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正視語言傳播與社會互動
2006/09/19 11:43:32瀏覽426|回應0|推薦0

 施明德發起百萬人捐百元,從最初「百萬倒扁」到「反貪倒扁」,因正向語言的傳播,讓反貪的訴求與倒扁靜坐活動,取得了社會運動的正當性,很明顯地語言傳播有效感染社會互動。

 民進黨的游主席向鐵桿深綠訴求挺扁,句句中國人糟蹋咱台灣人,也因負面的語言傳播,感染社會互動,抵制高雄的倒扁靜坐活動,荒謬的族群動員讓活動開花。

 基層的民眾因訊息來源不夠多元,往往受制口語相傳而有了誤判,若有心讓它質變,那怕是一句沒啥重要的負面語言,其感染性對社會互動只有騷動與破壞。如昨天高雄中華路的群眾互嗆,不就是執政的民進黨與其巿議員、地下電台,因著游主席的撕裂族群的語言暗示,所製造的社會動亂嗎?

 政黨除了訴求理念外,不宜用語言挑撥,阻礙社會互動。更不宜任由負面的政治語言不斷感染,讓不同意見的民眾相互對立。民進黨從黨外年代到現在執政,長期以來擅耍此道獲取利益,這是很缺德的行為,會受到人民選票的讉責!

 台灣已邁向已開發國家,但動見觀瞻的朝野政治人物,所說的語言卻有「返祖」的現象,毫無進化,不利社會互動。其感染使民眾無法理性地去對話,不談事理、不論是非,嗆大聲、拗下去,理不直氣很壯,紛紛擾擾就源於此。

 很不願見到台灣的社會互動有返祖傾向,再看到百年前的頂、下郊拼,漳、泉拼,閩、客拼,那般傷害群族和諧的「拼」,影響台灣的發展。人民可以接受與支持藍、綠、紅、黃、澄等不同色調的政治主張,但不希望語言出現色調,如此,才有公理與是非的良性社會互動。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rh895&aid=454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