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上課,課堂上先解說這學期的教課大綱,這學期除了上課外還會安排四場的教學參訪,分別為漢聲雜誌出版社、日星鑄字行、紙博物館及火盒子版畫工房,依照同學各自的興趣挑選想參訪的地點。 這堂課的課包含了三個部分經典、實作和時代結合,課堂上的工具書為傳統藝術的新視野,會從裡面的單元介紹觀於中國的傳統藝術,今天就開始講解了有關於中國的科技與人文的部分,從宋代的宋應星《天工開物》著、沈括《夢溪筆談》和東周的《考工記》三本書記載著關於中國的工藝和科技的事蹟,中國傳統都只重視文人對於工匠的地位則是較低,直至明代時才開始重視記載工匠的名字,在印刷術的部分在東方與西方西都有各自的發明時間及方式,但是發明者在歷史地位卻是有很大的不同,像是中國的發明者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提到而且還只是用一段話敘述,相對的西方發明者古騰堡卻是讓歐洲人極為讚揚,也因為他的發明使歐洲文明開始興起,而中國印刷術之所以沒造成像歐洲那樣影響是因為中國字與西洋字不同,每個幾乎都是獨立存在的,另外也是因為中國傳統較不重視工人的緣故。 歷史上東方和西方發明同樣的東西但卻不能說是誰抄襲誰的點子,他們都是在各自的地區內有相同的背景的發明,也就是「趨同作用」. 同時要注意英國學家李約瑟所提出來的重要觀念。 沈括除了記載工藝科技外也會記在當時的一些人文軼事,如「薄情.厚義」所說的事情,《天功開物》及《考工記》也都是記在關於工藝與工人的事情。 這學期的課程內容都會說明文人與工匠之間相互的事情,從中可以看到文人美學及工人的技藝相互輝映。
|