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0829教育論壇:我們真的重視體育嗎?
2012/09/02 15:20:05瀏覽630|回應0|推薦4

    為期16天的2012倫敦奧運已經在812日閉幕,我國代表團所派出的44名選手,僅在女子舉重許淑淨與跆拳道曾櫟騁,獲得一銀一銅,排名世界第62,雖說在排名上敦奧一銀抵得上京奧四銅,但總獎牌數則是2000年以來最少的一次,選手表現普遍低於行政院體委會賽前預估,各界要求檢討聲浪不斷。

台灣表現不如預期

    奧運無疑是全球最大的運動盛會,雖然賽事已難排除商業行銷,但各主要國家仍將運動競技視為國力的展示與延伸,以此次倫敦奧運為例,獎牌數排名前10者分別是美國、中國、英國、俄羅斯、南韓、德國、法國、義大利、匈牙利、澳洲,除匈牙利是人口不滿千萬的傳統體育強權外,俱為總體國力、政經實力名列前茅的強國。

    反觀台灣在歷屆奧運中的成績,連同本屆合計僅獲得2金、7銀、12銅,以台灣之人口數與綜合國力,落差著實不小,除非我們繼續以志在參加自我解嘲,否則就必須痛下決心正視體育成績大幅落後世界主要國家的現實。

體委會主委戴遐齡是該下台的,理由不是因為出言品評選手表現,而是因為體委會肩負國家體育政策的規劃與執行,戴遐齡做為史上任期最長的主委,今年內閣改組時正是以「拼奧運」為由被留任,四年主委換得這種敦奧成績,戴身為政務官必須負起政治責任,難道還需要討論?

然而,僅僅是戴遐齡的去職,顯然不會真正改變什麼?不妨就從體委會的存廢談起,我國中央體育行政組織原本都由教育部相關司處兼辦,直到19977 月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掛牌運作,迄今不過15年,卻又將在明年再次併入教育部,僅此一端,我國體育政策之整體思維何在?方向何在?連推動學校正常體育教學都力有未逮的教育部,未來究竟要如何推動全民體育?如何提升台灣體育實力?這是政府組織再造時不能迴避的課題。

體育政策應有延續性

應該看到,體育在台灣基本上只是政治工具,還記得陳水扁的台灣足球元年」宣示嗎?還記得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申辦世界盃五人制足球賽,而他的繼任者郝龍斌卻將中山足球場改建為花博展場嗎?可曾看到北市立多功能體育館(小巨蛋)200512月開幕以來,辦理大型體育賽會的次數屈指可數,原定的體育功能已被商業演唱會取代,台灣的體育政策有沒有方向性?有沒有延續性?又有誰來負責?

進一步言,現代競技體育基本上與一國的職業運動發展成正比,問題是,台灣不僅政府部門沒有長期、整體的體育發展政策,就連企業界也缺乏投入體育事業的意願,比較台韓兩地大企業投入職業運動的情形,可知一二。

南韓職棒聯盟(KBO)共有8支球隊,其中三星獅子、LG雙子、起亞老虎、斗山熊、SK飛龍、樂天巨人等球團之母企業,均為南韓大型財團,台灣職棒球團則僅統一為大型財團,兩地棒球水準差距日遠,難道沒有原因?再以籃球為例,台灣的職籃(CBA)發展甚至早於南韓職籃(KBL),但CBA只進行了四個完整球季,反觀KBL在三星、現代、LG等大財團支持下日益茁壯,兩國籃球實力差距日益擴大。

最後則是足球運動,在南韓各大財團支持下,南韓的甲組足球聯賽(K-League)已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足球聯賽,K-League所屬球團在由亞洲足總舉辦的亞足聯冠軍聯賽AFC Champions League)中,總共獲得9次冠軍、5次亞軍,位居亞洲各國之首,此次敦奧更榮獲男足銅牌,成績遠遠超越台灣想像。

重視學校體育教學

    過去台灣為了突破奧運零金魔咒,在2002年曾選定跆拳道、舉重等九種項目為奧運重點培訓項目,也確實在2004年雅典奧運突破零金障礙,然而,自此以後,所謂重點奪牌項目之策略似漸難奏效。觀諸中日韓等體育發展策略,除各有其傳統強項外,近年來在游泳、田徑等項目更頻創佳績,足為台灣借鏡。

    真要檢討本屆奧運表現,除了通盤檢視預算面、組織面、執行面、訓練面的缺失,更不應忽視全民體育才是競技體育的基礎,值此政府組織再造之際,體委會、教育部應積極推動落實學校體育教學正常化,以厚實全民體育根基。(20120829台灣立報教育論壇)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eshui&aid=680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