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10 00:15:47瀏覽6043|回應18|推薦0 | ||
2011 伊始,充滿期待。 在 2010 年最後一季幾個月,身心靈都在歷史霉味中度著,除了日常繁忙「打殺」即時工作,不然就是沉浸在斑駁發霉的黑白老底片裡,看片燈檯加上放大鏡,鼻息就貼著歷史霉味;往往是凌晨一點忙過每日新聞發落,在慢慢聲音漸寂的辦公室裡,開始俯首試著翻找台灣一甲子的影像,而一張張反白記憶一一重新驚奇被惦起。 2011 年民國百年,也是聯合報創立 60 周年,先進與後輩的攝影記者記錄下 ………………………………. 《等待新生的斑駁與泛黃》 這批數百萬張的老底片的價值,怎估算? 聯合報一代接一代的攝影記者上山下海,在本島或離島、在經濟還困厄的年代,在國共戰爭大陸失守後,建設台灣的影像隨著底片袋日期演進,逐漸清晰明朗出一條脈絡。 當年依賴美援,許多重大建設都有著美國人影子,台灣成為美國在遠東一艘不沉的大航空母艦,第七艦隊在台海活動,都在老底片裡重新看見;備戰的年代,反攻大陸意志,從每年國慶閱兵、老蔣﹝蔣介石﹞一次次前往部隊巡視、一次次台美陸海空大演習中,可以嗅聞出充溢著遺留的戰爭煙硝,或那就是當年台海氛圍,備戰、反攻........也一併建設反攻基地。直到台美斷交,底片中的失望與憤怒,勾繪著當年所有民眾的心情 …… 。 金門馬祖軍民用簡單工具挖坑道備戰,第一道火線的肅殺躍然而出,民眾在歷次愛國活動中的捐輸,同仇敵愾被保留定格,一元獻機、反日保釣 …... 等,還不時有愛國青年棄筆投戎,也都是過往沸騰情操。 在檔案中重新被挖掘出的,還包括數百張有關大陳島影像,發現聯合報記者在 1954 年 8 月、 1955 年 1 月以及 1955 年 2 月,曾三度前往浙江外海的大陳島實地採訪,那是當年國民黨部隊戍守的最北端前線,本意是要從舟山群島沿著金馬一線,圍堵中國大陸海線出入,直到 1955 年 1 月底,一江山戰役國民黨軍隊全被共軍滅島, 大陳補給線過長、炮火過近因素, 撤離行動進行的頭兩天,大陳居民在大風大浪船上、與抵達基隆港後,就出生了 14 個嬰兒,幾個孕婦是因不耐船上顛簸,而提前臨盆。聯合報記者用 120 相機 6X6 底片,在基隆醫院拍下母子、母女 14 張在台灣新生的第一個畫面,刊載在 ………………………… 《土地脆弱與悲情台灣》 人人都說台灣是寶島,風景美麗人民純樸,四季如春處處花香;但老檔案中記錄著台灣許許多多天然災害,讓我感受尤深。 1958 年的 87 水災、 1964 年白河大地震、 1963 年葛樂禮颱風橫肆,由北至南重創台灣,影像由飛機空中到地面攝影,留下張張柔腸寸斷的悲情。 若再加上近期 1999 年 921 大地震、 2009 年 88 水災 …..1996 賀伯、 2001 桃芝、 63 水災 72 水災等災害,幾次大的煤礦礦災,也都留駐無助哭泣的臉龐,大大小小不斷串成的一連貫災難,台灣與他的子民真的是受難了! 老馬﹝馬英九﹞在攝影展開幕參觀時,看見自己 政治人物是時代焦點,老蔣在 1958 年 9 月為 金門823 炮戰,召開一場中外記者會,會上吐著舌頭照片公諸世面,當然會引起注目,強人時代這樣表情照片沒人膽敢刊登;老一輩攝影記者曾說,當年若拍攝宋美齡活動照片,也得沖洗出照片急送官邸讓她先過目,由她挑選最好的照片,才得刊載在報面;時代丕變,許多的禁忌不存在了,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進步中。 1988年戒嚴解除前後那些年,從國會議場到街頭,台灣充滿著火藥味,在野衝撞強權,例如在龍山寺發生519事件 ,老底片完整紀錄所有場景與人物,然後延續多年火爆的街頭活動「老賊下臺、全面改選」,擋火車、圍路.......看似社會內部動盪風雨飄搖,今天看來也都是一一促進民主發展因子,美麗島事件、中壢事件......均一路脈絡可尋。 看有人風光樓起黯然樓塌,如今已為弊案階下囚,不似當年爲民主打拼入獄贏得的喝采,許多當年勇的人物或已成政治邊緣人,或早已銷聲匿跡隱遁,有朋友變敵人、敵人變朋友的荒唐劇碼,有大石頭一夕被搬開,有新秀悄悄在政壇冒起,有老將如今還奔馳沙場,打死不退天天大放厥詞,還是要佔據媒體一角版面。 政治需要雅量平衡與原諒,但我們還沒有真正學會........。 也是我的感傷............ 與老馬的感嘆「頗為神傷」,在老底片裡看到這塊土地的災難,我卻是「極為神傷」,這些災害部分我曾親身經歷現場,這些年來我也一直說,愛台灣不要只有口號,謙卑友善土地可以從自己做起。 回顧老底片,前瞻台灣未來,但我也看見改變與希望。 那是無以言表暗暗喜悅,台灣一直豪邁進步中,一艘永遠不沉的航空大母艦。 ………………………………….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檔案裡為數眾多的民國人物一一重新浮現,黨政軍人物都是風光要角都在其中,常勝將軍孫立人與蔣介石的若即若離、重大新聞事件主角、腥風血雨的社會案件........等,老一輩的吳稚暉、于右任、錢穆 …. 胡適 …… 張大千,當年中 歷史功過是一回事,但若沒有當年許多人作為,台灣也沒有今天,失去大陸卻建設台灣,不都是大家常提的結論。 除了檯面風流人物,庶民生活更可看出台灣經濟發展帶來的福分,幾張中部橫貫公路開通日,原住民同胞揹著柴薪走在滿布石頭路上,一條公路帶來的改變是無法計量的,交通的便利或對環境的衝擊,都有待歷史重新評估。 滿是三輪車的台北市,禁駛然後收購,對照今天車水馬龍現代化,但廢氣污染也旋踵而至;查獲 14 萬公斤掺有防腐劑低劣醬油,然後全部倒進淡水河公開「銷毀」 …. 這些小小畫面,以環保意識抬頭的今天看來,都讓人可思古鑑今,社會運動、公共議題被注意被提起,有些進步了,有些我們已尋不回往日寧靜風采。進步也是用代價換來 …… 除了從 尋找老照片的工作其實都還在進行當中,短時間內也只是尋到滄海一粟而已,接下來工作就是將這些歷史影像優質數位化,這是一項龐大費時費力費錢的工作,一如影像裡建設台灣般也是從蓽路藍縷開始,可以從聯合報總主筆、聯合晚報發行人黃年所說:「這些照片已不只是聯合報資產,它也是國家的資產」做註解。 或許歷史的意義,在於省思對土地人民的福祉,在於避免重蹈覆轍的人禍與戰爭。 這樣老照片新生的意義也就足矣。 ………………………………. PS. 這裡 PO 上的只是近幾天聯合報版面登載照片,更多歷史照片請移駕台北 101 大樓 1 樓、 89 樓的攝影展會場,或 2011 年未來每日聯合報版面。 註:照片版權屬於聯合報 ↑↓尋找1955年2月,大陳島撤退時出生的14名大陳寶寶........若你﹝妳﹞是本人或知其下落者,請電:02-86925896 ↑蔣春香
↑馮羅花
↑王太太
↑鮑翠姣
↑劉張杏
↑陳夏令〈領〉
↑梁鄭彩鳳〈梁金彩鳳〉 ↑陳青梅
↑徐花
↑江張氏
↑張小娥
↑梁妹英
↑葉江菊香
↑吳陳翠
↑1954年金門軍民備戰挖坑道。 ↑1954年關在火燒島上的政治犯思想再教育。 ↑車禍昏迷的台北二女中儀隊指揮王曉民,在台美軍方協助下赴美就醫。 ↑1971全台瘋棒球,全國少棒賽球迷擠爆球場,場外警察揮棒驅趕不斷湧入的民眾。 ↑備戰年代,台北新公園裡發表小型防空坑,讓民眾可簡易躲避空襲。 ↑19700501蔣經國訪美遇刺返台,小馬也在人群中。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