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農禪寺新建築?華而不實!
2016/06/08 15:00:00瀏覽7446|回應7|推薦0

根據「三立新聞」報導,『近日全台氣溫頻飆高,以玻璃為主建材的高捷美麗島站,站內溫度竟飆到攝氏43度,與站外溫差有5度之多,乘客表示走進站內就感到一股熱氣襲人。

美麗島站內為何會這麼熱?全因為站體採玻璃帷幕建材,玻璃建材強調透光性、採光佳,但陽光透過玻璃反而更聚熱。

另一同樣採用玻璃帷幕建材的知名景點嘉義高跟鞋教堂,也有同樣的現象,大熱天遊客躲太陽,就是沒人往高跟鞋教堂底下躲。

建築大樓採玻璃帷幕外觀,可藉以營造出極簡、前衛風格,具大面積採光、視野佳的優點,是現代建築元素之一。但炎炎夏日,日光穿透玻璃照射入內,也導致空調能源的大量消耗,招致不環保的批評』。

另外,台中市政大樓也是玻璃帷幕,學者林子平指出,『台中新市政中心前廣場設計最差,水泥鋪面會造成大量熱輻射升高氣溫,而且缺乏樹蔭、草皮也無法遮蔽降溫,加上建築體全部用玻璃帷幕,會增加室溫,每上升一度,電量耗費就多百分之六,建議多種些榕樹、樟樹、茄苳、黃連木等本土樹種,遮蔭力強,遇颱風也不易傾倒』。這就是台中市政府公務員最頭痛的一棟大樓。

其實,媒體漏掉了一棟建築物,那就是北部有名的寺廟農禪寺—水月道場。農禪寺大殿也是選用玻璃帷幕,同樣也是熱死人,夏天不開冷氣,沒人想待在裡面。

我們用常識就可以知道,在亞熱帶的台灣選用玻璃帷幕為建材是不符合實用環保的基本要求

那麼為什麼還有這樣的建築出現呢?理由只有一個考量,就是耍炫、耍帥,膚淺的很!

嘉義高跟鞋教堂設計的理念,本來就是要吸引人去注意那個窮鄉僻壤的鹽分地帶。設計者希望聳又有力(台語),刻意用突兀的方式吸引觀光客前來。完工開放後評價兩極,其實已經達到設計者的目標。

但是,高捷美麗島站、台中市政大樓顯然就是背後的政治人物的好大喜功,花大錢想要凸顯自己的政績,而把民眾的使用利益放諸腦後。太陽一曬人都不想進去,至於是否省電,就更管不到了。


那農禪寺—水月道場,蓋成現在這個模樣又是為什麼呢?

二、三十年以來,法鼓山不是號稱環保團體的嗎?為何蓋個不環保的建築?為何蓋的寺院讓裡面住的出家人,像是住在動物園一樣。

法鼓山不是一向強調傳承、傳統嗎?

為什麼歷史建築物所興建的寺廟與歷史無關?變成一座突兀在關渡平原的大民宿呢?還是動物園呢?

什麼樣的因緣會招來什麼樣的人,過去在農禪寺時代成長的信眾,不會想再回到這個大民宿,現在來的只是拍婚紗的,觀光客,好奇的人,真的信眾不見了

這就是「法鼓美時代」把應該具備地球環保丶佛教素養的法鼓山佛教寺廟的興建,交給不負責任建築師的結果。法鼓山建工處法師、建工處居士主管...等等,送給社會大眾的和現在的「法鼓山」一模一樣...華而不實...的東西!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回應6樓
2016/07/07 20:15

世態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

寺態炎涼,亦同也!


淚滿襟。
2016/07/03 16:43

拆改建前農禪寺內有開山農舍,做為弘法道場,容納所有來寺信眾,沿著農舍的前門和外牆,

加蓋臨時鐵皮大殿。步出大殿,整片竹林,加上弘一大師書法題字之「入慈悲門」,

農禪寺的僧團信衆--慈悲心丶大悲心俱足的。對任何人均能包容、平等的相對待。懷念當年

師父丶師兄弟一起的真性情⋯⋯。

師生父走後,馬上拆除臨時鐵皮建築⋯等等。

原有農禪樸素務實,剎那一切盡失。

改建拆除前鐵皮屋頂,雖不耀眼,但樸實溫潤的。

現在新建築稱之「水月道場」,風光十足,耀眼奪目,卻華而不實的。

前後相比;改變前仍然不失為正人君子的~~~

Lin律師(linlawyer1956) 於 2016-07-04 11:18 回覆:

寺態炎涼

宋.文天祥<杜架閣>

世態炎涼甚,

交情貴賤分。


也嘆氣!
2016/06/22 20:52

回應四樓;

如此對比,那法鼓山繼續膨風,不也就是「佛教的殺手」?「佛教的剋星」了嗎?

唉呀!也是嘆氣啦!


回甘6.
2016/06/22 09:40

台北市街道、路旁常見,大樓建築的「玻璃窗」反射街景,那是低階的產品。

它們會造成「光害」。

是能源殺手、環保剋星。


嘆氣!
2016/06/21 09:01

「全玻璃帷幕大樓起源於歐美寒冷氣候的溫室,其原意在於寒冷氣候中可創造溼熱氣候,於今卻成為原已溼熱國家效法的對象 」,實在是非常諷刺。

說要地球環保,做的卻不環保。說要心靈環保,做的謊話連篇。的確是非常諷刺!


無名小卒
2016/06/20 21:05

光害呢?

龎大的「玻璃帷幕」也是會產生「光害」。

高雄捷運美麗島站的個案,高雄市政府也被法院判決應就「光害」賠償附近市民的。

台北溼熱氣候,建築是不該使用「玻璃建築」作建材的!


給口說環保的法鼓山比丘們
2016/06/19 19:02

綠建築與節約能源

我國目前的綠建築評估系統是從建築規劃階段開始,就從事建築生命周期環保計畫。例如,近年來台灣許多建築設計很喜歡模仿寒帶國家的建築,再加上媒體的吹噓, 以致許多業主以為金光閃閃的玻璃帷幕大樓才是科技與文明的象徵,便紛紛建造蔚然成風。然而這是一種很不適合溼熱氣候的建築,也違反了綠建築的規劃原則。

全玻璃帷幕大樓起源於歐美寒冷氣候的溫室,其原意在於寒冷氣候中可創造溼熱氣候,於今卻成為原已溼熱國家效法的對象, 實在是非常諷刺。全玻璃帷幕大樓甚至被有識之士稱為建築上的「能源殺手」、「環保剋星」,因為它大面積的透明開口會引進大量日射熱,使得空調尖峰負荷劇增。

全玻璃帷幕大樓不適於炎熱氣候的另一原因,在於玻璃具有「溫室效應」。所謂「溫室效應」是指玻璃可讓日光穿透入室內,卻不易消散至室外,室內因此累積了熱氣而越來越熱。 

引用自[台灣綠建築政策的成就]乙文。

作者林憲德~~成功大建築學系教授,綠色魔法學校一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