishes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