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07 19:09:25瀏覽497|回應0|推薦12 | |
http://digitalarchives.tw/Exhibition/2426/6.html 轉貼]竹縣/漫步北台灣竹紙原鄉-紙寮窩 紙裡乾坤──從故宮文物談紙張 周克治 【摘要】對紙張的分析、實驗與研究,不但可為不知年代的古紙找到製造的年代;還可為蟲蛀了的紙張找到合宜的修補方法;更可為無法鑑定真偽的古字畫,提供一項佐證資料。 很多人可能都參觀過故宮博物院內那充滿藝術氣氛的展覽室,然而可能鮮有人注意到,在這些分別以金屬、石塊、陶瓷土、顏料、骨頭、木材、紡織品、紙張等為材料的「國寶級」文物中,以紙為材料的占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說故宮的藏品中,有一大半是紙類! 就書畫來說,院中計有八千九百餘件,雖然其中部分為絹本,但仍以紙本占多數。至於善本書約有二十萬冊,文獻檔案四十餘萬件,其他尚有碑拓、法帖、銘文拓本、紙扇等。不僅收藏的品類繁多、數量龐大,而且很多都是流傳不多的稀世珍寶。這些秘笈珍藏,不僅可從藝術的角度去欣賞,更可從它不同的披露形態,觀察出各個時期的生活狀況及文化背景。 令中外人士傾慕不已的善本書籍及文獻檔案,更蘊藏有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華。所謂善本書,就是以前的舊刊本、稿本、批校本、鈔本等,包括承自明朝內府藏的天祿琳瑯圖書、乾隆年間網羅歷代圖書修纂而成的四庫全書及濃縮的四庫薈要、精美考究的清內府刻印殿本藏書、深奧的佛教經典書籍、珍貴的中國醫學秘本以及全國各縣、府、省的地方志圖書等,真可說是知識的寶庫!文獻檔案則包括宮中檔、軍機檔、清史館檔、起居注、本紀、實錄、詔書、國書、舊滿洲檔、雜項檔等,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由此可見,紙張在故宮文物中所占的地位是如何的重要。 一般來說,特殊用途的紙,其要求是比較高的。書畫用紙最是講究,除了要求潔白、柔韌、不易有摺痕外,紙面既不可太粗糙,又不可太滑溜,如此才易於運筆。同時,紙在受墨後的韻墨性能,更是欲表現中國書法及繪畫特色者要求的特殊效果。書法用紙最早是麻紙;唐代中期至宋朝使用的書畫用紙則多半是楮皮紙或桑皮紙;宋元以後,以青檀樹皮為主要原料的宣紙受到書畫家們的垂青,這種宣紙一直到今天仍視為書畫的主要用紙,只是原料已有所改變。宣紙又分為未加工的生宣及加工後的熟宣;生宣適宜寫意畫,熟宣多用於工筆畫,隨書畫家的喜好來選擇用紙。 印刷用紙與書畫用紙並不相同,若是以為用最好的書畫用紙來印刷可以製成最精緻的書籍,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印刷用紙的要求與書畫用紙相反,紙面須平滑,印出的字才不會因為紙面的高低不平而受墨不均,同時紙張在受油墨時不能有暈開的現象,否則字跡會模糊,更不可讓油墨滲透紙張,以致字跡從反面透過來。為了達到這些要求,常採取將紙張加膠、填粉的加工措施,把紙內纖維交織造成的空隙給填塞住,如此既可防止透印,又可增加紙面的光滑度。北宋時印刷業已十分發達,故當時經過這種膠礬處理的紙張極為普遍。 碑刻法帖以及銘文拓本所用的紙張又有不同。由於拓墨的方法是先將紙微微浸濕,鋪在碑石文字或金銅器銘文上,紙上再鋪布,用木槌輕擊或用刷子輕輕拂壓,使布下層的紙嵌滿刻字的凹槽,等紙乾後,再用布包做成的拍子,蘸墨後均勻地拍在紙上,方可得到黑底白字的拓本。所以拓墨的紙必須達到柔薄而且強勒的要求,因為只有柔薄的紙張才能嵌入刻劃極細的文字凹槽,也只有強勒的紙張才能耐得住浸濕及壓槌,在凹陷變形處又不致破裂。一般的拓墨都用江西產的皮、竹摻半的連四紙或福建產的竹製川連紙,但也有講究者喜用品質最優的宣紙拓墨。 兼有實用及裝飾雙重作用的扇子,常常以紙作為扇面。摺扇所使用的紙,尤其要有韌性,才能承受得住多次的開闔。而文人喜愛在扇面題字或繪畫的習慣,又使得扇紙要具有某些書畫用紙的性質,但是又不能全如書畫用紙,否則寫字作畫時,墨色會透過扇面造成污染,所以扇紙多半是經過加工處理過的,如礬紙、灑金紙、油紙等。礬紙就是在紙上施明礬加膠液;灑金紙是在紙面塗上黏著劑後,再把金、銀粉灑在上面;油紙是先塗上柿漆,再用桐油或冰油塗抹的紙。至於扇面的紙色也常跟著時尚走,明代流行妍麗色紙及灑金紙,清代崇尚清淡素面紙,各有所好。 佛釋經籍最為精緻,有精刊、有手鈔、有繪本,除了少部分為刺繡、緙絲製作外,大部分是使用藏經紙。藏經紙有黃經箋與白經箋之分。黃經箋也就是硬黃紙,是取黃蘗樹皮浸泡出的汁液,將紙染成黃色,再塗上黃蠟,用熱熨斗燙勻,成為半透明、質地極硬密的紙。由於黃蘗溶液含有生物鹼,蠹魚書蟲等不敢接近,因而具有防蛀的功效,而塗抹的蠟更使得紙張兼有防水的功能。蠟有黃色、白色,在未染黃蘗溶液的本色紙上塗上白蠟,就是白經箋了,它又稱為硬白紙。這種紙除了用來寫經外,由於它的透明性,還可用來臨摹書畫。 紙張隨著用途的不同,發展出各種不同的類別。就以一本線裝書來說,即有封面紙、封底紙、襯紙及正文的印刷紙等之分。至於應用到生活各層面的紙,如楮樹皮或桑樹皮製成的錢幣紙、竹料草料製成的宗教用紙、印上彩色圖案的壁紙、包裝紙、裝裱字畫的紙等,更是廣泛。紙甚至還可代替紡織品,做成襯衣、紙帳等用。 我們可從衣著裝扮以及思想觀念的不同,來區分現代人與古代人;同樣的,我們也可從外觀結構及內部組成的差異,來分辨是現代紙張或是古代紙張。 從紙張的內部組成來說,雖然古紙、今紙均為纖維所構成,但是所使用的材料實不相同。古代造紙原料多半使用麻、樹皮、藤、竹、稻麥桿等的植物纖維,隨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而有所不同。現代造紙則以針葉樹、闊葉樹等的木材纖維為主要原料,僅偶爾攙些竹、稻桿等的纖維,有時也攙些甘蔗渣、椰子殼類的纖維,更特別的是有用人造纖維來造紙的。 再從紙張的外觀結構來看,古代紙張均為手工所抄製,甚少添加填充料,故組織比較膨鬆,纖維縱橫交錯的情形依稀可見。而機器製的現代紙,全部都加膠及填充劑,故外觀看來比較平滑,同時所使用的原料纖維長度較短,又經過打漿機的處理,纖維更顯得細短,因此從紙張的外表不易看出明顯的纖維痕跡。 談到紙的品質,則現代紙張與古代紙張有更大的不同。就現代的機器紙來說,所用的木材纖維與古代手工紙的植物纖維長度相比,顯得極短,所以製出的紙張堅韌性較弱。而木材中又含有大量的木質素、果膠,因此製作時必須使用化學藥品來處理,同時在紙漿中又添加填充料及膠劑等。這些因素都影響到紙張的品質,使得紙不易長久保存,以致於近代出版的書籍常在保存近五十年時,就開始老化、腐蝕了。 反觀中國的傳統手工紙,它的製作過程是將植物原料堆醃,任其自然發酵,再經過日曬雨淋,利用大自然產生的臭氧漂白後,始製造出紙張。這些長纖維經過了大自然的考驗之後,鍊就了一身強韌的筋骨,這種紙張竟能歷經一千多年仍屹立不壞。我們至今仍能在故宮觀賞到晉、唐、宋時的字畫,就是最好的證明。 因此,若將已知年代的紙張做有系統的研究;分析它的材料,觀察它的外觀結構,把分析的結果累積,並有系統的整理起來。再回過頭來,對未知年代的紙張做分析,這樣就比較能推斷出未知紙張的年代了。如此則在鑑定書畫的真偽時,將能提供比較具體的旁證。 在分析、鑑定古紙的材料成分之前,首先要蒐集各種造紙的原料,製作成許多標準的單一紙漿纖維樣品,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們的特徵,同時並製作各種纖維的切片,從纖維的橫切面來觀察,有時並佐以染色液,來幫助纖維種類的辨別。當對各種纖維的特徵熟悉後,自然能鑑定紙張是何種纖維組成。 就已蒐集到的造紙原料,如楮樹皮、桑樹皮、芙蓉皮、雁皮、三椏皮、亞麻、黃麻、大麻、苧麻、棉、竹、稻桿、麥桿、蘆葦莖、玉米桿、葛藤、蔗渣、馬尼拉麻、香蕉莖、絲、羊毛、針葉紙漿及闊葉紙漿等來看,它們的纖維在顯微鏡下,纖毫畢露,一一現形。如苧麻膨大粗胖的身材、棉纖維扭轉的身段宛如舞動的彩帶、芙蓉纖維呈叉狀分開的尾部、曲折的桑纖維、露出大大小小或圓或方形凹痕的針葉纖維等,各有千秋。 至於這些纖維的橫切面,則多半呈圓形或橢圓形,且在纖維的中央都有一內腔,或中空,或扁平。此外,在楮樹皮及苧麻紙漿中,尚發現有許多呈小花狀的結晶體。桑樹皮紙漿中,也有斜方形的晶體存在,香蕉莖紙漿中則有貝殼狀的物體分布其間。而竹、稻、麥桿等紙漿中,除了纖維之外,尚可觀察到軟細胞、導管、表皮細胞等其他組織存在(見圖一至三及封面圖三、封底圖四)。 古紙分析的結果,除了可作紙張的定年參考之外,在紙張的保存及修復方面也提供了有用的資料。 從紙張保存方面來說,紙張很容易被微生物所侵蝕而遭破壞。這些微生物有的是直接吞食纖維,有的則是依賴紙上的膠為生;不同的材料所附著生長的微生物也常不相同。因此有了紙張的分析資料,在處理紙張上生長的微生物時,也比較容易對症下藥。 再從紙張修復的角度來看,年代久的紙張,難免會有些破損或蟲蛀的地方,若能配製類似材料的紙漿,將它填補於破損的部位,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書畫固然可藉此類分析方法來鑑定真偽,但是仍應從其他方面一併著手。因為用實驗分析紙質的方法有時不免失於籠統,舉例來說,麻紙從西漢到唐朝均有使用,即使是宋代也仍有小部分地區在繼續生產;竹紙雖盛行於宋,但實萌芽於唐;楮皮紙的使用更是從東漢以來迄今未曾中斷過。再加上作偽者常有用古紙作畫的,如此就更不易區分真偽了。所以應該同時從作者的歷史背景、畫風、墨色、印章、特殊用紙的偏好等方面多作深入的調查與研究,以提高鑑定的可信度。 故宮的文物無疑地在多方面表現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就連薄薄的一張紙也不例外,從紙的發明到紙的改良,無一不是耗盡心血得來的成果。紙在文化思想的傳遞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象徵著文明的種子。有了它,知識才能無遠弗屆地傳播到各個角落;有了它,前人的思想精華亦才能發揚光大。它對整個世界文明的貢獻是無庸置疑的。我們在為祖先感到驕傲之餘,更應積極地在紙張的領域裡作進一步的探索,讓紙張的應用能更深、更廣。 周克治任職於故宮博物院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